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小号 《科学决策》2022,(5):137-147
我国正努力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为一种自力纠纷解决机制,侵权警告在查明、制止知识产权侵权方面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恶意发送侵权警告者有四宗罪。由于我国立法上缺乏直接、系统的规制措施,不仅难以发挥侵权警告的工具价值,而且无法有效阻止恶意警告行为。借鉴域外立法规制侵权警告的经验与教训,对我国主要知识产权法进行集中修订,打造我国立法规制侵权警告的最简方案,将有利于切实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
网络因其流动性灵活性使网络侵权不同于一般侵权案件,在我国网络侵权日渐增多的情况下,相关立法、司法却未跟进。针对这一现象,关键在于建立网络个人信息权制度。面对不同的部门法现状,网络个人信息权又该从何处着手,本文拟从网络侵权及其立法现状着手,讨论个人信息权建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侵权责任法》对于多数人侵权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深入说明,从因果关系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各法条的立法目的,从责任承担的角度理解又能更好地区分不同立法目的中存在的合理性与矛盾处。因此,理清各条文之间的界限,澄清各法条之间的争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杨胜江 《西部大开发》2011,(6):63-64,67
现代《侵权责任法》在强调损害赔偿的同时更加关注对损害的预防,在亲侵权责任法已经制定完毕,继续研究侵权责任法的预防功能的发挥与完善,对于我国《侵权责任法》创新体例如何与传统民法理论的衔接、协调、统一,对于将各种侵权预防制度建构的立法理论融合、反映到与侵权法相关的各部门法中,对于指导司法活动按照立法目的有序进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侵权责任法》对于多数人侵权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深入说明,从因果关系角度出发能够更好地理解各法条的立法目的,从责任承担的角度理解又能更好地区分不同立法目的中存在的合理性与矛盾处。因此,理清各条文之间的界限,澄清各法条之间的争议,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王凯 《魅力中国》2010,(8X):210-211
《侵权责任法》已由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该法对保护公民民事权益做出了全方面、多层次、立体化的规定,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诸多方面,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它既是我国民事领域立法的重大成就,也是人权法律保护的重大成果。这其中对于网络侵权责任的规定,更是该法的一大亮点之一。本文通过在互联网中出现的所谓"人肉搜索"的网络侵权问题,从刚出台《侵权责任法》的角度,对其如何加以法律规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啜姗 《魅力中国》2012,(32):76-76
侵权是仅次于合同的债的发生的原因。但是长期以来,在国际私法的领域里,侵权法相对于合同法而言,却是一个被忽视的课题。涉外侵权之债的法律适用对于当事人的利益影响重大,各国对于涉外侵权之债的准据法的确定原则规定各不相同,而我国对此缺乏比较明确和具体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分歧。不利于法律的统一执行。我国立法应以侵权行为地法原则为主,最密切联系原则为辅,二者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条件的选择性冲突规范作为原则来确定我国涉外侵权之债的准据法。  相似文献   

8.
丁莉针 《魅力中国》2011,(17):135-135
在《侵权责任法》颁布以前,我国关于人身损害赔偿的立法杂乱无章,使得侵权行为致死的赔偿金数额五花八门,由此导致了“同命不同价”的现象。《侵权责任法》的颁布使得“同命同价”的实现在法律上有了明确的依据。但是该法第十七条仍然存在很多缺陷。  相似文献   

9.
由于律师客户关系较其他商业机构的雇员客户关系更具有人身依附性,从美国判例法中分析得出离职律师客户名单侵权的特殊要素,须考虑离职律师是否曾代理涉案客户和离职律师是否实施引诱行为两个方面。鉴于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提出从国家立法和律所自身管理两个角度切入借鉴美国的做法来完善我国的律所户名单保护。  相似文献   

10.
菅成广 《黑河学刊》2014,(2):109-110,113
由于律师客户关系较其他商业机构的雇员客户关系更具有人身依附性,从美国判例法中分析得出离职律师客户名单侵权的特殊要素,须考虑离职律师是否曾代理涉案客户和离职律师是否实施引诱行为两个方面。鉴于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因而提出从国家立法和律所自身管理两个角度切入借鉴美国的做法来完善我国的律所户名单保护。  相似文献   

11.
刘凡圆 《发展》2014,(5):83-84
科技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极大地方便了作者迅速而且广泛地传播其作品,同时便于读者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电子设备搜索到要找的作品,这一趋势也使得传统的著作权制度面临着巨大挑战。本文从网络著作权侵权的特点分析入手,梳理了网络著作权侵权的各种类型,并针对不同类型的侵权提出了如何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环境污染侵权屡见不鲜,毫无疑问,法律是调控侵权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司法实践中,关于此类侵权行为违法性的判断标准不一,导致了司法不公情况的出现。现通过解读违法性的含义、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我国立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因现代社会损害救济体系的多元化,工伤事故常导致工伤保险补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竞合。文章通过对域外民事侵权与工伤保险责任竞合下四种处理模式的分析,在结合我国立法情况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有所裨益的立法建议: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无过错。此种情况下,宜采用替代模式;用人单位对事故发生有过错。此种情况下,可采用补充模式;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受害人也可基于侵权责任,向第三人主张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的隐私权保护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严峻。文章从分析个人隐私权的概念开始,对网络中隐私权侵权的各种现象和保护措施进行了论述,通过比较研究世界各国的相关立法状况,提出应从立法、行政、主体自律三个方面综合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雷裕春 《改革与战略》2008,24(10):111-113
由于银行并购带来了区域性、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层面对银行并购行为及监管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文章从我国银行并购立法的必要性、立法现状和立法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的分析着手,对我国银行并购立法完善方面进行一定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美国俄勒冈州《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诉讼请求的法律选择法》代表了美国侵权冲突法立法的最新成就,主要由总则、适用俄勒冈州法律的诉讼请求和法律选择三大部分组成,提供了解决侵权法律选择问题的详细方法和步骤.本法明确规定了直接适用法院地法的情形、法律选择的分割方法和冲突正义的一般方法,对中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修订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程建华 《特区经济》2006,(6):231-232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上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本文分别对网络内容提供者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隐私权侵权责任加以分析,进而提出建构我国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侵权责任的相关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金凤霞 《魅力中国》2013,(29):321-321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普及,滑稽模仿作为网络技术发展的新事物在我国逐步流行,其表现形式也是新颖多样,其中以《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为典例的法律纠纷也频频发生,在对滑稽模仿概念进行相关界定之后,从多维视角进而分析滑稽模仿作品的舍.法lJ生,以期切实解决我国著作权法在此方面的立法空白,从而有利于有效解决司法实务的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19.
马晔 《魅力中国》2010,(7X):296-297
对人身权的延伸法律保护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侵权法法理问题。但我国对胎儿权益的保护仅仅是理论上认可,实践中尚无成功判例。本文围绕我国民法关于胎儿民事权利能力的规定、立法对胎儿民事权利保护的必要性以及怎样利用现行的法律对胎儿的民事权利进行保护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共同侵权现象在分工协作的市场经济中是经常发生的 ,共同侵权较一般侵权的主要区别是“共同性”。对于共同侵权的“共同性” ,在立法和司法解释上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理论上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因而给司法实践工作带来困难。本文结合具体案例 ,从理论上和司法解释中探讨共同侵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