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少华 《价值工程》2012,31(18):189-190
高校网络舆情作为高校校园内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关注大学生网络舆情,探究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提出针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以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准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点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历史阶段内,社会群体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政治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网络舆情就是民众通过互联网对政府管理以及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高校潜伏的隐性矛盾凸显,而网络舆情对于事件走向具有明显引导作用。高校网络舆情在有利于改进高校管理层的工作的同时,犹如一把"双刃剑",也给各种虚假言论、夸大言论、恶意言论提供了温床。因此,发挥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联动机制,预防或减少高校突发事件中网络舆情任意扩散的发生,努力构建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预防机制,掌握校园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的主动权,对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通过网络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公共问题和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它是较多民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最快捷的载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已经逐渐成为近年的热门话题,由于高校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加上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偶发性因素,都极易引发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如果不加以仔细分析或认真对待,可能引发一系列后果.因此,高校要采取相关措施,对网络舆情加强引导和监控,维护社会和校园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校园网络的快速发展,校园网络舆情也随之形成.针对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高校需要加大对校内网络舆情的疏导与管理,注重大学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以促进高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良好校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的高校网络舆情已经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管控,对推进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非常重要。本文通过诠释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和内涵,分析形成校园安全网络舆情的成因,提出建构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管理网络舆情控制及引导机制。近年来,互联网络的普及和应用程度的普及速度惊人,网络传播渠道日益多样,大学校园信息化渗透力已经覆盖到学生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当下,高校大学生参与公共舆  相似文献   

8.
赵雅琴 《活力》2013,(6):117-117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等表现的总和。网络舆情,则是这个总和在网络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9.
周静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12):229-230
在当今大学校园中,有效把控校园BBS、做好BBS网络舆情控制任重而道远。与其他网络社区相比,校园BBS主要有其独特之处,如网络用户的相对单一和稳定;BBS系统存在交互性、开放性和时效性;网络内容高层次性和表层性共存以及传播效果的多重性等等。因而,在BBS舆情控制上,首先应从内因抓起,重视学生"三观"的培养,其次,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切实解决学生在BBS中反映的问题,争做学生BBS中的精神领袖,再次,校方应掌握网络事件发生后的一般方法,最后,学校部门应在硬件上完善高校BBS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网络舆情影响力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如何理性看待网络舆情,如何正确引导和应对网络舆情,已经成为新媒体时代各级政府和广大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首先应把握网络舆情的两面性特征:理性与非理性、隐匿性与外显性、民主性和狭隘性、技术性和政治性、自由性与可控性。其次构建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高度重视,坚持以疏导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主动作为,提升处置网络舆情的基本能力;群策群力,建设网络舆情的长效机制;完善制度,不断规范网络参与者行为;未雨绸缪,科学构建网络舆情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兴沟通工具,微信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舆情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快速地反映师生的心声,也可能被以讹传讹,偏离事实。本文以微信的发展以及功能分析,探讨基于微信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并分析了微信网络舆情引导面临的挑战,从加强网络舆情的管理意识,提高师生应对新媒体的能力,提高校园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加大保障机制,夯实微信舆情引导基础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鉴于目前人们对网络舆情的认识模糊,本文首先界定"网络舆情"的概念,并进一步探讨网络舆情的特点和未来态势。其次,由网络舆情促成的网络舆情事件日渐增多,对社会生活秩序的冲击力越发突出,本文以近期典型网络舆情事件为例,分析网络舆情事件形成机制。最后,分析政府在应对网络舆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网络舆情处理过程中对于政府形象影响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结构逆转作为网络舆情演化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描述的是网络社会中群体话语权结构可能产生变化的过程。相对常见的“舆情结果反转”,结构逆转可能会对政策议程设置、政府决策实施造成更大的影响,故清晰识别和准确分析影响话语权结构逆转的各种因素极为迫切与必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释了网络舆情结构逆转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典型实例与重要文献,从社会层面、传播平台、传播个体以及传播内容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出了35个网络舆情结构逆转的影响因素,并利用系统结构建模方法构建了影响因素层次结构模型,进而识别了各因素间的层次关系及作用路径,这可为网络舆情结构逆转现象的调控治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4.
周杰亮 《中外企业家》2012,(15):153-154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把我们带入了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网络舆情正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怎样妥善处理网络舆情,是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和善政的大事。2011年2月19日,在省部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研讨班开班式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网络信息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健全网络舆论引导制度[1]。这是根据目前形势党中央对网络社会管理提出的新方针。国内外一系列的网络舆情事件以及由此引起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在网络社会中正确处置网络舆情,对于加强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广大网民社会参与意识的提高和一些社会热点、突发事件的发生,网络舆情爆发了巨大的能量。笔者以网络舆情的特点为切入点,围绕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针对如何应对负面网络舆情的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贺煜 《现代企业》2013,(12):46-48
舆情,就是在一定时期,社会公众围绕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在新媒体时代,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正在成为主流媒体,使媒体的形态、信息的传播状态都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近年来,特别是随着微博这一新的社交媒体的出现,由于其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互动性和大众性优势,开启了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时代,人人都可以“微博问政”,这更使舆情管控和应对的难度越来越大.企业舆情冲击企业的品牌和信誉,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存续.舆情应对是企业风险管理范畴,舆情管控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马任兰 《数据》2023,(2):74-75
高校疫情常态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学生和其他相关群体的利益,由此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层出不穷,网络舆情引导是做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维护学校形象、维护社会安定的必然要求,但目前高校舆情管理面临利益群体复杂、学生媒介参与度高、缺乏专门的舆情管理队伍等挑战,高校应当遵从网络舆情发展规律,建立防范机制,引导舆情走向,及时公布真相,组建工作队伍,修复高校形象,确保校园防控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舆情虽然汹涌澎湃,却不能取代司法审判。因为网络具有虚幻性与随意性,且缺乏严谨的程序性特征。网络舆情对司法审判起着不可或缺的监督作用。司法审判的价值取向性不应受网络左右,其社会效果应是整体或一类案件的社会效果而不应放在个案上,否则只会导致社会不公。二者的关系只能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通过监督程序实现实体公正,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黄吉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22):132-133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速度惊人,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表达民情、畅通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渠道。同时,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网民意见的非理性等缺陷的存在,网络舆情出现偏差,从而扰乱公众思想,混淆网民视听。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面对网络舆情,如何把握自己,不被网络舆情所迷失,不断增强掌握和驾驭网络舆情能力,进而更好的促进他们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重要问题。本文从网络舆情的现状、特点出发,分析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迷失自我的表现、原因,寻找帮助大学生走出网络舆情自我迷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体育突发事件作为社会热点事件,是全民甚至是全世界围观的公共话题,极容易形成网络舆情.文章运用文本情感分析的研究方法,以"孙杨事件"为例,在分析和讨论微博体育和人民日报有关"孙杨事件"的微博文本词频、时间序列和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探究体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引导特征.研究认为:体育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情感演化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