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多种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2.
喜福会是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作品,讲述了四对美籍华裔母女间的感人故事.小说通过对生活在不同年代国家的母女间复杂关系的描述透露了中美文化之间的严重冲突并讲述她们如何交流并最终和解.本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它的叙事技巧.整个小说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二部分讲述母亲们的故事,三、四部分讲述女儿们的故事.她们中的每一位都在其自己的部分都充当叙事者的角色.所以,作家必须在小说中不停的变换视角,从而使得小说的叙述非常生动而深刻.论文将从视角这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小说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3.
叙事角度多用限制叙事,叙事结构以人物性格为中心,叙事时间变化多样,叙事背景往往有真实的历史年代.这些构成了金庸小说的叙事模式,也是金庸小说比一般的武侠小说胜出一筹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存在着微妙的叙事视角的转换,从开篇的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叙事类型至文末完成了向第一人称叙事类型的转变。在视角的转换中,将爱米丽放在杰弗生镇居民以及作者福克纳的双重眼光下进行审视,使读者感受到了两个性格、命运大相径庭的爱米丽小姐。  相似文献   

5.
古典艳情小说《痴婆子传》是中国历史上遭禁毁的书籍之一。小说的叙事艺术蕴含了一种独特的小说观念,作品把女性视角的自我讲述、第一人称内聚焦限制叙事、倒装叙事与讽刺修辞等多种叙事手法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典小说中是一种独创。《痴婆子传》的叙事艺术已具有现代小说的艺术特点,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独具魅力,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和叙述者等方面的分析,在揭示《呼啸山庄》精妙的叙事特色的同时,也展现了艾米莉.勃朗特对于叙事技巧的创新和娴熟运用。  相似文献   

7.
文学必须牢牢根植于本土生活的文化土壤中,才能彰显文学的独立性和价值。然而,新时期小说20年来经历了一个从偏离日常生活到回归日常生活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新时期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形态和价值取向。所以,应从日常生活叙事的角度评述新时期小说。  相似文献   

8.
电影《莫扎特传》由著名导演米洛斯·福尔曼拍摄,是传记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其以一种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叙事方式巧妙地将天才莫扎特的一生冷峻、客观地向观众展现。文章将从人物安排、叙事视角、冲突设置、叙述线索等几个方面来分析传记电影《莫扎特传》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9.
现代小说注重叙述,而相对降低了对所叙述内容的重视。这对于20世纪80.90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先锋作家们来说,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的意义。在他们的视角里,小说的叙事远远比故事更重要。这一点。在先锋小说作家格非的创作上表现得尤为突出。由谁来叙事以及故事怎样被叙述,效果是很不同的。同样的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或者不同的叙述语气讲述,给读者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在格非的小说中,叙事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0.
将叙事理论引入电视研究是一项有意义且富于挑战性的工作.电视叙事研究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研究只限于虚构的电视叙事作品,如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情景喜剧及供电视播出的电影等.广义研究包括电视"文本流"中一切带有叙述性质的节目类型,如部分新闻节目、少数广告及一些故事性强的纪录片;还包括对非叙事性节目中若干叙述性因素的考察.本文所采取的理论视角是广义的电视叙事研究,着重分析电视与电影、小说在叙事层面上的差异,从而凸显出电视叙事的特殊性,为电视叙事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不同的叙事视角具有不同的功能。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叙事视角呈现出由第三人称全知叙事逐渐向人物叙事转换的趋势,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两种视角功能各不相同,使诗歌的主题出现了由批判讽刺向同情惋惜的转移。而叙事视角转换的推动力,则来自“人”在叙事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立足女性视点、回忆视角,依托一个部族的生活史展现鄂温克民族近百年的历史沧桑。别具特色的意象化叙事为读者呈现出一部有质感、有温度、有生命的民族史,为当代小说历史叙事拓展出另一重柔性诗质、意蕴深远的维度。  相似文献   

13.
语篇视点四分法将语篇视点分为时空视点、观念视点,叙述视点和知觉视点。对视点的正确分析和准确再现影响着语篇翻译中语义连贯和人际连贯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项狄传》的叙事结构是反复偏离中的顺利进展。小说中的离题话探讨了小说的形式和内容以及人类思维的内容、方式和表达习惯。《项狄传》解构了小说的开头和结尾存在的必然性,暗示了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不确定性,指出叙事作品的中部曲折复杂,并非直线推进的。希利斯·米勒的叙事线条理论有助于分析、解释《项狄传》的叙事结构。  相似文献   

15.
书信体小说因其独具一格的叙事特征,在世界文学史上曾有过一段相当辉煌繁盛的时期,其叙事特色主要体现在仿真性、对话性、情节弱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从法国叙事学家格雷玛斯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 ,运用其叙事语法的主要理论 ,分析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中的爱情故事及其深层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宣叙》运用不可靠叙述、限制叙述和多层次的动态叙述的叙事策略消解了叙述者的叙事权威。小说中,罗伯塔对于麦吉的追问和关心象征了新一代的年轻黑人不再逃避难以言说的历史和伤痛,力图寻求本民族的精神和主体意识,同时与特怀拉象征的白人民族寻求一种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不少研究者总是以"实录"和"虚构"来区分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认为真实与否是界定历史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基本标志。事实上,历史叙事中隐含着不少的虚构成分,历史并不是总以真实面目示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