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艳 《特区经济》2023,(12):157-160
红色文化数字化是数字时代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思政课教学在红色文化数字化方面面临着资源缺乏,需深入挖掘和立体开发、资源的利用率不高,需加强有效使用、融入思政课不够深入,需优化等实践困境。为此,本文尝试从精度、广度、深度三重维度来设计开发数字化红色资源、搭建红色文化数字共享平台、优化红色文化数字化融入路径,以实现数字化红色文化的最大价值,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情感认同和政治认同,从而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既有益于高校学生深入认知红色文化,并内化为价值理念、外化为实践行为,也有益于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将泰勒的课程原理应用于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的设计,化为“价值—教育目标”“内容—教学素材”“方法—教学组织”“结果—教学评价”四个维度,将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提供清晰的逻辑框架和有效的教学路径。  相似文献   

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质量和水平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内涵出发,通过分析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形成机理,探索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的路径,即提高理论亲和力;提升方法亲和力;增强目标亲和力;增强主体亲和力;增强载体亲和力。并以提升"概论"课教学亲和力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创造的宝贵财富。一方面,用好红色资源,可以强化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认同、厚植思政课教师的家国情怀、启发思政课教师改革创新、开拓思政课教师的历史视野、为思政课教师树立榜样标杆,提升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另一方面,思政课是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要渠道,高校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思政课教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提出,可以从主体和主导两种角色融合、学研育三环节递进、内化与外化双渠道统一、个体与集体综合发力等路径着手,实现红色资源与思政课教师“六要”素养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作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题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地区的红色文化、增强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难以展开、思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足、高校大学生缺乏积极性等问题。各高校应尽力探索红色文化与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并优化思政课的管理与考核机制,发挥高校思政课红色育人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抽象,教育教学效果不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鲜活的内容来充实和丰富教材,地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是首选,高校应将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体系;构建红色资源网络平台传播地区红色文化;将地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地区红色文化在政治教育、 精神传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现实价值和强大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政课是一门育德树人的课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首先要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从建立以获得感为着力点的思政课教学评价制度、将大学生参与机制引进思政课堂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应融入恰当的亲和力等角度,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8.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意义重大,以红色档案资源为依托,可有力推动当地大学生群体的理想信念教育。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可通过以红色档案资源促进思政课教学、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红色文化确保教育实效性等途径,全面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南路革命文化作为地方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中国红色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南路革命文化融入粤西地区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内容体系中,能够进一步培育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争做“爱国、奋进、务实、力行”的时代新青年。因此,为推动南路革命文化与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有机融合,文章通过分析目前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教育的现状,厘清粤西高校将南路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教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将南路革命文化有效地融入粤西高校思政课教育,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土红色文化有着突出的地域特色,是生动鲜活、不可替代的德育教材,具有立心铸魂的独特作用,作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蕴含的精神是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思想的集中体现.发掘本土红色文化的德育价值,将其转变为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的优质教学素材,不仅可以增强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而且能进一步坚实民族地区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苏乐妍 《广西经济》2023,(4):121-126
红色文化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育人价值,不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新媒体时代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的同时,又使其面临着某些困境。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色和优势,从构建课程新体系、创建网络新阵地、打造思政新队伍、营造育人新氛围、强化监管新保障等五个方面,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创新性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增强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带来助力。  相似文献   

12.
红岩精神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精神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有效载体。将红岩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要在融入教材教辅体系、转化教学体系、树立理想信念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融入力。通过弘扬红岩精神,积极引导大学生,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不断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理想导向力。新时代,红岩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吸引力,通过讲好红岩故事,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和育人树立价值典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3.
传承红色基因,把红色基因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体系,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践行效用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同时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工作也具有着推进作用。文章以江苏某高校为例,对于该校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红色文化是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积极探寻红色文化的转化与发展的优化路径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桂林蕴藏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明晰桂林红色文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寻求转化与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从“提升开发力度,着眼于长期发展;丰富传播方式,释放品牌效应;挖掘红色内涵,传承红色精神;打造专业团队,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着手,充分发挥桂林红色文化的时代底蕴,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董蓓 《理论观察》2023,(5):72-75
在高等院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课程内容,能够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系统课程体系对现代大学生教育实践活动发挥指导作用,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引导大学生树立强大的文化自信,形成符合新时代特征的民族性格、红色品格,以及“理想人格”。本文围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策略展开论述,从教学实践层面提出实践方法,以期与更多教育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育人功能,这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与大学生思政教育实现结合并取得良好教育成效的重要基础。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需要重视互联网在育人工作中的优势,充分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政素养方面所具有的推动作用。文章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价值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互联网环境下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结合路径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红色剧本杀以其潮流新颖的娱乐形式、较强的互动性、十足的沉浸感等特点满足当代青年人的需求,成为年轻人的社交新宠。剧本杀中的红色元素进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并为之使用,以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红色剧本杀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其蕴含的红色文化资源传递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营造文化育人的情境,成为思政课堂的补充,拓展了思政育人的空间;沉浸式体验提升了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剧本杀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能,要提高红色剧本内容的质量,引领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结合科技与文旅资源多维打造沉浸式情境,拓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以红色剧本杀游戏为契机,打造“活动--体验”式课堂,增强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将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具有不言而喻的迫切性与重要性,而信息时代为此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在梳理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冲击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桂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策略,旨在推动应用信息技术加快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的思政教育步伐。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湖南省A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研究百年党史融入高职校思政课的新媒体实践,旨在探索新媒体视野下充分运用百年党史的红色资源开展高职思政课教学,从百年党史融入思政课的内在逻辑、思路逻辑以及高职思政课教学具体实现路径进行探讨,使产生学生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把百年党史文化讲实、讲深、讲准、讲透,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情怀。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图像叙事视角下,开展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精准滴灌研究,从理论上研究思政课教学的规律性、长效性和系统性。同时,全面梳理总结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精准滴灌的问题,提出思政课教学精准滴灌实施路径,从实践上推动大学生坚定信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