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管理层持股对公司盈余影响有“利益趋同”和“壕沟防御”两种效应。本文采用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0年样本,基于盈余持续性的视角,研究了管理层持股的利益趋同效应。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能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盈余持续性,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作用强于监事会。本文不仅丰富了管理层持股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研究,而且获得了管理层持股“利益趋同”作用的支持性验证,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后“内部人控制”不再是制约管理层持股的制度障碍。本文研究支持上市公司和监管层积极看待管理层持股,并建议上市公司区别制定有效股权激励计划,通过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结构,更好地发挥管理层持股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海丛 《当代经济》2006,(10):80-81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手段,过度包装会削弱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严格上市资格审查、严格退市机制、加大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执业资格建设力度,加大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公司过度进行首发(IPO)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3.
A股与H股估值合理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A股对H股始终保持一个较高的平均溢价水平。这一溢价水平是否合理取决于A股估值是否较H股合理,而对基于现金股利、会计盈余等财务指标的估值模型的检验却发现H股的估值较A股更为合理,并且H股市场形成了基于股利与公司业绩的价值投资理念,而A股市场并未形成这一估值理念。从规范与发展证券市场的角度,A股向H股的接轨不应只是估值水平的接轨,更重要的是估值理念的接轨。这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建设来培育A股市场上基于公司业绩与股利的价值投资理念,从而实现股价结构的调整,蓝筹公司对绩差公司的估值溢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及手段,过度包装会削弱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严格上市资格审查、严格退市机制、加大外部审计的独立性及执业资格建设力度,加大对违规机构的处罚力度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公司过度进行首发(IPO)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5.
解释与证据:基于估值理念差异下的A股与H股价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Collings(1997)的估值模型对29家A H股公司财务信息与两地股价相关性的检验表明:以财务信息为基础的估值模型对H股股价的解释力度优于A股,H股估值较A股合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会计盈余、现金股利、A股流通股比例与H股相对于A股的折让率呈负相关关系.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一个新论点,即A股市场与H股市场存在估值理念差异,这种差异是A H股公司两地股价差异的重要成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1995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样本,以历年4月30日(中国上市公司年报公告截止日期)后60个交易日为事件窗口,研究了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盈余公告后股价漂移现象(PEAD)及其影响因素,为构造基于年报行情的投资策略提供实际依据.本文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在JAVA、MySQL、Matlab环境中进行绘图、分析.研究表明,我国A股主板市场上确实存在年报行情PEAD现象,且呈现出“迷失带”现象和“50天周期效应”;SUE的符号、公司规模、股票风格、机构持股比例、各类年报财务数据都会对PEAD的方向与显著性造成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陈晓芬  翟云耀 《时代经贸》2007,5(1X):10-11,13
研究中习惯用回报/盈余关系来表示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通过A股的实证结果发现,当时间窗口为公告日前后60关时,回报/盈余关系较显著;盈余的持续性越高,回报/盈余关系越显著;非线性的模型比线性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但是模型总体的R2水平都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的缺陷、市场的非理性、盈余本身信息含量低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中习惯用回报/盈余关系来表示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通过A股的实证结果发现,当时间窗口为公告日前后60天时,回报/盈余关系较显著;盈余的持续性越高,回报/盈余关系越显著;非线性的模型比线性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但是模型总体的R2水平都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的缺陷、市场的非理性、盈余本身信息含量低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以1997—2008年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为研究对象,对年报披露引起的投资者意见分歧与公告后股价飘移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投资者意见分歧与公告后股价飘移呈负相关关系,负相关程度随持有期的延长而逐渐增强。盈余信息内容不会对意见分歧与公告后股价飘移的关系产生影响,两者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在好消息和坏消息组中都存在。进一步的研究显示,流动性水平会对意见分歧与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的关系产生影响,随着股票流动性程度的降低,意见分歧对盈余公告后的股价漂移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2009—2013年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分别从合并与否、合并方式和合并动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方面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吸收合并在合并初期可以提高审计质量,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新设合并更能提高审计质量;在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推动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比政策导向下的合并更有效,合并的交易成本更小。  相似文献   

11.
