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国际资本在香港直接投资对香港经济的持续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国际资本在香港的直接投资一直维持状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其行业分布主要是制造业、金融业和贸易及零售批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对制造业的投资会有所放缓;在金融业方面,近年来中资企业异军突起,有可能与其它国际资本分庭抗礼;而欧美资本在贸易及批发零售业方面仍有相当的发展潜力,东南亚资本也会继续利用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国际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2.
一、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直接投资的增长情况 美国对亚太地区直接投资从1898年的美西战争后开始,但直到二次大战结束,美国投资仍微乎其微。五十年代后,美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截止1987年底,美国对该地区的直接投资达448.83亿美元,约占其对外直接投资总额15%左右。 战后美国对亚太地区直接投资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战争结束到六十年代  相似文献   

3.
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直接投资是资本国际运动的三驾马车,其中国际投资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在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处于核心地位,它影响着这些国家(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性质,而跨国公司是国际投资活动的最主要承担者。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流入服务领域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明显增加,服务业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逐渐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主流,在这样一种国际形势下.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考虑到中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研究不同地区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因此,南京作为中国的第二梯度的城市。研究其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甚至已超过制造业曾经的优势地位。虽然我国目前接受的外商直接投资依然以制造业为主,但是世界市场对外直接投资的趋势和规律依然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日本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在规模、区位和产业分布上的差异,并实证分析了服务业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关联性,试图探求国际直接投资中上述两大行业发展的独特的规律,为我国的外资工作提供经验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日美对外直接投资战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急剧地增长,其中日本和美国作为投资大国在国际投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日美在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地位和投资战略却有较大差别,从而反映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模式。本文在比较日美对外直投资中所呈现不同投资战略走势的基础上,重点提出日美不同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日本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日本制造业细分行业面板数据,得到反映日本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出口技术复杂度,对日本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进行了研判。同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提升了日本制造业细分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相对稳定,处于优势;第二,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与以出口复杂度度量的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呈现互补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研发投入、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了日本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特别是对外直接投资对提升日本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的作用更强,而对低技术产业没有显著影响。可以预见,为了进一步巩固日本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日本将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提高创新力度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缘何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热点文/周培坤一、自90年代初期以来,世界各国纷纷注重对亚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亚太地区中的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韩国等以其优越的条件而独领风骚,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佼佼者。亚太地区成为国际直...  相似文献   

9.
在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的各项经济成果中,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即便不是最引人瞩目的项目,也是之一。这缘于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在国际投资保护体系中的地位,也缘于中美两国在国际经济界、投资界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双边条约本来就比统一的国际法典更能有针对性地满足当事国双方的需求,由于各个国际组织迄今未能就制定统一的国际投资法典达成共识,保护国际投资双边条约在国际投资保护体系中便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1960年代以来,保护国际投资双边条约一直是资本输出国为本国海外直接投资寻求国际条约保护时的首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进出口贸易规模大、国际地位显著,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小、国际地位偏低。同时,贸易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对外直接投资则增长迅速、潜力巨大。发展对外直接投资将对进出口贸易产生促进作用,但目前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原因在于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过小,随着对外投资规模的扩大,投资的贸易效应将会提高。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产生较大的贸易促进作用,原因在于我国对发展中地区的投资动机是获取资源和拓展市场,而对发达地区的投资目的是绕开贸易壁垒。因此,应该制定有差别的对外投资政策,针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应该注重开拓市场和规避贸易壁垒,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该注重开拓市场和产业转移,促进多元化的、多格局的对外直接投资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梁昊飞  李欣 《亚太经济》2002,(1):15-17,51
2002年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流向大体延续了以往的特点,发达国家在国际直接投资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则相对削弱,但是它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两极化趋势深化,这种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路径经济增长潜力和投资环境的差别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外资、国民资合作,强化投资主体市场化经营;培育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海外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全球资本供应的新兴力量,对外投资的大国地位日益显现。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直接投资的主体构成、投资去向和投资成败也遭到较多质疑。本文提出一国的国际直接投资地位是一国资本输出能力和全球资本配置能力的集中体现。文章在分析梳理中国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数量及海外投资全球化广度上升、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从对外投资规模、投资结构、投资主体和投资收益四个方面考察当前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地位上升中的失衡特征,进而提出纠正失衡的四大出路:完善对外投资体制,提升海外生产力;促进投资、贸易与金融协同作战,构造经贸循环与金融循环良性互动机制;规划全球布局,强化对外直接投资集群效应和探索内外资、国民资合作,强化投资主体市场化经营;培育竞争合作、互利共赢的海外投资生态圈。  相似文献   

14.
在逆全球化态势下,以限制外资为动机的国际投资保护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影响了跨国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基于海外子公司视角考察国际投资保护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通过匹配国泰安《海外直接投资数据库》和OECD《外资限制指数》数据库开展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国际投资保护在总体上不仅降低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子公司的经营效益,还降低了母公司对海外子公司的持股比例;②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的不利影响具有异质性,发达国家国际投资保护的不利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国有企业海外子公司因国际投资保护遭受的不利影响更大;③国际投资保护会通过削弱海外子公司从东道国技术溢出中获取的收益而产生间接不利影响;④母公司拥有更多海外背景高管和对东道国的文化输出分别是调节国际投资保护对海外子公司负面影响的微观和宏观因素。文章的研究意味着国际投资保护会危害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海外子公司的正常经营,因而应对国际投资保护是实现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5.
董宁 《山东经济》2005,21(2):65-69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各国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对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探讨和研究。形成了许多观点各异的理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实现了进一步的理论创新和发展,出现了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及中小企业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众多新理论。同时。随着中国国际直接投资实践的迅速发展。中国也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窦莹 《山东经济》1997,(2):41-42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应采取的相应对策窦莹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进入90年代以来,它的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是国际直接投资取代国际贸易成了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体。据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年度报告称,1995年的跨国公司数目已达3...  相似文献   

17.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若干问题研究厦门大学财金系朱孟楠,林勃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远远超过国际贸易与世界生产的增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统计,1985—1990年世界对外投资名义年增长率高达34...  相似文献   

18.
外国直接投资对亚州“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特别是美日对亚太地区直接投资的增长,亚州“四小龙”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目标,果断调整外资政策,在吸引投资的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外商投资与国家安全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大规模外资正在加速进入中国,其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经济领域。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是我国引进外资的一种主要形式。中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始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可以说,如果没有国际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就没有目前国际产业分工的格局,也就没有中国整体经济在国际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国际直接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奠定了中国经济快速融入世界主流经济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8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迅猛,规模日趋扩大,并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了解当代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对一国合理利用外资,发展海外投资,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促进本国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就当前国际直接投资的格局、地区、部门流向及投资形式的发展变化趋势作一大致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