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林蒋叶 《中国报业》2014,(24):76-77
新媒体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的传播功能以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作用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2.
《商》2015,(51)
新媒体自出现以来就迅速扩展到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随着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率越来越高,高职思政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在新媒体视角下进行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本文就以此为切入点,详细考察了新媒体概念特点,以及由此对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发现其互动性以及个性化优势对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巨大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面临着新媒体中蕴含的思想多变改变了大学学生的传统观念、新媒体的工具主义不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精神、新媒体网络中的虚拟特点还会造成学生们丢失诚信等不利因素,为此,新媒体环境下,培养高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途径发生了改变,我们要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更加真实具体化,不能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速度。只有将不利转化为有利,才能更好地实现新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当前,新媒体的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非真实性和模糊性,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有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以及对诚信的忽视和不在意。这使商科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严峻挑战。结合新媒体传播特点和大学生的成长实际,商科高校应在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机制和创新教育手段等方面下功夫,探求新媒体时代商科大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4.
《商》2015,(31):77-78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类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等优势给高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造成了困境。高校如何走出困境,利用新媒体有效的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樊东霞  宁丽新 《消费导刊》2012,(5):49-49,67
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出发,提出了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四个方面,以期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及社会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形成自己价值观的重要思想保证,在当代社会主义体制下,只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并以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观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成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形成自己价值现的重要思想保证,在当代社会主义体制下。只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并以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目标的价值观才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析了大学生价值观特征及成因,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了一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沈永真 《消费导刊》2011,(16):100-101
大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学生形成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是要引导大学生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经济价值观、法律价值观、职业价值观、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赵海莹 《中国报业》2012,(18):191-192
在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网络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具有统一性,这就决定了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网络文化建设是重要的途径。因此应确保网络文化价值观的积极塑造,可以形成良好的核心价值观使得大学生更具备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重点说明了新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运用,其快捷性、广泛性、多样性等特点,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积极引导作用。新媒体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的价值包括:主体教化价值、协调整合价值、主流导向价值以及舆论监督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探讨了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及用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与途径等方面,对引导大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阶段作为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本文通过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简单描述,使我们了解其对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明白其重要性,并针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当前时期,应加强媒体信息环境的优化,加强对大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拓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途径,以及在与大学生交流沟通中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等方面规避新媒体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8,(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关键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社会转型期背景下,受市场经济、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时代的呼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品牌》2015,(6)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彰显了大学生的发展、成才与人生观、价值观的统一性。在社会思潮多元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要把握三个维度: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导向,从公民德性的要求凝练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体系,从人文素质的提升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接受主体。立足于接受与接受图示的含义,揭示接受图示在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研究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接受、认知融合、承诺行为、内化顺应、整合外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为使大学生能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章对有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刘鹏程 《品牌》2014,(8):231-2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趋势,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前进的方向。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在现阶段,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又紧迫。我们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其相关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价值观的教育途径和方法,以便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更深的了解,能够更好地学习其精髓。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科学的价值取向,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规范和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品牌》2015,(2):264-265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环节。高校大学生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不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改进,关系到祖国未来的发展。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