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胡玉兰 《黑河学刊》2012,(10):39-40
霍小玉形象的成功塑造得益于作者蒋防高超的艺术技巧。蒋防在唐传奇《霍小玉传》里以步步烘托的方式安排霍小玉出场,用人物直接和间接陪衬的方式刻画她的美丽。巧妙地运用时间和空间的环境来暗示霍小玉悲惨命运的I必然性,最后利用霍小玉自己的语言来展现她的成长及其心理和性格的转变。从而塑造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典的女鬼形象。  相似文献   

2.
张倩男 《魅力中国》2011,(4):274-275
《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部经典喜歌剧,剧中第三等级人物凯鲁比诺寥寥几次的出场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力求全面、细致地总结出凯鲁比艺术形象塑造时的个性特点,并对其两段咏叹调进行音乐分析,从而为饰演人物角色的歌唱演员提供一定的心理素材和演唱基调。  相似文献   

3.
金批《水浒》中人物对比的运用存在多种比较方式,本文细致分析了这些对比并总结出了若干规律。第一,一百零八个人用一百多种写法,绝不雷同,性格各异。呼之欲出;第二,同一类人物不同性格的对比;第三。宋江和众豪杰的对比;第四,人物出场顺序的巧妙安排对比。  相似文献   

4.
人物通讯报道的传记性,使人物通讯更具感染力和新闻性,整个通讯看起来就是一篇人物传记。人物通讯的传记性与新闻性应该互相渗透。传记性在人物通讯中十分重要,若是缺乏人物的传记性,人物通讯也就缺乏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正青海建省十分复杂,历经曲折,一波三折。据有关史书《青海通史》、《青海文史资料集萃》、《青海文史资料选集》、《湟源文史资料》、《马步芳家族的兴衰》、《青海历史人物传》等书记载,从1907年至1930年历时23年中,建省大致经过先期与论、统  相似文献   

6.
陈磊 《魅力中国》2011,(18):84-84
《列仙传》中的史实人物虽然被列入《列仙传》之中,却并没有比较明显的仙人特点,这是由于他们本身有史可查的事实限制了作者对他们神奇事迹的编造空间,并且由于这些史实人物处在自身被“神化”的初期,所以还不具备完全的神仙特点。  相似文献   

7.
《废都》是著名作家贾平凹的一部轰动当代中国文坛的长篇小说,小说在1993年出版时被媒体炒得不亦乐乎,一时间洛阳纸贵,人人争购《废都》。当时,许多人读罢此书都认为,《废都》的走红是因为其中有了性描写。与通俗小说不同的是,该小说的一大发明就品在性描写上用了省略符号方框,但明显有对我国古典小说《金瓶梅》的情节场景套用的痕迹。人们对于贾平凹如此地热衷性描写深感不安甚至不快。而且,从此之后,国内的评论界对他的其他新作再也没有热衷起来。原因之一就是从他的作品《废都》中人们看到了作家向“流俗”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  相似文献   

8.
在《红楼梦》中,各种人物之间充满着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种矛盾,不少人物的语言代表着曹雪芹的思想观点.我们似不应该忘记,《红楼梦》中只出场了一次的一个小人物——冷子兴,他是曹雪芹对社会矛盾、腐朽制度批判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9.
在黑河最早从事革命活动的共产党员-王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1930年7月,地处祖国边陲的黑河镇,曾有一名中共地下党员(南方人)在此从事革命活动。正是这位地下党员的活动,引起了黑河各界人士的注意,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当时,军、警、政界也十分恐慌。这位地下党员是谁?他在黑河做了哪些工作?做为党史工作者一直在查找这位在黑河最早从事革命工作的中共地下党员。黑河市党史研究室在翻阅《中共党史人物传》第26卷时,读到汪涵清写的《王复生传》时,偶尔发现了王复生曾于1931年前后,按着党的部署,在讷河、黑河等地从事革命活动。按历史资料记载的…  相似文献   

