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有别于过去十年的西部大开发,其承载着产业升级、节能环保、对应外部经济危机等职责。要完成西部大开发的历史职责,需要多方面的协调与努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城镇化为载体,最终归结到人的解放与福利是实现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一、西部开发中小城镇建设的特点西部开发中的小城镇建设除遵循城镇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外 ,还具有明显地西部开发的特征 :一是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 ,具体措施就是退耕还林、以粮换林、换草 ,把几千万亩坡度 2 5度以上的农田改为林地  相似文献   

3.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素有天府之国美誉,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聚集区,是引领西部发展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随着四川建设西部经济高地战略的深入推进,《成渝经济区规划》的编制实施,四川必将进一步提升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中成为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4.
记者从四川省建委获悉,在西部大开发中。该省将实施都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在今后10年内,建成8个大城市,城市化水平由22%上升到40%,以成都为发展核心将成都平原城镇聚集区培育成为成都平原都市群,使之成为我国西部社会经济发展重心。  相似文献   

5.
随着西部大开发春潮涌动,人们越来越迫切地想了解西部,不仅希望揭开西部神秘的面纱,而且更渴望触摸建立在数据分析上的理性的西部。西部幅员广阔,包括陕、甘、宁、黔、川、滇、渝、青、新、藏10个省级行政区,这里既有繁华的城镇,又有无垠的荒原。  相似文献   

6.
<正>基础设施是群众生产经营工作和生活的共同的物质基础,是城镇主体设施正常运行的保证,也是物质生产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同时,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开发少,自然特色鲜明,通过实施旅游战略,可使西部地区人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经济水平得以提升。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西部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一事一议"、亮化工程、庭院硬化及串户路等项目实施,使西部农村地区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西部农村地  相似文献   

7.
自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贵州省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本文主要以泰尔指数为分析工具,以《贵州省统计年鉴》数据为支撑,将贵州"十二五"时期的城乡收入差距进行量化。从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间的泰尔指数进行分析,并引入贡献率,得出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在缩小、城镇内部在扩大、城乡间在缩小,其整体泰尔指数在缩小,贵州省城乡收入差距整体在缩小。  相似文献   

8.
高铁经济带是指以高速铁路为基础,以高铁场站为核心,通过高铁的快速连通,推动沿线城市(城镇)在互联互通、产业发展、旅游合作、城镇建设、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互相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的新兴模式。西部地区高铁经济带的建设有利于在更广范围、更高效率整合要素资源,促进经济要素互补互享,探索创新区域合作新模式,加快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有利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先进要素在经济带的充分流动,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利于完善西部地区经济总体布局,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共享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业取得了快速发展,拉动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但全国各个地区产业发展却极不平衡,尤其是中国东部和西部地区。此文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东、西部地区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水平进行了SHTO理论验证;同时,从人口发展、产业发展、宏观经济发展三个方面选取变量对SHTO值进行回归拟合,探讨区域间房地产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东西部房产开发投资水平的比较,分析两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西部面临房产业发展的巨大空间,应以住房市场、城镇地区为投资主导,同时应合理有效地运用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  相似文献   

