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振玺 《广告导报》2005,(5):103-103
近年来,中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量化与质化的双重标准,“影响力”逐渐成为对电视媒体价值进行综合考评的一个最核心的指标体系。我认为,我国电视媒体目前已进入了“影响力”竞争时代,并由此引发了电视媒体广告资源营销模式的变革,“影响力”不仅将成为电视媒体营销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企业对电视媒体价值进行评估的核心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广告大观》2006,(12S):120-121
随着电视媒体竞争的日趋“惨烈”,品牌营销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对于电视媒体聚合受众注意力,提高收视率,提升品牌美誉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东南卫视立处海峡西岸,围绕着大策划、大制作、大品牌、大活动,打造海峡品牌,探索了一条符合频道特点的品牌营销之路。  相似文献   

3.
媒体在营销影响力中需要面对双重消费者,一个是媒体的受众,一个是企业。从媒体的角度来讲,今后在跟企业沟通、跟消费者接触的过程中,应该不仅仅只满足于收视率、覆盖率等等量化的概念,更要追求媒体的品牌价值。媒体要立足于自身的品牌价值、影响力价值,开展针对受众的营销,从而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广告导报》2006,(10):105-105
2006年8月,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和中国传媒大学在京联合举办了电视“播出季”暨媒体创新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是国内电视界首次就“播出季”的概念进行节目编排、活动营销、广告经营等电视创新的媒体研讨会,因此,引起各方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邵佳慧 《广告大观》2005,(3):109-109
进入2005年,“影响力”成为了中国电视媒体最流行的词汇。那么,媒体本身又是如何看待影响力的呢?我们采访了国内电视媒体的杰出代表——中国电视台广经中心副主任兼广告部主任郭振玺。  相似文献   

6.
2003年11月.四川卫视提出“大众消费品牌成就者”的营销定位,成为全国首家明确提出营销战略的电视媒体。2005年9月.四川卫视推出”中国故事特色频道”的频道定位.成为全国第一家将营销战略升级到整体战略的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媒体活动营销方兴未艾,成为媒体和企业共赢市场的“新武器”。那么覆盖范围有限的城市电视台如何分得“活动营销”的一杯羹呢?苏州广电总台不断开拓创新,在开展活动营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相似文献   

8.
张海鹰 《广告大观》2006,(11S):40-4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传播理念的演变,近年来“新兴媒体”的概念不断被提及。所谓“新兴媒体”,目前一般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特指网络媒体。通过互联网传播信息,区别于传统的平面、电波和户外媒体,这种传播方式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逐渐发展壮大。第二,指各常规媒体形态与新科技相结合,而产生的“边缘媒体”,如电视媒体与手机构成手机影院;网络与手机构成移动网络;公交与电视构成移动电视,电视与楼宇构成楼宇视频,电视+网络+通讯,构成IPTV等等。  相似文献   

9.
要想提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说白了就是要学会制造影响力。“电视节目的品质及对受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电视频道、电视台影响力的终极体现。”这话至少目前看来是正确的。我们过去喜欢说定位.城市电视媒体也的确需要定位。但  相似文献   

10.
电视媒体的传播效果能够被测量吗?如果说收视率直接反应的是电视媒体的“量化”传播效果,那么影响力就是电视媒体“品质”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11.
继2003年11月提出“大众消费品牌成就者”的营销定位后,2005年9月,四川卫视推出“中国故事特色频道”的定位,成为全国第一家将营销战略升级到整体战略的电视媒体。  相似文献   

12.
靳俊喜  刘婧 《广告大观》2007,(5S):105-107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厂商和经销商越来越注重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众多的媒体服务使得他们难以准确选择并控制好成本。大众传媒在新形势下也存在十分迫切的营销问题,传媒影响力深远,便于整合各方面营销力量,因此,传媒主导型营销战略联盟应运而生。探索新型的营销战略联盟将大大有益于社会营销资源的整合。  相似文献   

13.
电视媒体,作为目前第一影响力媒体,具有强大的推动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潜力。通过强势电视媒体推广品牌,促进销售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开始在央视的带动下,采用广告招标的形式来进行广告的吸纳。  相似文献   

14.
所谓“影响力”,所有的媒体都具有,无论电视、报纸、网站、广播还是其他,每个媒体都需要有自己的声音。然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开始与收视率、广告收入、热播剧、真人秀等名词挂钩。虽然这些也确实可以是评价一个栏目或者一个频道影响力综合指标体系中的构成部分,但在实践中这些指标对于栏目和频道的伤害也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长久以来,我们是否对这些所谓的指标过于重视了?矫枉过正,也许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并不能仅靠这些来衡量。  相似文献   

15.
陈接峰 《中国广告》2009,(1):137-138
电视媒体营销的核心资源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成为电视媒体业界和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大家都认可媒体的两次销售模式,一次销售是把节目卖给观众,二次销售是把聚集在节目上的观众卖给广告商。个别业界人士还提出三次销售的概念,在前两次销售的基础上延伸销售,把聚集在节目上的观众和广告商作为资源,向网络平台和上下游产业链扩展,形成新的销售机会。  相似文献   

16.
俞湘华 《广告导报》2005,(10):128-130
中国电视传媒的竞争,到2004年前后,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电视传媒事业制单位的管理体制向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成为主流,市场营销的手法被普遍地运用于频道运营之中,理论界说了几年的“马太效应”也开始切切实实地在电视媒体的“跑马圈地”之中显现出来。电视媒体运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在不断地为国内的电视经营者所发现。笔者结合在安徽卫视多年的操作经验和当前电视传媒发展的趋势,提出电视传媒运营的1+3模式,即:一个基础(频道定位);三个关键点(活力、品质、影响力),以期抛砖引玉、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7.
马驰 《网际商务》2014,(1):78-78
王祥芸认为,电影屏、智能电视屏、Pad屏、Phone屏、PC屏的五屏联动营销,显然比传统多屏的“PC端+移动端”更有影响力和媒体价值。  相似文献   

18.
靳俊喜  刘婧 《广告导报》2007,(3):107-108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厂商和经销商越来越注重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众多的媒体服务使得他们难以准确选择并控制好成本,而大众传媒在新形势下也存在十分迫切的营销问题,传媒影响力深远,便于整合各方面营销力量,因此,传媒主导型营销战略联盟应运而生。探索新型的营销战略联盟将大大有益于社会营销资源的整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陈敢 《广告导报》2005,(11):152-154
近年来.湖南卫视不断扩大频道覆盖。持续推动节目创新。频道的全国影响力获得了极大的提升。已经成为在中国大陆地区具备强大传播实力的重要卫星频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湖南卫视的节目创新形式。不仅在短时间内风靡中国。而且催生了中国电视媒体娱乐化节目的又一轮革命。与此同时。湖南卫视全国性营销路线的确立与成功运作。为中国省级卫星电视的营销突破提供了范例。湖南卫视与中央电视台一道引发了中国卫星电视频道竞争大变局。  相似文献   

20.
金定海 《广告大观》2006,(11S):26-26
早些年,有人惊呼电视是“魔匣”! 比较电视与其他媒体的功能和影响力发生程度,电视确实很强势。在一定程度上,电视造成新的媒体专制,特别是电视以其技术的形式剥夺了大众的思想自由和选择个性。对此,有人声称要发起捣毁“魔匣”的运动。当然,运动归运动,口号归口号,电视依然以其自己的媒介逻辑在迅速放大、做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