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建,尤其是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构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有利于高校应对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提高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推进高校育人纵深性发展,推动高校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然而,当前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也面临系列挑战与困境,如研究生阵地管理意识薄弱、话语权控制力有限、教育双方互动性较弱、专兼职人才队伍建设不完备等。针对这些挑战与问题,高校要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策略,增强研究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提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机遇,也导致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和科技意识的片面膨胀。网络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重视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强化技术监管。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高校应充分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拓展立德树人新领域。深入研究网络文化育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分析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点问题,积极探索发挥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实效的工作方法,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准。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强制灌输的方式,在网络技术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已显出弊端。网络时代的来临呼唤新的教育方式理念:用非意识形态的教育达到意识形态教育的目的;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对人民群众进行文化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占领网络的具体路径有:拓宽网站功能建设,服务大众;增强网络的个性化设置,吸引大众;发挥民族精神的优势,凝聚大众;优化明星学者作用,引领大众。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建设日益成为社会的主导,一些怀疑的目光开始投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该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经济健康运行提供价值导向、为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和谐发展营造有利的环境等角度,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伟国  谭建 《黑河学刊》2013,(4):109-110
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交流、知识获取、课外休闲的重要载体,由于网络媒介传播的广泛性、虚拟性、及时性特点,使得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演变极大地受到网络传播内容的影响,使网络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二阵地。反观新疆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以突出校园网络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为原则;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关照民族心理的校园网络文化平台为基础;以完善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建设素质全面的网络工作队伍为保障是新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7.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围绕某些事件的发生和变化所产生的思想认知、情绪反应、价值判断和意见倾向等的综合表现。正确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有利于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辅导员在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中扮演着学生网络空间知心人、学生网络舆论引导者、学生网络素养培养师等角色,并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与技能、贴近学生及时回应学生诉求、积极构建网络舆情引导体系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蒋超 《魅力中国》2010,(31):208-209
网络已经对大学生的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有影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人际关系疏远、阻碍人格道德的形成等问题。网络也能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激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能动性和主体性。网络背景下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大学生网上自律教育。  相似文献   

9.
吴玲 《改革与开放》2013,(14):71-72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传统优势,如何实现主导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在网络环境下,这一使命的实现正面临一系列障碍。其主要原因是网络信息的海量性与多元化、诱惑性与虚拟性、获取的平等性与共享性等特征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发生动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主体性逐渐消解,教育者权威性受到冲击等。因此,为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需优化网络环境,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占据网络阵地,多方位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网络技术,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  相似文献   

10.
于翔 《理论观察》2014,(1):145-146
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人们的信息技术都在飞速发展,所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活动也是一种新型的方式。高校的教育工作不仅要让大学生学好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提高大学生的素养,提高他们的能力。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建设来说显得至关重要。而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正在逐渐应用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面临的挑战和创新,以及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石铮越 《发展》2012,(12):106-106
在网络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因特网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园地、新手段,但其自由性、虚拟性又为思想政治工作增加了难度,使我们面临新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坚持对网络"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方针,在内容、手段、形式和方法上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改革。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牢牢占领网络舆论阵地(一)积极弘扬主旋律,强化网络阵  相似文献   

12.
网络对于当代青年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大影响力,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增强实效,必须辩证发展。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的优势,在增强可控性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性、增值性;在广泛占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延展性;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嵌入性、活泼性。  相似文献   

13.
马芸 《魅力中国》2014,(22):373-373
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它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网络思政队伍建设、校园网络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应对策略,目的在于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贯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大力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全面提升,文章对高校易班网络工作队伍建设进行了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对于当代青年的意识形态具有极大影响力,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要增强实效,必须辩证发展.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合理利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的优势,在增强可控性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联动性、增值性;在广泛占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延展性;在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前提下,积极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嵌入性、活泼性.  相似文献   

16.
马军强 《魅力中国》2014,(22):164-165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的普遍应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网络为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占领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增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力,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崭新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及开展方式的探讨,以期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点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锐 《改革与开放》2017,(24):131-133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国社会也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矛盾多发期,同时"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改变了信息传播模式,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手段、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和网络思政平台建设带来了挑战。因此只有通过构建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加强高校院系党委(总支)副书记队伍建设,建设"行政主导+市场运作"化网络思政新平台,才能有效破解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难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现代化方式。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好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规划和管理,掌握网上阵地建设的主动权;必须积极推进网络时代的高校“两课”教学改革;必须加强对于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努力提高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玉涛  张聪 《发展》2008,(9):86-86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创新更为重要。所谓内容创新,就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引导社会潮流,推动文明进步。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所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现实环境,还包括虚拟的网络环境。努力创建积极、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为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氛围,是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的普及对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作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应该与时俱选,深刻意识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深远意义,明确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策略,创新教育形式.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规范网络行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建立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