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际资本市场“证券化”(Securization)趋势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国际债券筹资的比重增长快。自1983年国际资本市场上国际债券筹资首次超过当年国际银团贷款额以来,国际债券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主要筹资手段。从1981年到1988年,国际债券发行额从518亿美元上升到2250亿美元,增长3.3倍,同期银团贷款额从946亿美元上升到1256亿美元,只增长32.8%。即使在发生严重股票危机的1987年,国际债券的发行额仍达到1810亿美元,比当年银团贷款额多89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2.
一、国际资本流动债券化的趋势1982年国际债务危机爆发后,国际银团贷款业务基本停滞不前,而国际债券业务则迅猛上升.1982年国际银行贷款金额达历史上最高水平(约1040亿美元),比债券市场交易金额(500亿美元)高一倍多.到1984年国际金融市场筹借的新资金总额中,银团贷款所占比重下降至22%,到1985年上半年仅为11%,总额约125亿美元.1985年国际债券发行总额为1650亿美元,比1984年创纪录的1080亿美元增加50%,已连续第三年超过银行放款总额.1985年国际银行贷款为530亿美元,反占国际债券发行总额的30%.发行债券筹资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务的经营重  相似文献   

3.
书讯     
正债券博弃:弄潮国际债券市场的中国企业王静波于洪晨45.00元近年来,国际债券市场已迅速发展成为中国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中国企业境外债券融资的规模已数倍于股票。该书回顾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20多年间中国企业境外发債的历程,生动地展示了这一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从非理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作者精选了40多家中国企  相似文献   

4.
<正>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现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资金短缺的矛盾日益明显,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须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利用当代国际金融市场中已经出现的一些金融形式,广泛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从根本上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一、利用外资的筹资方式分析 1.向境外发行有价证券 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金融领域金融方式的变化,直接金融已取代了间接金融,成为主要的金融方式,证券发行与投资在国际资本流动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增强,一些国家向境外发行有价证券作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向境外发行有价证券的具体形式主要有股票、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等。 我国近年来,在利用证券形式筹措外资方面也有较大的进展。在向海外发行债券方面,有欧洲债券、武士债券、龙债券和杨基债券等多种品种;在发行外资股票或赴海外上市以直接筹资方面,除了第一批9家大型国企在香港发行H股并上市以外,第二批22家国企也将陆续在港发行H股并上市,其外,还有在美国发行N股和以ADR和SDR的形式在美国或新加坡上市,同时还有利用“买壳”或“造壳”等形  相似文献   

5.
《经济师》2016,(3)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已经是企业直接融资的最主要方式,文章结合债券融资的风险,以浙江吉利为例,对企业债券融资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一系列分析,并从内外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风险的成因、防范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21世纪以来,中低收入国家发行国际债券数量快速增加,在主权债务占比超过50%。由于国际债券利息高、期限短,付息费用成为发债国家债务困境的主要原因,多个国家发生债券违约或再融资困难现象,造成严重的经济社会动荡。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发现,债券发行激增与困境源于国际金融资本在发达国家经济低迷时积极推动发展中国家发行国际债券以获取高额收益,将缺乏发债经验与风险承受力的发展中国家引入高风险资本市场。在当前经济下行、美元加息等多重因素叠加冲击下,国际债券的风险被显著放大,国际债券筹资遭遇顺周期、集中到期、评级短视、资金用途不当等诸多挑战。国际债券困境的本质在于不顾发展中国家国情而使其过早过深地陷入国际资本市场,解决困境需要构建多元化、符合发展中国家现实的融资途径。  相似文献   

