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4.
5.
2009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走出次贷危机的阴影,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同时房价也大幅增长,为了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平抑居民对高房价的不满情绪,中央从2009年末开始出台了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该轮调控政策对吉林省商品住房市场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以及商品住房各级市场的影响,本文将加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2009年10月19日至2010年1月19日,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将在全市全面开展限价商品住宅需求调查和购买意向预登记工作,为此,市国土房管局新闻发言人向媒体通报了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对限价房政策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价房"是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一种直接管制,是一种典型的行政调控.政府通过限地价和限房价.直接参与了市场竞争.对限价房政策的经济学分析表明,限价房会导致过度需求、出现销售者偏好,于是,可导致政府偏好代替销售者偏好,限价房还可能造成歧视,致使市场扭由,建筑质量下降,甚至出现黑市,导致腐败和资源浪费.限价房是一种典型的砖头补贴,结论认为,应从砖头补贴走向人头补贴,大力发展廉租房.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大背景下研究和设计公务员住房政策对于后者发展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公务员住房政策与城市公共住房政策的协调为研究对象,主要结论如下:城市公共住房政策面临的是租不起房和买不起房两种巨大的供需缺口并存,而公务员住房问题主要表现为购房的供需缺口。公务员住房政策应以实现内部的公平和全社会的公平为方向,改变完全按职级轮候职工住宅和发放住房补贴的做法,由直接提供转向按困难程度和职级结合的货币化补贴为主,对补贴后依然存在购房困难的公务员,才提供职工住宅和周转房。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居者有其屋,需要针对不同的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住房政策,为此要对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科学的判断。本文采用国际通用的衡量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的房价收入比指标,用上海市的实际数据对其进行修正使用,以计算结果作为制定差别化住房政策的标准,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住房经济调控政策与住房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的梯度住房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房价与地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严金海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1):17-26
本文采用四象限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分析方法,从理论、实证和政策等方面对中国房价与地价关系以及市场结构和政府供地方式的转变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并对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理顺地价和房价形成机制等提出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房价决定地价,长期内二者相互影响。与协议出让方式相比,土地招拍挂出让通过促进土地市场的买方竞争、降低房地产增量市场的垄断性,在显化土地价格的同时,降低了地价对房价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品住宅价格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以全国35个重点城市1999年-2005年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市住宅价格水平的影响因素.研究显示,代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单位面积土地投入、城市区位和城市环境等侧面的职工平均工资、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人均铺装道路面积、距海岸线的距离、通过城市的国道数量、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这6个因素是影响城市住宅价格水平的主要因素.可以预期,当一个城市的这些因素发生相对变化和绝对变化的时候,城市的住宅价格水平必然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的近海地区城市的商品住宅价格变动幅度会由于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区住条件进一步优化、投入加大等各种条件的较大变化而高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16.
17.
在住房是商品的片面认识导引下,一次房改后住房体制陷入商保失调的另一个极端状态,导致房困问题难以破解并影响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于此,国字号住房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但由于未从住房两板块结构出发分类加以调控,某些层面的调控效果不尽人意,也由此受到质疑。本文对此进行解读并给出有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