探究成熟股票市场的股票收益异象在A股市场的适用性,对于理解A股市场的有效性和股价运行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利用2004—2020年的季度盈余公告样本研究盈余公告溢价现象在A股市场的表现形式及其机制。结果表明,A股市场存在以盈余公告时机为条件的“早公告溢价”现象,即预计早发布盈余公告的公司,其股票在预计披露公告的时间段存在显著为正的超额收益,而晚公告公司不存在这种溢价。机制分析发现,“好消息早”和投资者对此反应不足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市场围绕盈余公告的理性学习行为导致早公告的信息不确定性显著高于晚公告,进而投资者要求正的溢价补偿是该现象的潜在原因。本研究不仅扩宽了盈余公告的研究视角,也对审视资本市场其他周期性重复事件对股票收益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季泽 《生产力研究》2008,(15):146-148
国内外学术界对盈余质量的定义和内涵至今没有一致的理解,众说纷纭。从不同定义出发所构建的衡量方法和体系自然也就各不相同,造成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分析与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文章在对盈余质量观点分类综述并评论的基础上,提出全面的盈余质量定义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会计盈余应真实反映公司经济盈余、盈余应有相应现金流入作保障及盈余与公司价值之间应具有相关性。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抛砖引玉对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利用200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审计委员会、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盈余管理抑制间关系进行了研究。发现:(1)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显著抑制了盈余管理;(2)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越能抑制盈余管理;(3)审计委员会并不能与规模大的会计师事务所产生盈余管理抑制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2005-2011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融资需求、银行关联与真实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融资需求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融资需求越大越容易引发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银行关联的存在会削弱融资需求对真实盈余管理的诱导作用,并且这种效应在不同性质的企业中存在差异.相较于国有企业,银行关联对非国有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治理作用更加明显.银行关联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此外,本文在进一步区分三种类型银行关联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发现结果保持不变.本文拓展了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丰富了银行关联领域的文献.实践中,对于公司治理盈余管理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传统盈余管理研究重在考察应计利润操控,较少探索真实盈余管理。文章基于2006至2010年在深沪两市上市的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通过分析经营活动现金流(CFO)、生产成本与斟酌性费用来识别为满足保盈目标的真实盈余管理,并分析了这一行为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检测了通过真实活动操控公司的报告盈余与未被管理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发现在同年度水平上报告较少的正净收入公司存在异常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斟酌性费用与异常高的生产成本,证明出于保盈动机,公司会通过暂时性地给予价格折扣促进销售、通过生产过剩与降低斟酌性费用来增加年度报告盈余。另外,企业真实活动操控行为会降低盈余信息确认的非对称及时性,所以存在真实活动操控的企业会计稳健性更差。  相似文献   

16.
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基于2007年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2007年度非金融A股公司为对象,探讨了内部控制与盈余质量之间的关联性。证据表明,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并未伴随高质量的盈余,内部控制质量得到改善并没有伴随盈余质量的提升,而公司的一些内在特征和治理因素确实会系统地影响内部控制和盈余质量。本文建议,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抓紧制定企业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准则,并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与注册会计师审核的监督和检查。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会计研究文献发现,企业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简称"税会差异")中包含了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信息。既然税会差异中包含了企业盈余管理的信息,那么有大额税会差异的公司,审计风险必然相对较高,审计师从而会增加审计工作量,提高审计收费。本文研究目的在于考察大额税会差异是否有助于解释审计风险和审计收费。研究结论发现,大额税会差异和较高审计收费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这就意味着税会差异可以被审计师用来评估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从而决定自己的审计工作量和审计收费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盈余持续性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勇 《经济问题探索》2008,74(3):100-104
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盈余持续性问题的研究文献分别从盈余持续性的概念、不同盈余成份的信息含量、盈余持续性的度量以及影响盈余持续性的因素等四个方面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今后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会计业绩指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其在经营业绩评价和经营者监督方面作用的发挥,需要会计盈余可靠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的支持。评价和提高会计基础指标的质量,对于提高会计业绩评价指标在报酬契约中的有用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郝凯 《经济师》2010,(1):60-61
文章针对个股投资者由于缺乏分析市场的基本能力,往往出现错误投资的现象,论述了正确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对个股投资者进行投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