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企业常常处于各种动机利用准则 "空隙" 进行盈余管理行为, 操纵利润. 这种现象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尤其明显, 因为母子公司之间存在利益关联, 企业之间通常会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进行以盈余管理为目的的重组基本都是通过关联交易实现的 (李秉祥2003).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有些还是将一个企业的一部分剥离出来加以改制,因此,上市公司与其母公司、子公司及附属公司、兄弟公司、联营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关系和关联交易,再加上市公司地位和功能的特殊性,以及企业改组上市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利用关联交易来调节上市公司的业绩已成为证券市场上最为常用的利润操纵手段,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在关联方之间均存在着密切的购销、资产重组、融资往来及担保、租赁等事项.从近几年的年报看,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十分频繁,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贡献显著.2001年沪深两市1217家A股上市公司公布发生各类关联交易行为的有1060家,占总数的87%.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手段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3.
一、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方法 1、关联交易 利用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最惯用的方法,其具体的手段一般有:增加收入、转嫁费用,资产租赁,委托或合作投资,托管经营,资产转让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关联交易的存在,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行为越发普遍且情况越来越严重,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从而引起股东、债权人、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证券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文章从关联交易和利润操纵的定义入手,解析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主要特征、手法、后果及影响,并针对一些经济后果提出相应的防止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联交易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关联方构成的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通过人为曲解交易条件、虚构或者转移企业利润等方式来操纵交易,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治理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对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蕾 《会计之友》2009,(6):107-108
关联交易是现代经济运行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交易行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由关联方构成的内部利益集团可能利用其对公司的控制力或影响力通过人为曲解交易条件、虚构或者转移企业利润等方式来操纵交易,谋取个人或小集团的不正当利益。本文主要对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价格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治理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上市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也逐渐加剧,本文首先分析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的出现原因,同时阐述了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方式,最后总结了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利润操纵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曹怡薇 《民营科技》2009,(10):69-69
我国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手段有多种,如利用资产重组操纵利润、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利用资产评估操纵利润、利用四项准备金的追溯调整操纵利润等,分析了上市公司利用四项准备金的追溯调整操纵利润的行为及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此行为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抑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操纵,导致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扭曲,严重扰乱了证券市场的秩序,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就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对如何抑制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操纵利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盈余管理、关联交易与审计师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必须得到会计师事务所的"配合"才有可能顺利实施,而与之"配合"的审计师因承担更高的审计风险,必以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作为补偿.实证研究表明,关联交易是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量越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品牌、规模越有利于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审计任期过长不利于抑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量越大,就越倾向于选择非国际"四大"和国内非"十大"会计师事务所,即小规模会计师事务所是上市公司的选择目标,因盈余管理进行关联交易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高水平的审计费用.  相似文献   

11.
陈怡欣 《价值工程》2012,31(17):126-127
在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方法中,关联方交易是一种惯用手法。上市公司通过关联方交易制造虚假利润,给投资者以假象,从而谋取非法利益。本文着力探析关联交易中,上市公司如何操纵利润,以及对此应采取的治理对策与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2008—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主要类型关联交易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各主要类型关联交易总体上能够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但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关联交易总额和关联资金交易金额越大越加剧了投资不足,但抑制了过度投资;关联劳务交易能够不显著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而关联担保交易则不显著缓解投资不足和加剧过度投资。此外,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在上市公司与财务公司关联交易对投资效率影响中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是企业的战略行为,但也是逃税、避税和操纵财务报告、转移资金的常用手段。转移定价政策作为关联方交易的核心内容,在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了关联方交易转移定价的目的及税务调整和在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上海贝岭为例,分析了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通过关联交易进行利益转移的行为。结果发现,关联交易成为上市公司与其关联方进行利益转移的手段。配股前关联方向上市公司进行利益输送,目的是为了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指标,以达到配股资格线;而配股后的利益输出行为则是关联方从上市公司进行的实际利益转移。  相似文献   

15.
交叉网络外部性在证券交易所定价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双边市场理论对证券交易所进行实证检验和模型研究,采用格兰特因果检验方法对上海交易所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是“鸡蛋相生”问题的关键点,因此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扩大投资者规模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然后针对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自网络外部性特征及投资者内部之间交易的特点,采用模型研究得出较强的负自网络外部性使得交易所会降低上市公司的注册费来吸引公司;当注册费太高时,交易所会降低交易费来保留住投资者,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6.
关系型交易的隐蔽性决定了公开信息披露的不透明。利用2013年上交所强制要求审计委员会披露履职信息的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提高审计委员会透明度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关系型交易。研究发现,提高审计委员会透明度在短期内对供应商/客户关系型交易有促进作用,这可能与政策实施传递的可置信承诺有关,信息使用者更加信任企业的信息披露,但长期内这一促进作用有所减弱。进一步验证信任机制的作用发现,只有当企业位于法律环境较好、社会信任度较高的地区时,提高审计委员会透明度才有利于开展此类关系型交易。此外,审计委员会透明度提高通过促进供应链关系型交易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上述结论丰富了关系型交易在公司信息环境层面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为监管部门评估审计委员会改革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关联方及其交易作为潜在的舞弊风险领域,一直是监管者关注和风险提示的重点。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因素具有多样性,有效的内部控制和审计能够揭示和防范关联方交易舞弊风险。本文以紫鑫药业2010年涉嫌虚假财务报告案为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揭示其问题和事实真相。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舞弊的动机在于提升股价,实现解禁套现最大化之目的,而内部控制缺陷和审计失职为关联方交易舞弊提供了机会。对此,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完善内部控制尤其是高管诚信守法建设,提升风险管理能力。监管者应进一步加大会计准则、内控规范和审计准则等执行的监管力度,维护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18.
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首先通过描述性分析发现关联交易在上市公司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接着对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与控股股东、兄弟企业的关联交易会侵占上市公司的资源,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支持利益冲突假设;而与下属企业间的交易则会为上市公司输入资源,提升公司的价值,支持有效交易假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2004-200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事件为研究对象,基于同属管辖交易的视角,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借助产权的配置(不同的产权属性与层级),影响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交易行为以及这种交易行为的财富效应。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导致的地方政府干预是形成上市公司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行为的一个主要因素,不同产权下资产剥离的同属管辖交易行为呈现显著差异,相对于中央政府控制和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而言,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资产剥离同属管辖交易;市场给予上市公司资产剥离的整体反应是消极的,且同属交易与非同属交易公司在资产剥离交易宣告期间的财富效应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