7.
《大陆桥视野》2009,(9):35-36
(一)投融资存在的困难 1.直接融资困难 目前新疆资本市场体系仍然不健全,对资本市场的利用仍不充分。企业直接融资能力差,主要依赖于间接融资。目前新疆仅有新疆屯河、新疆天业等32家上市公司,筹资规模有限。企业发行债券、可转换债券、投资基金等发展缓慢,企业发展缺乏资本市场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企业债券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债券是一个合理的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合理的资本市场结构的重要体现之一就是股票、债券、金融衍生品保持良好的比例关系。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直接融资已成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但在我国股票市场取得重大发展的同时,作为直接融资方式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债券却发展相当缓慢,普遍存在重“股票融资”、轻“债券融资”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宁凌  郭廓 《经济论坛》1999,(5):41-41
直接融资———融资结构调整价值取向根据融资渠道的不同,融资结构主要包括两种,即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间接融资来源于银行、信托投资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亦即间接来源于居民储蓄。直接融资则主要从股票、债券、基金等资本市场上筹集,投资者与筹资者之间是一种直接经济...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国际 International 亚洲开发银行:东亚本币债券市场正在恢复亚洲开发银行11月22日公布的亚洲债券监测报告显示,东亚本币债券市场增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3倍。报告说, 从1997年至2003年,东亚本币债券市场总额从3560亿美元增至 1.2万亿美元,其中政府发行的债券是债券增长额的主要部分。有数据表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地区对外债的依赖程度已大大降低,而本币债券市场已成为国内融资的一个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1.
田晓东 《技术经济》2001,20(6):36-37
一1990年以来 ,中国金融制度安排在渐进改革的环境下不断向提高效率的方向演进。从企业融资渠道的发展来看 ,以银行为主的制度安排正逐步向银行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的混合型金融制度演变 ,从而为企业按照自身需求 ,从外部市场中寻找低成本的融资渠道提供了更充分的空间。 1997年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所获得的资金比 1995年上升了 10个百分点。其中 ,股票融资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最新的数据表明 ,1998年沪深股市筹资额为 74 6 .38亿元 ,1999年度筹资额达到 855.6 4亿元 ,2 0 0 0年度企业通过新股发行、增发新股以及配股募集的资金达 1417…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筹资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峰  赵冬梅 《经济论坛》2003,(12):84-85
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直接筹资体系1.拓宽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的筹资渠道。可以逐步放宽和调整上海、深圳股票交易所的公司上市规模与条件,鼓励效益好的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同时设立“交易二部”,专门为中小企业股票上市提供服务。2.拓宽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高科技企业债券筹资的渠道。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债券市场所占的比例应远远大于股票市场所占的比例,大致情况是股票市场占20%~30%,债券市场占70%~80%。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资金来源一般先是依靠自身积累,其次是发行债券,最后才是发行股票,债权筹…  相似文献   

13.
一、证券投资国际化和国际股市融资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生括国际化的发展,西方大企业集资多采取证券化(发行股票和债券)办法,国际证券市场有很大发展。国际证券市场促进了国际间资金的融通,增强了世界经济的活力,已成为吸收利用外资的重要渠道。以股票集资为例: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融资成本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除了通过留存盈利和折旧进行的内源融资外,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外源融资。具体来讲,外源融资可分为三部分:股权融资,间接融资(银行和其他金融部门借贷)和债券融资。而股权融资市场和债券融资市场又是构成现代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证券市场中,债券市场的融资占主导地位,股权融资居其次。以美国为例,20世纪60年代以来,股票的注销和回购超过了发行股票的总数,股票发行净增加额出现  相似文献   

15.
发展货币市场与金融体系的结构性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中国金融体系的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就是资本市场正在被“边缘化”,这主要表现为股票、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的比重下降,而作为间接融资渠道的银行贷款比重却一反往年的颓势,出现不断上升的势头。虽然这种状况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无论如何它都同我们改革金融体制的基本方向不相符。  相似文献   

16.
纪敏 《经济学动态》2006,(6):3-27,34
一、中国金融市场现状的简要评估 广义金融市场涵盖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在内的所有金融交易活动,狭义金融市场专指区别于银行贷款的金融交易,主要指服务于企业直接融资需求的资本市场。本文所指的是狭义金融市场概念,主要指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融资的资本市场交易。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指在发行时标明发行价格、利率、偿还或转换期限,持有人有权到期赎回按规定的期限和价格将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债务性证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产生是由债券与股票的差别及债券的局限性决定的,它是混合金融产品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代表,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某些特征。可转换公司债券早在30年代中期就在西方国家出现,现在它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一种重要的中长期混合型金融工具。可转换公司债券进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较晚,直到90年代,我国企业才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从1983年开始,我国一些大中城市通过发行各种债券、股票,逐步开展了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吸收社会游资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活动。1987年,国家发行重点建设债券55亿元,重点企业债45亿元,金融债券40亿元,国库券60亿元,人民银行核定的地方债券30亿元,发行规模之大,种类之多,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这标志着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维持全球货币与经济平衡,近两年人民币兑美元上升,美元相对下行,借贷成本下降,而日元的汇率一降再降。由于融资成本低,企业扩张快,负债率高,而国内货币紧平衡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中企海外借贷进入高速发展期。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3年亚洲国际债券市场较2011年扩张超过2/3,中国借款人主导了这个市场,美元计价债券发行规模达55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93%,占亚洲(除日本外)美元计价债券发行总规模的41%。中国借款人的美元计价债券发行规模在2013年和2012年均超过了韩国借款人,在亚洲排名第一。中国企业负债率逐级上升。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企业债务约为65万亿  相似文献   

20.
《商周刊》2013,(25):10-11
科技巨头个个腰缠万贯,但是在市场利率极低的背景下,他们仍然在通过债券等市场获取低成本的资金。12月4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数据提供商Dealogie信息显示,微软公司发行了总额达到80亿美元的公司债券(以美元和欧元标价),这是该公司过去十几年实施的最大规模公司债融资,也是十多年来美国公司最大规模的美元和欧元并行债务融资。微软此次发行的80亿美元公司债包括了32.5亿美元债券和35亿欧元(约合47.5亿美元)的欧元债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