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项目是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载体,项目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的基石.项目人员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主体,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项目建设的成果和效果. 项目人员激励约束现状及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2.
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大致可梳理出3条线索:一是通过股权设置进行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制度安排的产权激励约束;二是基于产品市场、经理市场和资本市场绩效的市场激励约束;三是在组织内通过财务、行政和信息披露等方式和手段进行监督控制的管理激励约束。然而,我们面临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  相似文献   

3.
职能人员是指从事职能管理工作的人员,这里特指在企业总部或分支机构职能部门(不含市场部门)工作的人员.职能人员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中坚,企业对其激励约束的及时性、有效性、充分性,直接影响企业运营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优化结构是实现集约经营的前提产业结构的优化。施工企业传统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建筑市场的波动对企业效益的影响很大,因此,适时地调整企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实现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变意义重大。但这种转变必须在强化主业经营的基础上,再实现产业的延伸和新领域的开发。施工企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分段建立市场:在企业内部组建要素市场,使企业生产要素的重组同市场的运行方式接轨,为主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为产业的延伸创造条件。功能重组:结合企业的自身优势,将企业的功能体系按经营类别进行分块,…  相似文献   

5.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组织中,如何降低代理成本是企业面临的现实课题。文章从资本市场、人才市场等角度提出了降低代理成本的外部激励约束机制,并且指出在当前我国的市场机制不完善的条件下,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还必须主要求助于内部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 ,企业只需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计划指标 ,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相对稳定 ,因此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往往侧重于对被管理者的管理。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面对市场的竞争 ,企业经营者素质高低成为企业经营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数 ,企业经营者能力的强弱可以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企业的盛衰。因此 ,对企业经营者实施有效的管理 ,已经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笔者从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方面就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管理谈点认识。一、现有的激励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实现对企业经营者的有效管理是现代企业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一直是我国建筑行业和企业的短板。科技创新是施工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但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缺乏对施工企业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良好外部环境。建筑市场特殊的交易方式,使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的动力一般来说,建筑市场交易不同于一般性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如何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出资、经营、劳动三的利益得以最大程度的实现,同时又使经营的行为得到约束,激发经营努力搞好企业,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关键问题。对经营实行年薪制和劳动实行岗位责任工资制巳经成为现代企业分配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必然趋势,本重点论述了经营年薪制的必要性和年薪制的合理性问题,并提出实行经营浮动年薪制和合理周期为考核时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9.
对于项目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的思考不仅要从施工企业内部着手,更需要全行业的组织架构与规范流程管理建设。目前,我国建筑企业全面推行项目化管理和项目经理责任制,以适应市场竞争。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的建筑企业中,拥有项目经理资质的人员已经达到四十万左右,取得注册建造师资格的人员逐年增加,项目经理阶层正逐步形成。鉴于项目经理在建筑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下如何完成对项目经理激励约束机制管理的探索与创新,已经  相似文献   

10.
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进入市场以后,在生产经营和转机建制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很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企业要发展只有迎着困难前进,在实践中不断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通过不懈努力,在内部改革、开拓建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益,1994年实现利税2186万元。 一、用优良的工程质量占领建筑市场。 在企业进入市场以后,我们把“今天的质量和服务就是明天的市场”作为座右铭,让职  相似文献   

11.
四、完善技术发展体系,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以“高、大、精、尖”为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差别竞争优势 当前,国内建筑业蓬勃发展,跨国企业到国内投资建厂为国内带来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国际知名承包商也纷纷加入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公司以先进技术为目标,积极开发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是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1、积极开发、引进和采用先进技术,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我公司一直注重学习掌握国外行业先  相似文献   

12.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建立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是防止经营权侵犯所有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激励不仅是管理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的热点与难点。一、经营者激励理论研究的进展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是现代激励理论的研究中心。在众多激励手段中,物质激励是最主要的一种。对此,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1.国外研究进展对管理者尤其是最高层管理者报酬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企业与企业…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我国建筑企业加快机制转换,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许多建筑企业在积极开拓国内建筑市场的同时,抓住机遇,走出国门,打入了竞争激烈的国际建筑市场。相伴而来的,就是一批在国内富有施工经验的经营管理人员成了国际建筑市场中的承包商。这既是一种机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职业经理人成为热门话题。随着企业的深化改革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创新,股东纷纷退出管理层、高薪聘请职业经理人来从事经营管理,职业经理人市场在我国已初露端倪。但是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壮大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职业经理人是在市场不规范的环境下产生的,因而还存在着价值没有得到社会广泛认可、法制不健全、制度配置不科学、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社会道德需进一步提高、经营能力尚待加强等问题。为此,社会、企业和市场都在呼唤职业经理人走向成熟。由于人们对职业经理人的素质要求高,涉及面广,培养周期长,没有哪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现状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工程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它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决定着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也是对建筑施工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扩大建筑市场经营战略实施的重要考核指标。工程项目管理的好坏,同时也是企业打造品牌、树立形象,赢得信誉的一面明镜。我国加入WTO后,建筑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使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一方面,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和资源条件;另一方面,外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降低,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工程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16.
谢朝晖 《董事会》2008,(6):62-64
国企董事会如何实现职能上的转变,以应对更为严峻的汉理挑战?使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董事会实现对企业高管的监管和激励?如何应对由于缺乏市场的约束,企业管理层可能会存在的更为严重的道德风险?如何有效协同董事会与企业发展战略?如何有效实施对董事会本身的监督和管理,并加强对监督人员的管理和激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迈向新台阶,中国建筑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日渐加快。企业国际化市场进入模式的选择,是企业跨国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更加系统、全面地认识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与合作模式,本刊特约撰稿人杨永胜先生撰写了“中国企业集团国际化”专栏,在全面梳理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模式与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国有特大型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三大前提,并据此构建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分析框架,以中国交建进入国际市场的案例进行实证,这对我国广大建企开拓未来国际市场,提升核心竞争力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区域化经营战略实施的背景 所谓区域化经营,是企业将市场经营的重点,从单纯的外向型开拓,转变为对已经覆盖的市场进行深度开发,或者说企业从单纯的抢占市场,转变为对已拥有市场的建设与巩固.从某企业2000年以来的合同额及营业额的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2000年后的相对市场影响力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日前,甘肃省建筑工程总公司连续对16家企业、事业、经营单位的经营者组织实施了离任审计.通过对这些离任审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发现这些国有建筑企业多年来经济运行整体质量不佳的原因,除了建筑市场环境影响、企业历史沉积的各种问题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企业体制不顺、经济管理方式、方法落后所形成的管理方面的缺陷,造成经济管理工作的严重失控,也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和盈利空间不断压缩的行业特点,施工企业只有创新经营理念和管理机制,实施低成本战略,走“低成本竞争,高品质管理”的路子,才能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促使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一、从企业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