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货币市场》2005,(12):27-27
第一条 为规范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即期交易秩序,维护人民币外汇即期市场会员(以下简称“会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银发[1996]423号)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2号,以下简称《通知》等法规,制定本交易规则(以下简称“本规则”)。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2019,(21):7-7
《中国外汇》上半月刊:外汇管理、宏观经济、金融、产业等栏目,深入的理论探讨,高层次的宏观分析,全面掌握外汇管理政策,了解经济形势《中国外汇》下半月刊:封面文章、商业、财资、一带一路、金融实务、个人理财、外汇市场等栏目,多元化的实务案例解析,掌控微观形势,关注市场主体运营,分享智慧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中国外汇》杂志对国际业务一直予以积极的关注,并辟专栏进行研究、探讨,受到业内人士的肯定。为了使相关内容能够紧跟改革的步伐,更贴近实际,以更好地推进银行国际业务的进一步提升,《中国外汇》杂志将举办"国际业务创新与探索"征文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建设银行的大力支持。我们将选择优秀的文章在"建行天地贸易融通"栏目中刊登,以更好地满足读者沟通、交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中国货币市场》2007,(10):34-3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交易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保护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市场会员(以下简称“会员”)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11号)、《银行间外汇市场管理暂行规定》(银发[1996]423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开办人民币外汇货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7]28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制定本规则。  相似文献   

5.
司长寄语:从本期开始《中国外汇》杂志开设的“信息化建设直通车”专栏,将与广大读者见面。我们将配合《中国外汇》杂志办好这个专栏。使之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栏目。我们也相信这个栏目必将成为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外宣传窗口、增进理鳃和加强沟通的纽带以及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推进外汇管理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货币市场》2013,(5):84-84
日前,《中国货币市场》杂志对其在中国货币网(http://www.chinamoney.corn.on/)上的电子版进行了功能完善,读者可由中国货币网首页或“关于中心”一“出版物”栏目浏览杂志主页面(http://WWW.chinamoney.corn.cn/fe./Channel/12033)。  相似文献   

7.
该文系作者2002年5月22日在Euromoney外汇论坛上所作题为“外汇市场的结构性变化:走向交易所模式?”的演讲稿。揭示了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BIS)2001年三年一度的调查所反映的外汇市场的主要趋势,及近年来外汇市场上的主要结构性变化。指出电子交易系统作用的不断增强。及旨在消除结算风险的CLS的启动.正推动外汇市场朝着“交易所”模式的趋势发展。该文经作者授权,由《中国货币市场》译成中文独家发表。  相似文献   