10.
史明慧 《商》2014,(1):245-245
广西作为一个沿边的多少数民族世居的西部省份,它的发展对于广西本土乃至全世界所起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近代以来,伴随广西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世居在此的各个少数民族族际间的交往互动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加强了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基于此,广西成为了分析边疆民族关系的一个代表性窗口。本文从广西城镇商业发展与民族经济开发的双重视角出发,按照逻辑顺序首先探寻广西城镇商业网络构建的历史基础,并进一步探寻近代广西城镇商业网络的运行机制和构成要素,在上述探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推动广西民族经济开发的若干新思路,以此来促进广西特色民族经济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市场可达性、空间集聚经济与高铁站区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媛 《财贸经济》2020,(3):131-145
近年来,新城建设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城市发展政策。在高铁网络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新设高铁站成为各地新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在新经济地理学中,市场可达性是影响企业和居民空间集聚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城市间和城市内部两方面探讨市场可达性对高铁通车后站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匹配到约1平方公里栅格的全球夜间灯光数据和2009—2014年新设高铁站数据,研究发现高铁通车后,高铁站区的经济活动密度相对于邻近区域并没有显著提升。利用高铁、铁路、公路网络构造了随时间可变的城市可达性指标,并利用高铁站到市中心距离衡量到城市就业中心的可达性,结果显示,高铁站区的经济发展显著依赖于城市可达性和市中心可达性。上述结果说明,新城经济发展必须重视对于来自城市外部和内部的集聚经济的利用。尽管高铁带来的城市可达性提升能为周边区域创造经济集聚,但受制于远离市中心的区位选择,低水平的城市中心可达性大大限制了目前高铁站区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高铁新城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新形势下的京津冀发展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津冀都市圈作为我国"十一五"新增长区域的战略机遇,与"长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可以找出影响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从而使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即从三地实际的发展要求出发,打破行政区划的分割,加大合作力度,在京津冀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利用比较优势和错位发展,逐步形成开放度大、集群率高、承接力强的产业布局;改变"发达的中心城市,落后的腹地"的发展状况,促进区域合理分工和经济一体化,带动中小城市乃至县域经济,实现京津冀区域城乡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众多专家认为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应该向沿海发达地区学习经验,即发展产业集群。然而,在研究和调查中发现,沿海等地区的小城镇在产业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因此,为避免湖北小城镇走"先污染再治理"这样的老路,同时兼顾经济的发展,分析大中城市污染转移的问题,能源供应紧张与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坚持"绿色产业集群"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比较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区城市规模结构 ,并使用依赖度综合指标比较了省会城市经济在三地区的重要性。根据城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提出在西部大开发时应该弱化省会城市的部分经济职能 ,抓住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会 ,统筹安排 ,形成省会城市带动大、中城市 ,大、中城市带动小城镇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纲,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目。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保证。着力发展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则是区域振兴,乃至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虽然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载体,但目前需要明确单元划分,量化标准,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划分若干亚区或亚类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王莹  曾珊珊 《江苏商论》2011,(12):24-26
与城市旅游相比,小镇旅游应具有自己独具魅力的一面。然而在休闲经济时代,相对于大城市给游客带来的便捷,旅游小镇休闲商业发展明显不济。本文以旅游小镇为研究对象,以奉化溪口镇为典型案例,探讨了旅游小镇休闲商业的基本特征、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最后以奉化溪口为例,提出了旅游小镇休闲商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张志强 《中国商论》2021,(8):168-170
伴随农村居民持续向城镇涌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亦持续向城镇区域开始汇集,构成一个非常巨大的产业圈,进而推动城镇持续发展,即非常典型的“城镇化”发展进程。在20世纪末期,中国就已开始推行城市化发展,无论是在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上,或者在科技和经济水平方面,城镇化发展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催化剂。故而,本文简要阐述了城镇化建设的涵义与发展历程及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城镇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并提出城镇化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现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西部内陆城市第三方物流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东部沿海城市大力建设第三方物流基地之际 ,西部内陆城市的第三方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对物流市场的分析来看 ,西部地区第三方物流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 ,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更为西部内陆城市的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西部内陆城市 ;第三方物流 ;环境威胁分析 ;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黑龙江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的分析,提出要实现这一老工业基地和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振兴,就必须实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即促进城乡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塑造一批有竞争力的企业,强化城市功能,发挥城市的带动效应,用工业化的思维搞农业。  相似文献   

20.
结合WIOD数据和我国工企数据,从城市层面实证制造业服务化对资源错配的影响,探寻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结果表明:(1)制造业服务化能够显著改善资源错配,相比中西部城市,对东部城市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更明显;(2)专业科技、金融保险、批发零售和运输仓储服务化对资源错配均具有显著的改善效应,特别是金融保险服务化的影响最大,而信息通讯服务化的资源优化效果并不明显;(3)行政效率的提高可以协同制造业服务化显著降低城市的资源错配程度;(4)高技术和市场竞争的发展有助于制造业服务化改善东部城市的资源错配情况,但会加剧中西部城市的资源错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