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孔德淇 《产权导刊》2021,(11):68-69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即将召开.2021年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白皮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介绍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理念、重要举措和进展成效,以及中国践行多边主义、深化全球生物多样性合作的倡议行动和世界贡献.(10月9日《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2.
遗传资源,关系到生物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生物多样·陛的维持,对国家主权的保护、财富的积累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遗传资源的保护有不同的态度。本文试从《生物多样性公约》到《名古屋协定》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在协商与妥协中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王佐 《科学决策》2004,(6):64-64
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主办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5月22日在北京植物园举行。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全人类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全球生态系统第一大国、生物多样性第三大国。我们有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生物遗传资源丰富,但随着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威胁,为此双方酝酿建设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廊道。当前廊道内遗传资源面临盗掘滥用、外来生物入侵、孤立保护、利益归属不清晰等问题。必须把廊道内遗传资源保护同知识产权制度结合起来,加强跨国遗传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完善廊道内各国遗传资源的立法和管理体制,并加快廊道内遗传资源的普查、登记、注册等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5.
1994年,中国第一次发表《中国知识产权白皮书》。历经11后,中国再次发表《中国知识产权白皮书》。11年来,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特别是在专利、商标、版权的保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目前在这三大领域依然存在商标及盗版等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6.
《走向世界》2012,(21):13
关于稀土,中国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 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向世界宣明中国稀土的现状、保护和利用情况,发展原则和目标.这被业界解读为中国正在酝酿重构稀土产业版图的信号。  相似文献   

7.
入世十年以来,中国在参与制定多边规则、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方面的经验日益丰富。在这十年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就是否将基因资源和传统知识等纳入世贸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文章认为,目前基因资源产品市场虽然规模庞大,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整个生产链中获益较少,其在基因资源和传统知识领域的优势难以转化为现实经济利益,目前的市场制度难以为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足够的经济刺激。改革多边知识产权体系有利于平衡南北之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利益,提高发展中国家参与多边知识产权体系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科技商报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对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为预先防范和控制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从 1994年开始组织制定“生物安全议定书”,共组织了 10轮工作组会议和政府间谈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议定书”的谈判。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编制的《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体制、法规建设和能力建设方案,受到联合国有关部…  相似文献   

9.
马冬  刘月 《理论观察》2023,(3):132-13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书自发行以来,就被译成多种版本并为多个国家所欢迎。其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热度较高,本文便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为例对其翻译方法作了简要分析,在分析时,主要以中国特色词汇和典故为主;此外,本文对其三个治国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脱贫攻坚”和“人民至上”进行了阐释。在文章最后,对其价值影响提供了本人的见解并提出了在对外传播中应该注意的方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传播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和解读中国的治国理念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英译本的对外传播加快了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速度。  相似文献   

10.
王亲英 《魅力中国》2014,(12):236-236
《活着》是当代小说家余华的代表作品,是一部关于生存与死亡的悲剧小说。此书一经出版便受到广泛好评,并被译为多种语言向世界推广。这部作品的英译本是由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文学与电影博士白睿文(Michael Berry)翻译的。英译本中运用了生态翻译学的思想,使得其成为翻译界中的典范。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切入点,对白睿文《活着》的英译本进行研究,力求揭示翻译的本质,希望能为其他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辛辰 《西部论丛》2006,(7):14-16
举世无双的西部旅游资源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旅游资源大国,而西部又是中国的旅游资源宝库,紊有“世界民族文化大博物馆“和“世界天然博物馆”之双重美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秀丽的自然景观、高大奇绝的地形地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中国西部旅游资源具有大容量、多样性、独特性、垄断性强的总体特征,西部旅游资源所蕴涵的新奇感、神秘感、粗犷感和原始感是其显著特征。对照《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西部六大类旅游资源俱全,74种资源中拥有73种,占全国旅游资源种类的99%以上。西部不少景观都可誉为“世界上最壮观最神奇的自然景观”,拥有“大自然最完美的创造”。西部地区的万里长城(陕、甘、宁)、  相似文献   

12.
一、对现代林业理论的基本认识对现代林业的认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之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中国政府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原国家林业部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可持续发展成为林业未来发展的重大战略。发展林业、改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新区》2011,(12):6-6
11月24日,赛迪顾问《中国农产品与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战略研究》、《中国三网融合产业地图白皮书》和《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在京发布。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中国经济周刊》刊发产业新闻报道《中国石墨会成下一个“稀土”吗?》。报道指出,我国石墨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但石墨产业并不理想,长期处于产业链条中的原料供应端,受制于人的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1,(6):41-44
生物安全是指对由现代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所采取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 为预先防范和控制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的各种风险,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从 1994年开始组织制定“生物安全议定书”,共组织了 10轮工作组会议和政府间谈判。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议定书”的谈判。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编制的《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我国生物安全管理体制、法规建设和能力建设方案,受到联合国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 2000年 8月,我国政府正式签署《〈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生物安全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最重要的议题之一。议定书的内容包括:目标和适用范围、提前知情同意程序、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信息交换所、能力建设、公众意识和参与、赔偿责任和补救、监测与报告等。议定书适用范围包括由现代生物技术产生的、拟作田间和商品生产的转基因活生物体的越境转移。封闭使用、药品和用于食品、饲料及其他加工材料(无繁殖能力)的转基因活生物体国际贸易并不包括在议定书范围之内。 (秦杰 )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经济》2011,(12):30-30
2011年11月1日,赛迪管理顾问《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在京发布。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直属研究机构,赛迪管理顾问在综合调研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完成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地图白皮书(2011年)》,  相似文献   

18.
国家自然文化遗产是指分布在国家内的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双重遗产。我国的国家级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区域包括世界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保护我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不仅保护和留存了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本底资源,而且传承了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从制度上保证了遗产资源被人民长期享有。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沙漠、戈壁和高寒荒漠广泛分布。上个世纪末我国提出了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  相似文献   

20.
王风雪  马锦义  元颖 《魅力中国》2014,(10):267-268
为了认识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进展情况,对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进行总结,本文总结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原因,通过国内外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途径的对比,认识了国内生物多样性保护仍然存在着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同时。提出了国内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合理意义,为今后国内城市生物多样性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