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沪深两市大盘的持续暴跌,确实是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这自由落体式的跌势令广大股民的损失可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惨!。相当多股民持股市值是在打对折之后的再打对折了。  相似文献   

2.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14,(2):128-129
对于中国股民来讲,“打新”是一件又爱又恨的事情。爱它是因为那段被称勾“新股不败”的神话。在A股扩容初期,几乎新上市的股票都翻着倍地上涨,“打新”更是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只是一场运气的比拼,谁的运气好,谁中签率高,谁中签的股票价格高,谁的收益就高。“打新”俨然就是“钱多人傻”的送钱行市。  相似文献   

3.
笔者有一群好友都是股民.而且堪称“铁杆股民”。何为铁杆股民呢?所谓铁杆股民就是指那些一年四季都坚定地持有股票的股民,不管是处在牛市还是熊市.手中都是满满地持有着股票一直不愿意抛售。据说,这种坚定看多的中小投资者还为数不少。  相似文献   

4.
朱伟一 《国际融资》2009,(10):32-33
在香港证券监管机构的斡旋之下,16家银行同意向2.9万名散户投资者支付至少63亿港元(合8.13亿美元),以图化解迷你债券的纠纷。中外历史上,由监管机构出面力促银行赔钱的不多,香港是个例外。香港股民动不动要上街,比美国的股民还强势,标语口号都很抢眼,什么“花旗银行欺诈顾客”,还有更难听的。香港是个言论自由和结社自由的地方,阻挡民众上街难度很大。香港股民还很有恒心,迷你债券索赔能打持久战,9个多月下来劲头不减。监管机构很是狼狈,迷你债券一事不了,就不得安宁。  相似文献   

5.
“房市不降温,股市难兴旺”,这是近来股民最偏激的言论。但央行房贷新政正式实施以来,深沪股市并未如期走稳,在房地产股大跌的拖累下继续下行。市场人士认为,房市的降温可能给股市带来一定的增量资金,从而给近期日益增大的“打新一族”(即参与新股一级市场申购的投资者)再添“新兵”。  相似文献   

6.
陈乾 《投资与理财》2013,(19):54-55
这年头,手上没有一只游戏股,股民都不好意思出门,见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也正因如此,资本市场流传着这样一句“箴言”:“借问牛股何处有,股民遥指游戏圈。”可是,股民却很容易就忽略了游戏本身的“寿命”。  相似文献   

7.
逃顶、抄底是大部分股民孜孜追求的事情。但2011年跌跌不休的A股让大部分想要抄底的股民很受伤,每次都抱着抄底的心态进,结局不是割肉就是被套牢。网络上流传的一则关于A股底部黑色幽默:股指一路下跌,“地板”下还有“地下室”,“地下室”下还有“18层地狱”;当跌到18层地狱时,有股民问阎王:“这回可是真正见底了?”  相似文献   

8.
原指望“新年新气象”,龙年股市能够一扫2011年的晦气,迎来开门红。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大盘在高开之后开始翻绿。到收盘时竟然收了一个光头光脚的大阴线。看到股市这样不争气.相信很多股民都气绿了脸,看来龙年股市想打个翻身仗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北京某证券公司营业大厅内,有两位股民正神色专注地查看当日股票交易信息,他们的神情引起了记者的好奇,经打听,原来他们是来自于甘肃兰州的股民。当记者问起他们的炒股经历时,这两位股民都不约而同地讲述了一年前在甘肃投资炒股时的“黑色遭遇”。他们所说的“黑色遭遇”是指去年在甘肃发生的某券商违规经营事件。记者发现,这两位股民在谈起那不堪回首的一幕时,心情特别沉重,说话语气也非常尖锐。  相似文献   

