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资产减值准则”)在资产减值范围的确认、资产减值的判断、资产减值损失列支、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较旧准则都有新的变化,同时增加了总部资产、资产组的概念。本文通过对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分析,指出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资产组减值的会计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充分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做法,首次引入了"资产组"、"总部资产"与"资产组组合"等概念,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入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3.
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概念作为减值测试单元,但是准则却只对资产组的认定和现金流量的确定作了原则规定,因而资产减值具有较强的经济后果.为了防止操纵利润,会计准则有必要通过增加准则解释等方式,对资产组的认定及现金流量的确定予以明确,并强化减值信息披露质量要求,为会计人员判断提供更强的指导,同时减少企业操纵利润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在会计实务中,一些资产由于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从而难以单独确认它们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其自身的价值变化。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资产组"概念,并规范了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关会计处理。本文根据我国《资产减值》准则,结合IASB和FASB的相关准则,对资产组的认定、资产组减值的确认计量及减值损失转回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滕晔 《商场现代化》2008,(1):381-382
随着《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执行,使上市公司进行会计处理时,有了更为规范的规定,其中资产减值准则是此次准则改革中变化较为明显的准则之一,其中不仅明确了资产项目计提减值的具体条件、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对资产项目发生减值后价值得以恢复是否允许转回已经计提的减值准备做了明确的规定。本文主要针对是否允许转回以计提的减值准备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进行相关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引入资产组的概念是否可行 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而且还解释说舍弃现金产出单元的原因是它在实务中较难理解。准则中对资产组的认定标准是以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资产组减值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红 《商业会计》2008,(1):37-3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按照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新准则”)主要是规范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新准则”较详细地规定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和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对其他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详细规范了资产减值的处理和资产组的确定,旨在杜绝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行为,真 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与财务状况,充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从会计实务角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关于资产组减值的探析中文摘要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提出了资产组概念,在资产组减值迹象判断、可收回金额的计量原则、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转回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由于资产组减值的会计处理离不开估计和预测其中不乏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使得资产组概念的引入无疑增加了会计实务操作技术难度。本文通过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相关概况结合企业会计准则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资产组减值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徐逸飞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5):193-19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对资产减值处理的原有规定逐渐暴露出了不足,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更有利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向更客观、更合理、更稳健的方向发展。新资产减值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全面规范了资产减值的计量和计提,扩人了适用范围,增加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更加明确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时间,避免企业操作的随意性,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缩小利润操作空间,统一规定了计量的属性,增强了资产减值计量的可操作性,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采用经济性作为确定标准,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从根本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其减值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和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内容。相对于我国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8项资产减值准备,该准则主要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准备较之旧准则有了较大的改进。本文对其特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一、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一)明确了资产减值确认的时间。新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会计期末企业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果资产不存在减值迹象,则不必估计资产的可  相似文献   

15.
对资产减值准则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完善了资产减值会计处理,对抑制实务中利用资产减值会计随意调节盈余有着重大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新资产减值准则的特点,然后在对资产组减值损失分摊方法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和建议,以期为会计实务和理论工作者提供参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如果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但在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情况下,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引入了"资产组"和"总部资产"的概念,要求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归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相似文献   

17.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做出了更具体的规范,增强了实际业务处理的可操作性,它与旧的准则相比较,在准则范围、减值迹象判断等方面作出了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资产减值损失能否转回的规定也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备》对资产减值做出了更具体的规范,增强了实际业务处理的可操作性,它与旧的准则相比较,在准则范围、减值迹象判断等方面作出了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相比较在资产减值损失能否转回的规定也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9.
张妍 《商业会计》2011,(1):44-46
由于我国的特殊文化与国情,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与FASB制定的SFAS、IASB制定的IAS资产减值方面的准则还存在一定差异。对CAS、SFAS、IAS资产减值相关规定进行认真研究和比较,可以提高我们对资产减值准则的认识,并促进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主要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等内容,而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所规范的会计业务,主要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资产减值准则与税法中企业所得税处理差异做出比较和分析,有助于企业遵循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