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正>2022年3月1日,《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1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开始施行。从市场长期发展情况来看,关联交易本身是中性的,公允的关联交易可以提高企业效能。但是,市场上不当关联交易时有发生,如果统筹规范管理不到位,极易引发风险,扰乱金融秩序。银行保险机构应严格落实《管理办法》的要求,承担起不当关联交易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为防范不当关联交易风险提供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要闻回顾     
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1月14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办法》共七章六十八条,包括总则、关联方、关联交易、关联交易的内部管理、报告和披露、监督管理、附则等。《办法》吸收整合银行业保险业两方面制度优势,既统一关联交易管理规则,又兼顾不同类型机构特点,力争实现监管标准一致性基础上的差异化监管。  相似文献   

3.
一、国内动态 (一)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2021年6月21日,银保监会发布《银行保险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规定适用范围,包括银行机构、保险机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信托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  相似文献   

4.
<正>字斟句酌,臻于至善。从2022年5月征求意见稿的公布,到2022年12月的正式定稿出台,经过大半年的蛰伏酝酿,《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亮相,并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银行业保险业改革发展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银行保险消费者总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丰富多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要闻回顾     
《中国金融》2006,(16):4-4
7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以此完善上市公司收购制度,适应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全流通的新形势,充分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7月31日中国保监会颁布《保险公司设立境外保险类机构管理办法》和《非保险机构投资境外保险类企业管理办法》,分别从投资申请、投资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保险公司和非保险机构境外投资设立保险类企业的活动进行了明确规范,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8月1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关于禁止银行与商业机构发放联名储值卡的通知》,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将对银行…  相似文献   

6.
朱莉 《金融博览》2004,(12):27-27
10月25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颁布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酝酿已久的保险资金直接入市政策终于水落石出。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办法》内容全面、详尽,规则明确、具体,涵盖了保险机构投资者股票投资的资格条件、投资范围和比例、资  相似文献   

7.
田艳 《上海保险》2024,(1):45-49
<正>一、引言保险资金负债性、偿付性的特点要求保险资管公司遵守稳健投资的原则。2013年,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以下称《暂行规定》),明确规定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发行资管产品,承接第三方委托资金。“固收+”产品以固定收益类资产为基础,搭配股票、可转债等,使保险资管公司可以在控制风险、获得稳健收益的基础上,提高投资收益,拓展第三方市场。因此,保险资管“固收+”产品规模取得快速增长。“固收+”产品的构成较为复杂,权益仓位不高,难以通过收益直接观察不同产品间的差异。业绩归因能够较好地分析产品的收益来源,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6,(8):64-64
A.投资境外保险机构有新规中国保监会日前发布了《保险公司设立境外保险类机构管理办法》和《非保险机构投资境外保险类企业管理办法》,分别从设立审批、机构管理、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对保险公司和非保险机构境外投资保险类企业,作了明确的规范。  相似文献   

9.
保险资讯     
《中国保险》2005,(8):4-5
要闻:保监会就投资境外保险类企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中国保监会日前公布了《保险公司投资境外保险类企业管理办法(草案)》和《非保险机构投资境外保险类企业管理办法(草案)》,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相似文献   

10.
<正>原银保监会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已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管理办法》的中心内容是要求银行保险业全面准确把握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点任务,通过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使银行保险业经营行为得以全面规范,保障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为更好地贯彻落实《管理办法》,本文结合商业银行实际工作,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供业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行业聚焦     
《上海保险》2016,(3):5-6
2014年7月,上海保监局认真贯彻保监会部署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备案办法》),对在沪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再保险公司在自贸区内设立分支机构、分支机构地址变更以及自贸区内保险支公司高管的任职资格等四项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备案管理。  相似文献   

12.
王澌暘 《中国金融》2023,(20):52-53
<正>银行理财规模庞大,投资受众广,是涉及金融市场稳定、民生保障、经济平稳发展乃至国家稳定的重要行业。截至2022年底,全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27.65万亿元,占2022年GDP的22.85%。由于银行理财行业的系统重要性,防范金融风险便尤为重要。对此,监管机构相继颁布了《关于规范资产管理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资管新规》)《理财产品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等监管政策,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2020~ 2021年保险资产管理业综合调研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35家保险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2020年,全国保险资管业资产配置保持稳健态势,整体以固收类资产为主.管理的第三方资金来源呈现多样化特点,涵盖了银行资金、基本养老金、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保险资管业管理的系统内保险资金规模占比近七成.  相似文献   

14.
宋永明 《中国金融》2022,(24):71-72
<正>基于“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业务模式,资产管理行业成为有别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其他行业的相对独立的金融子行业,而覆盖各类资管机构和业务的资管新规即是其统一的监管规则。自资管新规发布以来,我国资管行业开始进入净值化、标准化、主动化的转型发展阶段。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第一年,而资本市场呈现出巨幅震荡态势,许多资管产品在整改完成伊始即迎来了净值波动的巨大考验。为此,对当前行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大型保险集团管理的业务往往涉及保险、银行、资产管理等多种细分领域的金融产品和交易结构,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效应是应有之义,但这也给关联交易管理带来诸多挑战。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寿”)作为在上海、香港、纽约三地上市的金融企业,关联交易管理不仅需遵循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以及银保监会关联交易监管规定,还需同时满足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规则。  相似文献   

16.
从6月底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下发了《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4]2号)、《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管理规定》(汇发[2014]34号)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汇价和银行挂牌汇价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银发[2014]188号)三项外汇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2018年9月28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个《办法》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决策性战略安排。该《办法》提高并统一了资产管理产品的监管标准,以此推动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健康发展。过去的银行理财采用的盈利模式是资金池运作、刚性兑付和价差。在银行理财领域里面有一些细化要求,就是要求在打破刚兑、净值转型、非标期限匹配等大的方向上与资管新规保持一致,并在产品定义、销售管理、投资运作、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不仅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而且对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先简单介绍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其次就监管细则出炉,投资者应如何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最后提出理财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带来的影响并且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正>去年4月,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有一年多时间,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跌至4.31%,为近两年最低值。银行理财收益率缘何会创新低随着"资管新规""理财新规"和《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监管文件接连出台,2018年又被业内称为"资管元年"。有业内专家表示,资管业务转型对银行相关业  相似文献   

19.
陈继红 《中国金融》2022,(10):58-59
<正>在企业管理中,制度机制非常重要,制度就是企业内部的“法律”。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复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完善的制度机制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管理声誉风险。中国银保监会高度重视声誉风险制度机制建设,在2021年2月8日专门制定出台了《银行保险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各银行保险机构“要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同时对加强各项制度和机制建设,提出了更加具体、  相似文献   

20.
《上海保险》2013,(12):1-1,63
11月1日,《保险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投诉办法》")正式施行。日前,中国保监会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负责人就《投诉办法》回答了记者提问。记者:《投诉办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投诉办法》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约束的主体范围更加广泛。《投诉办法》不但约束保险监管机构,而且约束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是规范整个保险行业消费投诉处理工作的一部制度规定。二是工作职责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