10.
陈乾 《投资与理财》2014,(13):44-45
世界杯精彩纷呈,引发球迷狂欢的同时,A股市场也迎来了一场股民翘首以盼的火爆“赚钱盛宴”。6月9日证监会给9家拟上市公司发送了领取批文的通知.意味着暂停4个多月的IPO发行之门再度开启。所有投资者均亲眼目睹了上一轮新股发行打新带来的超额收益,以及新股上市后二级市场的华丽表现,新股几乎成了“送钱”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工会财会》2008,(3):45-45
漠视风险:只想大赚一把 有人说,在牛市中成长的股民在与熊市中成长的股民有完全不同的“股市观”。熊市中成长起来的股民对股市心灰意冷,将投资的风险放大;牛市中成长起来的股民对股市抱有无限希望,将投资风险无意中缩小;而目前入市不久的股民中,相当一部分人属于后者。眼下在所接触的一些投资者中.不乏有要“大赚一把”的心态,表面上他们很在意风险,但实际的所作所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相似文献   

12.
2004年4月29日,从南京传来一男性股民在某证券公司自杀身亡的消息。该股民选择证券公司了却此生,多半与他所买股票损失惨重、心理承受防线彻底崩溃有关。这不由让人想起10年前南京发生的一例震惊全国的“女股民自杀案“。当时,股市非常低迷,自杀因筹资10多万元,买进股票屡屡被套,造成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一气之下“斩仓割肉”,丢下年仅3岁的幼女和爱她的丈夫,选择了“了断”,此前,上海、杭州也发生过股民自杀的事件。哀哀中国股民,生之何艰!  相似文献   

13.
王紫 《中国金融家》2008,(2):156-157
从2007年5月30日开始“印花税”这个词在众多的股民心中有了印象。也正是从那时起很多股民才明白原来在牛市中也能深深地被套。印花税成为股民脑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心头时常作痛。  相似文献   

14.
秦岐 《中国金融家》2014,(9):126-127
控制发行价格、发行频率等制度限令,直接增加了新股的稀缺性。由于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水平,以往饱受诟病的新股发行环节高价现象,已经演变为次新股上市后的非理性炒作。 在A股市场,不少股民乐于听“故事”来决定自己的投资,而“打新”是一个充满故事的话题。历经一幕幕让人瞠目结舌的演绎,伴随市场内外愈发激烈的质疑,夹杂着投资者羡幕嫉妒恨的矛盾心情,“新股不败”的故事不断地重复着、重复着,直至走向神坛,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神话”。  相似文献   

15.
随着有偿荐股的“带头大哥777”最近被报送检察机关批捕,很多股民才看清了这些所谓“股神”的本来面目。《科学投资》提醒股民和基民们,要提防和网络、手机有关的股市陷阱,以免上当破财。  相似文献   

16.
30日夜,就在股民熟睡之时,国家有关部门宣布“证券交易印花税上调至3‰”。当一帮股民今天一早起来盯着大盘时,都傻了眼。更让我们惊讶的是,就在几天前,社会上有关“证券交易印花税将要上调至  相似文献   

17.
赵云 《金融博览》2011,(3):51-52
诡异的“私募” “私募“、”内线”、“即荐即涨”,“抄底布局”……上述诱人的字眼如今已是大规模侵入股民手机。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深沪股民还在受这种思维的影响:“不买股票到股市里来干什么?”确实,经过10年多股市思维培养的中国股民,大部分时间是满仓的,他们唯一盼望的是股市涨,再涨,但是,世界上哪有只上涨不下跌的股市,这就是大部分股民在一个重心不断下移的市场中被套住赔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公司?什么是上市公司?什么是股票?什么是IPO(首度公开募资)?股民们对这些问题可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股市源于哪个国家,恐怕不是每一个股民都知道的. 股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荷兰东印度公司. 少数人的“有限责任”  相似文献   

20.
参与证券市场投资的股民们个个都想获利,而在实际操作中绝大多数却是被套牢的“亏损族”,因而教会股民如何想办法解套,比教他们如何赢利要实际的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