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会计准则对应收票据的核算尤其是对应收票据的转让和贴现的处理规定,与原会计准则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本文根据现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对应收票据计价、应收票据转让和贴现、应收票据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财会月刊》(上)2010年11期刊发了李瑞兰同志《会计准则框架下应收票据之会计核算》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李文》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对应收票据转让和贴现缺乏明确规定,且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一些规定对应收票据不太合适,为此,《李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说  相似文献   

3.
《财会月刊》(上)2010年11期刊发了李瑞兰同志《会计准则框架下应收票据之会计核算》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李文》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对应收票据转让和贴现缺乏明确规定,且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一些规定对应收票据不太合适,为此,《李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说明。对《李文》提出的部分观点,笔者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4.
卢佳友 《广西会计》2003,(12):32-33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持有的 ,尚未到期兑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是债务人承诺在某一特定时日无条件偿付一定金额的可流通票据。这种票据可以背书转让 (票面上载明“不准转让”除外 ) ,因而持票人可以随时用来购买物资或偿还债务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 ,还可以持未到期商业汇票到银行贴现。无论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还是贴现 ,都属于用应收票据融资的行为。但在会计处理原则上 ,新制度对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与贴现的会计处理不同。一、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与贴现的会计处理比较《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将持有的不带息应收票据背书转让 ,以取得所需…  相似文献   

5.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汇票,是企业的应收款项之一。应收款项属于企业的金融资产,虽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对应收款项的确认、计量及减值处理进行了规范,《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了应收款项的出售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但现行会计准则对应收票据转让和贴  相似文献   

6.
应收票据贴现与应收账款让售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收债权融资在我国尚未普遍实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深化,应收债权融资必将成为国内企业融通资金的有效形式.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账款让售作为应收债权融资的两种重要方式,都是企业通过转让未到期的应收债权以获得资金的一种筹资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账款让售存在异同点,关于应收票据贴现和应收账款让售的现行会计处理可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浅析我国应收票据贴现的帐务处理朱敏,刘昕所谓应收票据贴现是指汇票持有人通过背书手续,向银行收取等于应收票据到其价值扣除银行利息的净额的一种融资行为。我国行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票据贴现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按应收票据的面值贷记“应收票据”,...  相似文献   

8.
李霞 《财会通讯》2007,(2):95-95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相似文献   

9.
文章比较了新旧会计准则中关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不同,通过举例说明了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0.
应收票据贴现与转让会计核算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在实际使用中的信用度差别不大,应同等对待;应收票据贴现是特殊的应收票据转让行为,应收票据贴现和转让在会计核算时使用的方法应该和金融资产转移的核算方法相同。本文基于以上认识提出了应收票据出让核算的概念,并探讨了其可采用的会计核算模式。  相似文献   

11.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或商品),采用承兑方式结算货款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它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一种素款信用票据。商业汇票按承兑方式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两种,在会计核算上纣称应收票据。应收票据分取得、回收或贴现、转让等文t程。在会计总帐中应设置“应收票据”一级帐户,进行总分类核算,在明细帐中的“应收票据”中按承兑人设工才二级帐户。该帐户的借方登记应收票据的增加金额;贷方登记到期收回或贴现、转让而减少的金额,余额在借方,它反映尚未收回的票面金额。企业因销售或转让取得应收票据时,…  相似文献   

12.
根据我国现行银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企业可以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用于购买所需的商品物资。本文主要探讨在票据背书转让中背书人和被背书人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13.
李洁 《财会通讯》2007,(2):94-95
2003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其中规定以应收债权为基础的出售和融资事项的会计处理基本原则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关注与应收债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确实转移,将其区分为应收债权出售、应收债权质押借款、应收债权贴现等业务类型,并对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规定为“比照《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收票据贴现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四)》(以下简  相似文献   

14.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在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下,因销售产品(商品)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根据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如果承兑人是银行,基本上不存在票据退回的问题,除非银行破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商业银行是中国的发展趋势)。如果承兑人是商业企业,有可能出现应收票据到期而承兑人无力支付票款而将票据退回的问题。对应收票据退回应及时进行帐务处理。应收票据根据是否已贴现,帐务处理分为两种情况:A:未贴现应收票据到期退回的帐务处理。如果企业应收票据到期而承兑人无力支付票款时,企业应将…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规定: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是指企业在采用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时,因销售商品,产品或者提供劳务而受到的商业汇票。是交易多方以商业业务为基础而是使用的一种信用凭证,反映的是一种债务债权关系,包括带息票据和不带息票据。本文拟对中美两国关于带息应收票的取得、计息、贴现  相似文献   

16.
应收票据作为一种债权凭证,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购货单位抵偿应付款项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商业汇票的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因而我国的商业汇票是一种流动资产.商业汇票具有背书、转让和贴现等特点.企业应于收到商业汇票时按照其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其公允价值一般是企业为取得该票据而支付的对价.企业收取的应收票据通过设置"应收票据"账户进行会计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17.
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由银行按票据的到期值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利息后,将余额付给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与贴现银行之间就票据权利所作的一种转让。票据贴现包括不带追索权(如银行承兑汇票)和带追索权(如商业承兑汇票)两种,按照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票据的贴现引起的业务账务处理并不相同,本文就不同预期下的不同贴现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相似文献   

19.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一、应收债权贴现的传统会计处理模式 按照原来的会计处理规定,企业在发生贴现业务时,应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贴现息借记“财务费用”科目,按照应收债权的原账面价值贷记“应收债权”(如应收票据科目),即在贴现当时就直接将该应收债权从企业账面上注销,而无论办理贴现的金融机构将来如遭到承兑人拒绝付款时是否有权向本企业追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