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世兰 《魅力中国》2010,(7X):294-295
"钩勒"是中国绘画的基本用笔,也是中国哲学本源理论"太极"图的诠释。"钩勒"的线条,是中国画塑造形体的主要形式,中国画以线造型,用笔之法"道"自古有之。如:黄宾虹的"五笔"之说,六法中的"骨法用笔"……中国画家将"太极"中的阴阳,乾坤的中国哲学宇宙辩证法用于中国绘画中,形成中国绘画独特的"钩勒"之"道"。  相似文献   

2.
彭辉 《中国西部》2009,(2):103-103
一部《论语》里,孔老夫子对仁做了诸多的界定和解释,但他老人家也不得不承认,三干弟子中只有颜渊可以做到“三月不违仁”,提起其他弟子的表现,孔子似乎很不屑,可见要做到“仁”在他老人家自己也明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3.
《论语》和《道德经》中都存在“仁”,那么关于两部著作中“仁”的思想对比就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是对《论语》与《道德经》中“仁”的对比研究国内却很少。通过对两部著作中“仁”的异同研究,为今后探讨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异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4.
"宋公明全伙受招安"是《水浒传》故事情节的一大转折,此后一个原本独立、叛逆的民间团体沦为受雇于政府的武力组织,并在其后一系列的平叛活动中消亡。在这一过程中,由游民"忠义"观推导出的"化义为忠"思想对宋江等人的行动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对底层社会边缘群体"忠义"思想的剖析有助于理解宋江等人的归路选择,也对《水浒传》结局的研究起到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羽是三国时著名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人们以他“忠勇仁义”的精神作为道德楷模,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不仅因为关羽是位忠贯日月、义薄云天、名垂青史的民族英雄,更是一位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如何理解<论语>中关于"仁"的思想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作者从"仁"的基本涵义和哲学的角度对其思想底蕴进行探讨."仁"虽然尚不具备实体性的本体和纯粹逻辑上的本体的意义,但却有着非常深刻的超越性意义,即与现实性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种形上意义集中体现在其所主张的人在道德实践中的不断实现的自我超越上,这种形上性和超越性是紧紧地与现实性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马赛客 《中国西部》2009,(3):116-117
古时“义”被用得颇为宽泛。伯夷叔齐饿死首阳山,我们说他俩“义”不食周粟;孔夫子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不外乎“仁”“义”德行;宋公明纠集天下好汉落草为寇,要称自己江湖聚“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8.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一个主要贡献在于对教育的思想、理论、方法的精心探索。其教育恩想的核心是道德教育,而其道德教育思想的核心则是“仁”。充分、清晰地认识并借鉴孔子“仁”的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不仅可以促进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来明展  陈晓亮 《发展》2012,(12):97-98
在当今的高校辅导员干部队伍中,据统计"80后"辅导员已占相当比例,"80后"的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最直接管理者,"80后"正在走向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各阶层的中坚力量;在2008年的9月全国高校迎来了首批"90后"大学生报道注册,各大高校中"90后"大学生也逐渐成为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主力军,怎样针对90后大学生的各项特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摆在广大高校辅导员面前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影响和培养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环节。文章较系统地解析了"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秉亚 《魅力中国》2009,(14):25-26
玄学是魏晋时期取代经学的主流思潮,它以《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而竹林玄学是魏晋玄学的重要一个阶段,其主要代表阮籍和嵇康更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理论,是老庄思想的继承者,同时又为玄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如今,"95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大学校园里的主要学生群体,同时,越来越多的"90后"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开始育人工作。文章立足于分析"90后"辅导员和"95后"大学生的特点,探讨"90后"初入职辅导员如何完成角色转变。"90后"辅导员面对与"95后"学生之间较小的年龄差,如何建立个人威信,如何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行为动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基于"95后"大学生的特点,围绕"90后"辅导员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论述,希望为"90后"辅导员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孟子"四端说"是在孔子、子思等前人学者的思想上建立起来的,丰富了孔子"仁"、子思"五行"的理念,同时也奠定了自己"仁政"的理论基础。其"四端说"主要围绕"仁义礼智"四端和"恻隐、羞恶、恭敬、是非"四心而进行阐述的。四者又以"仁义"为核心,着重阐述了孟子的"仁政"理念。朱熹、焦循、赵岐分别对《孟子》一书做注,并从中阐发了一些自己的个人见解。孟子的"四端说"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其中中国哲学以朱熹的"理气说"为代表,韩国哲学主要以李退溪和李栗谷为代表。  相似文献   

13.
任玉霞 《魅力中国》2009,(22):250-251
《新课标》突出"欣赏"、"体验",体现了对初中语文文学教育思想的回归。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诗歌在初中课本中人选的比例明显增加,全套初中教材中,收录了17课23首诗歌。这样,对诗歌教学的重视也提上了重要日程,在这种大环境下,如何教学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问题日益突显。  相似文献   

14.
为落实十六大提出的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战略任务,中央宣传部根据中央要求组织编写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已于近日正式出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印发这个《纲要》的通知。可以肯定,这个《通知》和这个《纲要》对于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面对全球制造业变革大背景下,基于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情况下,提出的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战略文件。而德国"工业4.0"是通过开展制造业的根本性变革来使德国制造业保持世界领先水平。中德双方希望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以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背景下,深化双边合作,互相学习,从而实现国家制造业变革以及共赢。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危机,不单单是一场经济领域的严重"结构紊乱",也是一场世界性的严重"伦理失调"。而随着世界经济进入"后危机时代",重建全球经济伦理的现实需要促使《资本论》发生了伦理学"复魅"。客观上,《资本论》完成了对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经济伦理思想的批判与清算,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的伦理析评,以及对未来社会经济伦理的粗线条刻画。恰逢其时,从思想和逻辑的双重维度挖掘《资本论》的"伦理面",无疑对"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伦理重建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思想是以“礼”为出发点,“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其中“礼”是“仁”的表现手段,“仁”是“礼”的实质,这两者是统一的。孔子希望通过“礼治”来使社会有序,寄希望于“仁人”“圣君”来实现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虽然他没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醒世姻缘传》发展了《金瓶梅》的"果报转世"思想。行文架构上以"果报转世"串联主要人物的前世今生,尤重转世前后"果报"观念对人物性格及生活的影响;题材内容上写中下层世人的生活风貌,"果报转世"思想体现在人物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用直露的"果报转世"思想来惩恶扬善,警戒世人,讽喻性和写实性得到了很大的拓展开掘,提高了世情小说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谈到育儿的具体环节,现代幼儿家庭教育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以及"如何培养这样的孩子"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问题。因为"做正确的事情"与"把事情做对"都重要,但前者更是方向问题。本文尝试以中华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为纲,借鉴中华先哲思想精粹,为现代家庭幼儿教育确定一个价值取向,为家庭的教育确定一个有机的、系统的方向并围绕"五常"开展具体家庭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希斯兄弟的作品可称得上2010年全球创意者和变革者的关注焦点之一。在其风靡全球的前作《粘住:为什么我们记住了这些,忘掉了那些?》中,他们运用大量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说明:如何让创意过目难忘,引爆强烈情感呼应和病毒般的传播力。在新作《瞬变:如何让你的世界变好一些》中,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