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我们这次会议的任务是:总结交流机械电子工业系统进口设备管理和维修、改造的经验;交流进口设备维修用备品配件国产化情况,沟通信息;研究和制订加强进口设备管理,提高维修技术水平,推动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的措施。现在讲四个问题: 一、机械电子工业进口设备管理维修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介绍进口粮食加工设备备件国产化的优点,给出备件国产化实施中的具体做法以及进口设备部件维修维护经验。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中原化肥厂是我国“七五”期间从西德和意大利引进的一座低能耗大型氮肥厂。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尽快消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努力做好进口设备备件的测绘工作,加快引进装置国产化的步伐,是我们设备管理工作者的责任。 一、必须走备件国产化之路 为了充分发挥先进设备的效能,必须管好和用好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是设备  相似文献   

4.
引进设备投入运行后,其备件国产化工作将成为大多数引进设备单位所面临的一大课题,笔者试就这一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进口备件国产化首要考虑的是实施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整台设备是由若干个零、部件有机组合而成的,而备件则是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和设备维修的需要按照某些规定事先准备的各种替换零、部件。设备的总体性能在某种意义上是其零、部件性能的综合反映。笔者认为进口设备备件国  相似文献   

5.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进口设备的现状及实际运行情况,阐述了进口备件国产化必然性,介绍了备件国产化途径与实践以及在国产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如何在确保国产化效果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谈进口设备备件的供应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进口了大量的先进设备,这些设备的引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使用进口设备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即备件供应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提倡备件国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急需,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进口设备的备件供应工作出现了新的局面,我们也应该用新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备件的合适供应途径。 我们认为提倡备件国产化的前提是进口备件进货渠道不畅、价格昂贵、或用国产件替代又不影响进口设备的性能、或原设备国外已不再生产。在企业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还应优先选用原装配件,尤其是关键部件。因为进口备件性能优良,生产的产品质量好,设备寿命长。主要途径有以下几点:一、我国已加入WTO组织,为备件直接进口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以期以来,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及我国在世界贸易地位的不平等,使备件出口到我国的价格偏高,一般外商往往加价30~70%,备件在入关时还要加50~270%的进口关税,此外还有运费问题,使直接进口备件变得很困难。  相似文献   

7.
1991年6月11~15日在无锡市召开的“机电工业进口设备管理工作会议”上。众多省、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机电工业主管机关及大中型骨干企业设备部门介绍了许多加强进口设备管理、加速备件国产化以及积极、慎重地对进口设备进行改造的成功经验。为了使这些经验被更多的企业借鉴,本刊择要介绍如下。上海市仪表电讯工业局:建立服务部,发展联合体,加速引进设备备件国产化  相似文献   

8.
我厂的进口设备大部分是德国生产的,其压力元件多为力士乐公司产品,质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较长。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与其建立了合资厂家,而这些企业一般不生产O形密封圈。为节约外汇,确保进口设备正常运行,应尽量使备件国产化。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O形密封圈国产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提高备件互换性 促进设备管理水平上台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同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竞争中赢得生存空间和主动权,必须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加强设备管理,提高备件互换性,降低维修成本,减少资金积压是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对进口设备故障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对损坏备件进行测绘、加工,实现进口设备备件国产化,节省大量外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