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顺意 《中国外资》2010,(24):134-135
酒店集团发展态势,即酒店集团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中国酒店集团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发展,虽在品牌、市场、服务等诸多方面都极力向国外酒店集团靠拢,但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在酒店业市场激烈竞争的环境下,中国酒店集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面临的危机。本文分别从经营环境、规模实力、区域布局、扩张途径、可持续发展五方面对中外酒店集团发展态势进行对比,旨在抛砖引玉,进而探讨中国酒店集团未来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型酒店是区别于提供其他非必需性酒店的一种以经济为主要目的的酒店形式,源于上世纪的美国街头市场。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经济型酒店传入中国,经过经营者不断地改良和发展,已经演变出一种相当成熟的模式。在我们国家,经济型酒店的起步较晚,但发展的态势并不输美国等最早出现经济型酒店的国家,2002年,如家集团创办的如家连锁经济型酒店在国际酒店行业市场上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它不仅是我国经济型酒店的代表,更带动了我国酒店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酒店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酒店业务的不断扩张,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对酒店而言的重要程度不断增加.因此,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对酒店的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全方位控制,不仅可以使酒店获取更高的经营利润,占据有利市场地位,并能够提高酒店在新形势下的环境适应能力.本文根据酒店行业的当前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通过关键角色分析,探讨完善路径,进而为酒店提升竞争实力,实现繁荣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外资酒店利用本土酒店集团代理品牌的模式正在被复制,但这种本土酒店集团代理"洋"品牌的模式仍需因"地"制宜。随着国内酒店集团纷纷加码中档酒店业务,外资酒店集团也按捺不住谋求"刮分"中国中档酒店市场。然而,投资成本过高以及本土酒店的庞大会员体系都成为外资酒店难以跨越的大山。外资酒店联合本土酒店集团布局国内中档酒店市场也成为当下酒店业新兴的商业模式。外资酒店纷纷寻本地代理近日,万豪国际酒店集团(以下简称"万豪")宣布与东呈酒店集团合作,将旗  相似文献   

5.
一、专业化管理集团在国际国内的应用专业化管理集团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传入中国的一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模式,在国内,其最显著的应用是酒店行业。诸多国际品牌的酒店管理集团如半岛、万豪、假日等纷纷登陆中国市场,并成功的占据了国内高端酒店的大半江山。在概念的界  相似文献   

6.
《证券导刊》2013,(19):13-15
酒店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营收及利润占比均超过90%。公司曾为军方背景,从部队招待所起家,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主打高星级酒店市场,现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民族酒店品牌,公司连续九年位居“中国饭店业集团20强”、“全球饭店集团300强”。  相似文献   

7.
社会时代的发展赋予消费者浓郁的时尚因素,为酒店管理的经营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基于经济新常态的视野下,我们对如何做好酒店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酒店是社会的服务行业,它们需要的是能为消费者创造经济实惠和服务周到的娱乐化消费环境.本文将从如何做好酒店管理中的消费因素,为我国酒店行业的未来发展服务方向作出具体的规定.打造文明和谐的消费环境,为顾客制造放心的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江中集团新系列产品猴姑饼干的营销策略的研究,分析了在目前市场状况下,作为寻求转型的中国传统OTC企业的先行者的江中集团进入休闲食品市场后的成功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在对江中猴姑品牌的宏观环境进行PEST分析后,深度剖析了江中猴姑的品牌定位策略,结合当下的发展境况,放眼未来市场,为江中猴姑品牌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境外并购在金融危机后表现出了持续活跃的态势,不少中国企业通过并购作为其首选方式开始走出国门,谋求全面发展。本文以跨国并购为视角,综述危机后的跨国并购案件分析,并结合实际经济环境,以推测出未来适合并购的行业。最后指出了并购市场未来的机遇点。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使得酒店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市场环境风云变换,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酒店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要从其成本控制入手,成本控制在酒店财务管理非常必要,它是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得意顺利开展,健康发展的保障,因此,我们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力度,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制,是酒店综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本文是从几个方面对成本控制视角下的现代酒店财务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再保险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潜力较大,但随着中国再保险市场主体的不断增加,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本文通过SWOT分析方法分析中国再保险市场的竞争态势,指出目前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以及未来面临的机会与挑战,为在将来更好地发展中国再保险市场提出相应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洗衣量迅速增加;而与此同时酒店、宾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也促使布草消费和租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建设高规格、高标准的新洗涤中心,挖掘新兴市场空间,"做大辅业",刻不容缓.厦门市作为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未来随着酒店板块的快速发展,酒店数量更是逐步增多,笔者结合目前洗涤市场行业现状,主要阐述了洗涤中心的未来发展及其投资利润收益预测.  相似文献   

