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梦是指向未来的伟大梦想,这圆梦的道路不会是一片坦途,必然会充满困难、艰辛和挑战.未来性是中国梦的重要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中国梦具有超越历史与现实的未来属性、中国梦面临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中国梦面临未来文化软实力的竞争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民核心阶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它的实现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4.
于翠敏 《中国经贸》2014,(16):74-74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本文结合保险行业的实际,从实现企业发展的“中国梦”着眼,探讨如何构建和创新企业文化,从而振奋员工精神,给力企业梦想。  相似文献   

5.
朱永勇 《中国经贸》2012,(6):149-149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中部科学发展。本文也对从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角度看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一话题进行了阐述,主要从三大方面进行了论述,首先讲述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其次,以皖东地区为例,分析了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从文化软实力提升战略角度,促进中国中部科学发展的对策,主要有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科学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文化产业创新、构建科学发展观,加强文化产业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等三个方面,为我国经济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高层言论     
<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作为世界上一个有着延续5000年文明的古国,其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在全球化背景下,面对文化多元冲突和外来文化的入侵,探讨传统文化的血缘脉络,寻求传统文化生命旺盛之因,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文化安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软实力理论及对文化软实力内涵的争论,探讨了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的内涵.认为,从经济研究视角来看,文化软实力包含四个方面的层次: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以及四个因素,即精神因素、结构制度因素、以人为主体的智力因素和传统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9.
李长书 《特区经济》2009,(5):281-282
进入新世纪,"中国制造"在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环境保护方面危机不断,软实力缺陷明显。本文在对软实力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制造"软实力差距的本质和表现,认为提升"中国制造"软实力应该从宣传教育、地方政府激励、法制建设、消费者保护以及舆论监督等几方面入手去改变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任务,这标志着党和国家对文化软实力重要性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因此,明确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利条件,探讨加快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途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特区经济》2014,(9):19-20
文章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特征、价值及实施的根本要求,分析了"中国梦"与中国软实力的关系,提出了助推中国梦,提升软实力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强调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要趋势,是一个时代进步的重要号角,能够展现时代化的社会面貌,能够引领现代化的文化风气,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有助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笔者从文化强国的基本概念和认识出发,分析和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意义和作用,重点研讨建设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重庆与世界》2013,(5):32-33
近年来。伴随着侨务工作的不断深入,为满足海外侨胞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侨务部门探索出了一条从无到有、愈走愈宽的品牌发展之路,助力中华优秀文化在海外生根发芽。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这个通俗的概念却代表着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努力的方向。“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即理想宗旨和目标来论述“中国梦”的内涵。同时阐述了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的两个努力方向,即要用实干精神去促成“中国梦”变为现实;明确目标,朝着目标奋力前行。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巨大作用,探讨了实现“中国梦”的文化路径.指出要强化国家意识,坚守文化传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养开放的民族心态,坚持思想引领和制度创新.助推“中国梦”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张军成  侯天霞 《特区经济》2014,(12):213-2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儒家文化所倡导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牢固积淀在每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中,深刻影响着每一代中华儿女。藉此着力挖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契合点,把深奥的理论通俗化,使之得到广泛的认同。这将有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造就实现中国梦的强大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针对中国梦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梦反应了我国综合国力水平的巨大提升,同时也揭示了中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幸福水平.然后,针对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赖于当代大学生.最后,就中国梦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进行了研究,指出当代大学生必须承担明志、自强、自立三个方面的责任,从而为中国梦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谌臣安 《改革与开放》2014,(8):64-65,67
中国梦立足于中华大地,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国梦,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随着我国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征程,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国梦的道路上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当下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构建社会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增进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支持。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并为文化建设提出一些具有理论高度的新发展理念和新论证方略,这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维度的把握、道路的坚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强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据此,本文从哲学意蕴、现实意义、当下诉求三个维度来阐释中国梦。从哲学意蕴上讲,中国梦蕴含了人人有得之梦、社会和谐之梦、生态美丽之梦三个层面的内涵。就现实意义而言,中国梦的提出,有利于缓解个人信仰危机、社会建设危机和生态建设危机。就当下诉求而言,我们需要着力从生命观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生态责任感教育这三个方面加强中国梦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