8.
读者调查表     
亲爱的读者:《中国外汇》上半月刊2010年将扩刊,扩刊意味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我们衷心地期望各位读者继续为《中国外汇》出谋划策,共同打造一个当今中国最专业、最权威的金融外汇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此,我们特别设计了“读者调查表”,请完整填写并反馈我们,您的意见将是我们扩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读者调查表     
亲爱的读者:《中国外汇》上半月刊2010年将扩刊,扩刊意味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我们衷心地期望各位读者继续为《中国外汇》出谋划策,共同打造一个当今中国最专业、最权威的金融外汇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此,我们特别设计了“读者调查表”,请完整填写并反馈我们,您的意见将是我们扩刊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金融》2006,(18):98-106
从创刊至今,《中国金融》杂志一直十分注重对金融系统基层部门工作的报道。虽然每一个阶段因政策、历史原因及工作重点的不同,对基层来稿的处理各有侧重,形式也不尽相同,但杂志关注各地工作的鲜活实际,注重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我国经济金融大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运行状况的初衷却始终如一。20世纪50年代,“问题解答”、“问题谈论”、“读者来信”、“读者论坛”等基层栏目关注的范围较为广泛,主要围绕人民银行某一阶段性重点工作开展谈论,涉及金融部门从业人员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既谈工作中的经验、问题、建议,也谈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扰。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基层方面的报道较为集中在“读者论坛”、“来稿摘编”、“意见与建议”栏目中。此后,编辑部对基层栏目方面的设置也在不断的探索思考中。I990年,《中国金融》杂志创刊40周年之际,编辑部邀请部分通讯员、作者会谈,在多方征求意见后,编辑部决定要努力多上基层的稿件,争取让基层稿件占到版面的三分之一。进入新世纪,《中国金融))杂志多次进行读者调查活动,对读者提出的中肯意见虚心接受并扎实改进。2004年杂志改版后,针对基层方面的报道,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基层声音”、“政策反馈”、“调查研究”三个栏目各有侧重,对基层工作的报道更为立体化,内容更为精练,版面篇幅也更为固定,激发了基层作者、读者的积极性,得到各界的广泛肯定。[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外汇管理》2005,(8):63-65
依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汇发(1999)103号”件(关于下发《出口收汇考核试行办法》)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有关批复,《中国外汇管理》杂志被授权公布刊登“出口收汇荣誉企业”(A类)、“出口收汇达标企业”(B类)名单,后又被授权公布刊登“出口收汇荣誉企业”(D类)名单及外汇违法(负面)信息。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5年来,《中国外汇管理》杂志共公布各省市自治区2万多家A、B类企业名单,及时披露了外贸外资企业等涉外主体的信用信息,培育了社会信用市场,有效地提高了相关企业的信誉度及信用等级。现在,《中国外汇管理》杂志推出“中国优秀涉外企业信用信息推介计计”,增设“中国优秀涉外企业”推介专板,向国内外广泛宣传优秀涉外企业,推介优秀涉外企业的信用情况、经营业绩、主要产品及服务等,欢迎有资格且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2.
徐毅鸣 《中国外汇》2009,(16):24-26
2009年6月25日,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外汇与黄金高层论坛”在京召开。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官员以及全国外汇与黄金领域的数百名专家和业内人士参加了此次直会。论坛在中国外汇市场,黄金市场等广为人们所关注的领域,就中国藏汇于民的战略、国内外外汇黄金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指引草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推进和国内外汇市场的发展,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成为国内金融机构迫在眉睫的任务,2006年2月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外汇风险管理的通知》,对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外汇管理提出了十项建议。本期《中国货币市场》进一步精选了马恩岛金融监管委员会2005年3月发布的《银行外汇风险管理政策指引草案》,以供国内银行业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福建金融》1990年第5期刊登陈志宏、夏玲同志《对完善现行外汇调剂市场机制的思考》一文,对完善外汇调剂市场机制,促进外汇调剂市场发展作了有益探索,但笔者认为文中有几个论点值得商榷。第一、文中关于“当前我国外汇市场的建立,是先天不足,一是外汇市场机制理论准备不足;二是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外汇》2020,(2):26-30
《中国外汇》:在2020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上,综合司汇报了关于完善外汇领域微观监管的研究工作。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外汇领域微观监管的框架?孙天倚:2015年年底至2017年年初,受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外汇市场几度出现较严重的“跨境资本大规模流出一外汇储备持续下降一人民币贬值压力增大”的负向螺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外汇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综合施策,积极采取稳定外汇市场的综合性措施,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高强度外汇市场冲击。  相似文献   

16.
“人民币汇率走向与外汇市场和风险管理”系列讲座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国务院0005299文件),实行汇率并轨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浮动汇率制,并确立人民币自由兑换的远期目标。为了帮助及时了解和把握人民币汇率走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2009年至2010年度外汇政策宣传工作会议”于2009年11月18日在广东省召开。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土小弈出席会议并就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及外汇管理宣传工作进行了报告。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主编穆志谦重点介绍了《中国外汇》杂志的三个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8.
坚持“五性” 开拓创新──《中国金融》明年将推出新栏目中国金融编辑部《中国金融》杂志自1950年创刊到现在.在广大读者、作者的关心、支持和厚爱中走过了45个春夏秋冬。在即将迎来1996年新年之际,《中国金融》编辑部深深地感受到,办好刊物始终离不开读者...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经历了从外汇留成制度到强制结售汇制度的变革;而外汇市场建设则经历了从调剂市场到交易中心的变革。这说明改革开放就是一场社会和经济转型的伟大变革,只有把握好外汇管理和市场建设的“稳”与“新”,突破陈规旧习,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金融深化的需要,在新千年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王莉 《中国外汇》2006,(5):40-41
2005年年底,做市商制度终于在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从“试点”转为了“定点”。其实,对中国外汇市场的交易员来说,做市商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广州市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经理、首席交易员蔡思隽回忆说,早在2002年左右,银行间外汇市场就在港币交易中进行了做市商制度的试点。上海银行交易员熊秉坤对记者说,在2002年银行间外汇市场就在欧元和港币交易中推行做市商制度试点后,2005年5月18日,又在银行间外币买卖市场推出了外币对业务,在这项新业务中采用了以做市商报价驱动的竞价交易模式。2006年1月份开展的外汇即期询价交易就完全采用了标准的做市商制度。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外汇市场对于做市商制度的选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