13.
经济型酒店高速扩张后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内部审计》2013,(6):81-83
2012年年底,国内经济型酒店巨头之一的汉庭酒店集团宣布,公司将更名为"华住",旗下汉庭快捷、全季、海友、星程和禧则作为酒店品牌名独立存在,公司名称不再与酒店品牌名称共用。此举意在未来进军中高端酒店市场,但无论是汉庭的"禧",还是如家的"和颐",似乎现阶段这类举动都不为业内人士所看好。  相似文献   

14.
“作为大国金融中的资本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基于上述种种因素的考量,我对资本市场充满信心.” “如果制度改革并未跟上,市场上涨速度过快,我们更偏向于此轮股市上涨是‘非理性繁荣’.” …… 对于中国未来的资本市场,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长期看好,但认为短期内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他为何作出如此判断,中国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长期和短期态势,利好和掣肘因素有哪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未来的改革重点应放在哪些方面?请看本刊记者对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的专访.  相似文献   

15.
经济型酒店的投资与经营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高速增长的经济带来了庞大的商务客源和大批旅游者,但高标准星级酒店因为价格昂贵无法满足客人的需要;而招待所却因环境、卫生、服务等状况不尽如人意将不少客人挡在门外.于是既能享受星级宾馆标准、收费又不高的经济型酒店,自然而然在我国特别是一些经贸活动频繁的省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代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扩张已是大势所趋,已成为我国当前住宿业市场的发展重点和投资热点.那么什么是真正的经济型酒店及投资收益如何?经济型酒店应采取什么经营策略才能取得成功,此文作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一方面,市场空间扩大,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使得市场环境变得更加的复杂,另一方面,集团的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集团内部管理的难度加大,亟需要集团完善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做好集团的预算工作,促进集团经济效益的提高.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要概述了集团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现存预算工作的不足之处,并从强化内部控制与管理的角度入手,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希望有利于推动集团预算管理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愈演愈烈,酒店行业的竞争也在市场大环境下风起云涌.本文基于成本控制的现代酒店财务管理制度,分析了现代酒店成本控制的具体内容,指出现代酒店财务管理的缺陷,并在成本控制视角下,对现代酒店财务管理提出了几点合理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例举了集团企业普遍采用的集权式、分权式和混合式三种财务管理模式,并分析其优缺点.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民营酒店集团管理体制的特殊背景,针对自营和委托管理两种管控体制下的酒店集团,选择其适合的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尼斯主题酒店:让投资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加坡尼斯酒店集团(La Nice Hotels&Resorts)北京的办公室,《国际融资》杂志记者采访了该酒店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志明先生。张先生是尼斯酒店集团的投资人,更是一位享有酒店管理最高荣誉——美国酒店业协会颁发的酒店行政管理师(CHA)的资深专家。当年,香港获此殊荣的仅有6位,而大陆却为空白。凭借他三十多年的酒店工作经验,他发现中国主题酒店诺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让尼斯酒店在创意及管理上的造诣与优势发挥到极致,于是,他毅然决然地卖掉了公司在国外所有酒店管理项目,全力以赴发展在大陆的主题酒店管理项目。他很自信尼斯的创意可以让酒店投资升值,尼斯的管理可以让酒店获取可持续发展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20.
保险业务外包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业务外包是指保险机构持续地利用外包服务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近年来,在我国保险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业务外包应运而生并日益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目前,越来越多的保险机构结合经营实际,主动尝试运用外包,寻求企业运营手段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业务快速扩张的发展需要.(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保监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