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23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6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9771.1元,比上年增加1300元,增长15.4%,增长速度在全国位居第二。如果折算成美元,则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256美元。这是自2003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连续四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也是1996年以来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最快的一年。[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情省力》2006,(1):26-27
“十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经济水平大幅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加,消费能力不断增强,消费结构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70.68元,按可比口径比2000年增长73.1%,年均增长11.6%;人均消费性支出6367.67元,按可比口径比2000年增长59%,年均增长9.7%。全省城镇居民收支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城市改革开放十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城镇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据我区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抽样调查,1994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已达2275元,比1985年增长了2.3倍。剔除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因素,仍增长29.8%,平均每年递增2.9%。在城镇居民收入总量增长的同时,个人收入结构也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由过去较为单一的工资收入逐步向包括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兼职兼业性等多种收入同时并存的多元化格局转变。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治国之策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一、收入水平迅速提高自改革开放以来,决定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43元提高到1999年的585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6%。  相似文献   

5.
2006年吕梁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9000元,达到9230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0.65%,人均消费性支出6735元,实际增长10.5%,今年的收支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具体来看,吕梁市的城镇居民生活呈现九大看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字     
《首都经济》2007,(7):9-9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对3000户农村居民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115月.京郊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4789元.同比增长10.2%:人均生活消费现金支出达到2689元.同比增长8.3%。各项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779元.同比增长7.6%:  相似文献   

7.
数字     
最新数据表明,我国2010年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4140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实际增长12.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为43.1%,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数据说明我们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9.
《老区建设》2012,(1):5-5
2012年1月17日,从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获悉,2011年江西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95元,较2010年增长13.0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892元.比上年增长19.1%。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双双好于全年预期。  相似文献   

10.
一、上半年消费继续较快增长的原因 第一,我国居民收入继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持续增强。2010年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57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2%,增速较去年同期降低1.0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3078元,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5%,增速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广西经济》2011,(7):8-13
初步预计,今年上半年全区生产总值4700亿元左右,增长12.3%左右;财政收入794.32亿元,同比增长35.7%,增幅为1995年以来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2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这是全区年中工作会议传来的喜人消息。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生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基本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水平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4.99元,人均消费支出9613.79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5.87平方米,年末每百户家庭...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04,(8):16-17
居民收入继续提高。1-6月份,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为8380元,同比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5702元,同比增长19.1%,其中服务性消费支出累计为1391元,同比增长14.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15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同比增长6.2%。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工资性收入,非农收入和非经营性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周新闻     
《中国经济周刊》2013,(43):10-11
1.城镇居民收入34年增71倍11月6日,国家统计局撰文透露,197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效率和公平兼顾,确保了城乡居民收入和财富的快速增长。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1978年增长71倍,年均增长13.4%,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增长58倍,年均增长12.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7.5%。城乡居民拥有的财富显著增加。2012年末,城乡居民人民币储  相似文献   

15.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072元,同比增长11.4%,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0%。对比一、二季度的数字可看出,今年我国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长幅度呈现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居民收入增缓,预期收入下降,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据有关部门统计,考虑价值下降因素,1998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仅5.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4.3%,1999年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增长9%,农村居收平均收入增长仅为3.1%,增幅比前几年明显回落,1990年以来,我国下岗职工正逐年增多,其收入明显下降,既直接导致了消需需求的减少,又间接对在岗职工的消费行为产生示范效应,到2000年2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从格总水平(CPI)连续22个月呈下降态势,社会商品零售价格(RPI)已经持续了2年零8个月的负增,据测算,城镇居民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城市消费品零额大体增长1.05个百分点,农民民入每个增长1个百分点,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大体增长1.18个百分点,可见,消费需求不振与社会收入预期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情省力》2008,(2):23-24
据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全省17个市的19个调查网点2350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7年安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73.6元,比上年增加1702.5元,增长17.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1.5%。这是近十一年来增速最快的一年。全省17个省辖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全部跃过万元大关。  相似文献   

18.
数字     
5997元 据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公布的对全国5.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997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0.2%。人均消费性支出422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4%,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0%。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9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5%,和2009年一样,都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长年份。从图中可看出,2007年以来,由于城乡统筹发展、农产品价格稳步提高、惠农政策持续有效等因素,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增长逐渐改变以前大大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状况,开始快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以来,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收入)得到较大提高,人民生活得到了相应改善。但相对于经济高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仍然增长较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如何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两个同步",对于实现"十二五"确定的实现居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一、我区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现状(一)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2010年,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98元,居全国第10位,比2005年增加8561.21元,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