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谷风 《走向世界》2011,(7):22-2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如何进行区内产业布局?山东省政府党组成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费云良表示,蓝色经济区在产业发展上将主要打造"四个基地"——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现代海洋渔业基地、现代海洋制造业基地、现代海洋服务业基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利用蓝色经济区GDP、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产值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经济、科研创新能力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指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文章从实证角度分析和评价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情况,从而找出影响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为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以期更加合理地推进蓝色经济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港口经济》2010,(5):42-44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机遇,也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助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战略。2009年4月,山东省出台的《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明确提出包括“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在内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并对功能区规划、产业布局、建设发展等进行了统筹规划。  相似文献   

4.
田芸  王德刚 《山东经济》2012,(2):152-156
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整体布局中,滨海旅游发展也成为重要的一环。而山东半岛拥有中国北方一流的3S旅游资源,近年来,在度假地标志性项目——高尔夫旅游开发方面又发展迅速,完全具备了建设国际温带海滨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条件。采取多元发展模式,即"3S/G(高尔夫)"+X(其他产品组合)的多元组合发展模式(包括"3S/G"+温泉,"3S/G"+中医保健,"3S/G"+葡萄酒,"3S/G"+文化等),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际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立足烟台在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改革开放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突出优势,结合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要求,应科学确定烟台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从而全面提升烟台对山东蓝色经济区发展的引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是推动山东社会经济科学发展和区域发展布局优化升级的重要战略部署。本文在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内涵意义与战略布局基础上,明确了青岛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战略,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为发挥青岛市在全省蓝色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实现率先建成蓝色经济区的目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自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发展开始有了质的飞跃,社会发展进入全新时期。文化产业成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发展动力,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境遇和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如何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即墨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和青岛市蓝色硅谷宏伟规划两大契机,适时提出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海温泉旅游度假胜地”.打造“千年商都·泉海即墨”城市品牌,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为即墨市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今年1~8月份。接待国内外游客226.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28亿元。  相似文献   

9.
吕振波 《北方经济》2016,(12):66-68
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山东省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重要支点,能进一步整合生态资源优势,优化全国功能区布局,提升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的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隆起带,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蓝色经济区生态文明的总体状况难言乐观,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困境.  相似文献   

10.
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胡锦涛总书记2009年4月视察山东对山东提出的殷切期望,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山东省一定要抓住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机遇,着眼全局,统筹规划,把区域发展和产业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优质资源富集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通过构建文旅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BP神经网络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淮海经济区10地市文旅融合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淮海经济区文化资源具有一定“集聚性”,文化资源丰裕度呈现“十”字型分布特征,各地市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差距显著;文化资源丰裕度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整体上呈轻度失调状态,且内部差异较大,大致呈鲁南>苏北>皖北>豫东的空间分异特征;文旅融合过程受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间的互动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东部地区的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等十省(市)为样本,对2001-2010年该区域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互动效应明显,只有粤一省达到高度耦合协调,京、鲁、苏、沪、浙五省(市)仅达到了中度耦合协调,而辽、冀、津、闽则呈现出低度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13.
王力峰  钟扬  赵耀 《特区经济》2007,221(6):179-180
本文以桂林市平乐县为例,分析了旅游欠发达地区在旅游强势地区中旅游业不能很好发展的原因,并从资源、客源、交通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山东滨海城市联系紧密,滨海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基于百度指数,通过获取山东滨海城市2014-2018年日均旅游搜索指数,借助Excel和ArcGIS10.0分析软件,运用季节性强度指数、周内分布偏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山东滨海旅游网络关注度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总体呈“倒V、单峰、两低谷”型,网络关注度空间分布较为集中,气候、经济、人口、距离、信息等因素是影响旅游地网络关注度的重要因素。并从产品开发、营销推广、城市合作、品牌塑造、精品旅游建设5个方面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为打造中国东部最佳区域性滨海旅游目的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苏振  杨永德 《特区经济》2011,(12):157-159
北部湾是我国西南地区连接东南亚国家的重要经济区,也是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系统脆弱,旅游产业后发优势显著的区域。随着新一轮的经济发展浪潮的到来,北部湾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对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做了简要分析,并对其旅游公共政策的创新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晓明 《改革与战略》2011,27(12):145-147
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正在高位推进,以低碳、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特征的休闲旅游符合其产业遴选的方向和要求,因此,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休闲旅游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思路及对策:推进旅游“二次创业”;提升旅游的文化附加值,培育旅游旗舰集团;构建无障碍旅游区;落实旅游“二次创业”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7.
《走向世界》2012,(20):16-19
2012年1月31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正式成立,标志着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肩负着“再造一个青岛港、再造一个青岛主城区、再造一个青岛经济总量”的历史重任。西海岸经济新区正全力打造青岛蓝色经济新引擎。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作为农业大省,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力。山东省发展观光农业具有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山东省发展观光农业指应在发展思路的指导下分析市场,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朝阳产业。本文从产业投资环境基本理论出发,建立福建省设区市旅游业投资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九大设区市旅游业投资环境进行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得出福建省设区市旅游业投资环境可以分为良好、中等、偏差三种类型,并对这三种产业投资环境类型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省设区市旅游业投资环境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DEA方法对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率(1981-2011年)演进轨迹进行了分析。指出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总体呈"双峰"演进特征,其中,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呈"单峰"分布,而第二产业呈不明显的"双峰"分布特征。在山东省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发现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合理利用外资、减少能耗、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信息化水平对山东省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效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