10.
贾母新论     
作者一反传统观点,以新的视角、新的立论、新的思辨,对《红楼梦》里“位高权重”的贾母,从出场到结局,通贯全书、实时据事地进行了重新评价:认为这位端坐在封建家庭宝塔顶上,享尽人间荣华富贵的“太上家长”的贾母,不仅是一位治家有方的能人,而且更是一位有血有肉、贤能通达、平等待人、极具人情味的女性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11.
王成 《黑河学刊》2011,(1):56-57
许筠创作的《严处士传》、《荪谷山人传》、《张山人传》、《南宫先生传》、《蒋生传》等汉文人物传,分别描述了五位传主的才艺、个性、遭际和经历,实是作者许筠形象的写照。许筠假借他传隐寓己意,托助他人言抒发胸襟,使他的这五篇人物传记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信息》2006,(2):F0002
为最大限度地发掘和表彰在中国经济建设进程中表现突出的千里人物,1月13日至15日,论坛暨第三届中国经济人物颁奖盛典,此举为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做了一个注脚。  相似文献   

13.
刘晓 《魅力中国》2014,(21):231-231
柏拉图这位西方的“孔子”,对西方乃至世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的哲学理论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理念论是其全部思想体系的核心。文章通过阐述柏拉图其人、理念论的提出、理念论的内容、如何认识理念论以及对理念论的反思,最后对柏拉图的理念论做了简要评价,探讨了其对以后哲学发展起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常飞 《魅力中国》2014,(10):67-67
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也是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戏曲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唱、念、做、打各种艺术手段,为本故事,为塑造人物服务。  相似文献   

15.
傅雷最主要的译论是“神似”,自其诞生以来,考其来源和探其内涵者不在少数,本文认为傅雷的“神似”译论应该源自其绘画思想,具体则可能来自“传其神而不袭其貌”与“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等言论。并且具体通过比喻句和习语的翻译,来探讨傅雷的“神似”翻译观。  相似文献   

16.
明治四十一年(1908年),41岁的夏目漱石发表了短篇小说《梦十夜》。这部作品在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奠定了其后长篇小说的基础。从梦境出场人物的象征意义、故事情节的现实对应、梦境的源头这三个方面,解析夏目漱石《梦十夜》中的第三夜。  相似文献   

17.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坛的两大显学——红学、鲁学,衍生了诸多带有时代烙印的论著.本文以著名文艺理论家、美学家、红学家王朝闻《论凤姐》为文本个案,对其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解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指出,该论著经不住时间.的检验,从内容到形式结构都愈来愈暴露出无法掩饰的破绽,令人难以接受的瑕疵多数章节游离了主题、“到处添花”,把“人物论”与“创作论”混为一谈的方法论,将阶级分析方法予以庸俗化运用、将复杂的人简单地予以彻底否定、牵强附会乱扣帽子的认识论……作者认为,该书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对红学界的政治走向、学术探讨、审美观念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带来了不少混乱,给年轻一代的学者乃至一般的红楼爱好者都作了似是而非的误导。《论凤姐》一书从反面证明当代红学研究急需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8.
小说<白雪公主后传>沿袭了格林童话<白雪公主>的基本人物,但是不同于原著的温情脉脉,这部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中的人物呈现出扁平性、无深度性、反童话性、反英雄性的特征,表现了60年代美国社会人们的精神荒芜.  相似文献   

19.
宋燕军 《理论观察》2008,(4):175-176
新闻作品里总离不开写人记事。如何才能写好人物,让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记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深厚的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因为事情要靠人去做,而人物形象又往往通过具体事情去表现。所以,学会描写人物,对于写好记叙性的文章,尤其写好典型人物的报道,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周立珍  昱萱 《东北之窗》2010,(11):58-59
想要“杜拉拉”的请举手 在老板的授意下,已经一年没进电影院的叶子,特意去买了张《杜拉拉升职记》的电影票,剧情的逻辑发展她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因为她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影片里那些光鲜亮丽的时装上,她忙着观察这些时装是怎么出场的,出场时是否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回来后她写了一个关于如何做植入式广告的内部报告,供老板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