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丽  何威风 《当代财经》2023,(10):72-84
2018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放宽了对公司股份回购的限制条件,此后,我国资本市场的股份回购次数和规模都显著增加,股份回购成为公司的一项重要财务活动。融资融券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上一次重要的制度改革,它对资本市场交易模式带来的变化是否会影响公司股份回购行为,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融资融券制度对公司股份回购的影响后发现,融资融券对公司股份回购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为融资融券制度实施后,融资融券标的公司的股份回购规模显著大于其他上市公司。异质性分析发现,融资融券对股份回购的促进作用对股票流动性低、产权性质为非国有、处于低市场化程度地区以及熊市市场态势的公司影响较大。因此,监管部门应进一步鼓励和引导融资融券标的公司实施股份回购,政策制定者应立足于公司不同风险特征调整股份回购的限制条件,上市公司应运用好股份回购这一风险管理工具。  相似文献   

2.
龚晓川 《经济论坛》2001,(23):37-37,36
所谓股份回购是指股份公司通过一定的途径收购回自己发行在外的股份的行为。股份回购将直接导致公司流通股的减少,通常被认为是公司减少资本的行为,有违资本充实和资本维持原则;同时,股份回购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它有可能侵害债权人利益,并且为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提供土壤,破坏市场正常的竞争秩序,因此,许多企业原则上都禁止公司进行股份回购。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为了达到调整资本结构,扭转经营状况,抵制恶意收购,稳定股市行情,保护股东利益,强化内部人控制,便于职工认购股份等目的,股份回购又是被例外允许的。股份回购作为一种有利有弊的公司行为,必须在立法上予以严格规范,将其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按一定的程序购回发行或流通在外的本公司股份的行为。国外对股份回购作了普遍的规定,特别是在成熟资本市场中,股份回购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活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从近几年来上市公司的股份回购实践可以看出,近期国务院颁布的公司法修改草案对股份回购政策的松绑,无论是对公司还是对投资者来说都是有利的。公司可以利用这部分回购的股票奖励给职工,作为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的股票来源,中国目前的股票首发政策尚没有关于准许上市公司预留股份以实施公司股票期权计划的规定,同时增发新股的政策也没有相应的条款,如果此次修改草案得以通过,至少对股权激励的大力推进打开了合法的通道。这些有关股份回购的原则性规定,无论在股份回购的核准程序、股份回购的定价及资金来源,还是在股份回购的信息披露等方面都缺乏可操作性,我国在原则上倾向于限制公司的回购行动,这在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是有助于防止出现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行为的。股份回购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有效途径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一定数额发行在外股票的行为。本文主要论述股票回购对上市公司所产生的财务效应和相关的会计影响,同时,对我国建立与完善库藏股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有限责任公司缺乏公司的股份转让市场,股东难以自由转让股份,中小股东通过请求公司回购股份和司法解散公司的方式收回投资回报显得更为重要.异议股东股份回购制度与司法解散公司制度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平衡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理论分析与现实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蘅 《经济与管理》2007,21(5):61-65
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作为新生事物,分析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进行股价回购的动因能够深层次地为股权分置改革服务。检验现实中上市公司股份回购行为,可以为促进股份回购健康良性地发展提供学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股份回购现象的特殊性,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股份回购中的问题,包括现行法律对股份回购的限制过严,股份回购对公司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债权人、中小股东利益易受侵害以及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等问题,并提出了放宽股份回购的限制,维护债权人和中小股东利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信息披露以及防止内幕交易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少飞  张勇 《经济问题》2023,(12):58-65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权质押与公司股份回购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增加公司股份回购的频率和回购金额,但是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会影响这一关系,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回购的正相关关系会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按照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组,在25分位数以下和75分位数以上的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份回购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股份回购会损害公司价值,而二股东的股权质押会强化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份回购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该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比较常见的资本运营方式,股份回购会造成公司资本减少,进而侵害债权人利益,故应从股份回购的财源、数量和股份回购的程序以及信息披露、经营者责任、债权人司法救济等方面对股份回购制度进行完善,使股份回购在优化公司资本结构的同时不损害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是指上市公司为减少注册资本而购买本公司社会公众股份并依法予以注销的行为。股份回购作为股份公司调整股权结构,改善资本结构和提升股东权益价值的有效手段,是国外成熟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运作方式,它有利于证券市场的高效、有序运作,有利于形成上市公司和股东的“双赢”格局。  相似文献   

11.
戎砚 《经济师》2004,17(3):59-60
股份回购的禁止及其缓和不是法律理论推演的结果 ,法律政策上的考量才是主要的原因。如果在政策上有容许公司回购自己股份的必要———公司所要达到的目的以股份回购方法最为适当 ,则法律应作例外允许。同时法律必须对回购行为从决定到实施作出完善的规制 ,以使其可能产生的诸多弊端减致最小。这不仅需要公司法从公司内部权力制衡的角度对董事实施股份回购的方式、程序等作出规定 ,而且需要证券法从证券市场的宏观秩序的角度对于信息披露、防止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等方面作出规定  相似文献   

12.
股份回购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份回购是指公司为达到减资或调整股本结构的目的,出资购回其本身发行在外的股份。近年来,我国已有多起股份回购的事件发生,而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存有缺陷。本文从股份回购的功能分析入手,认为拟扩大股份回购的适用范围,重视对各方当事人利益的保护。另外,笔者还就股份回购作为国有股减持的方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就现代上市公司来说,股份回收是一种重要且常见的公司金融行为,是上市公司实现价值分配和资本退出的重要手段.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股份回购理论也在不断地成熟和完善,如何正确认识股份回购内在特质、经济后果以及管理反应间的关系,正确引导企业股份回购行为,成为现代企业需要长期探讨的重要课题.笔者即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机制等相关理论入手,就股份回购内在特质、经济后果以及管理反应三方面问题,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证券市场股份回购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冰 《经济论坛》2000,(9):18-19
一、回购条件分析股份回购是指公司出于特定目的将已发行的股份重新购回的行为。这在国际成熟资本市场上是常见的现象,被视为公司正常的经营手段。在西方,一般认为,公司回购股份可以减少发行在外的股票数量和每股净收益的计算基数,从而在盈利增长速度下降或无增长情况下,维持或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和公司股票价格,减少经营压力,并可作为派发现金股利的一种替代政策,有时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机会或防止敌意收购者。从股份回购的条件看:我国《公司法》第149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  相似文献   

15.
对股权分置下建立股票回购制度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江华 《经济论坛》2006,(3):117-118
2005年6月6日,在股市持续低靡、公司股价连创新低之际,中国证监会推出了《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回购办法》)。在广泛征求市场意见的基础上,从2005年6月16日起开始允许上市公司回购本公司股票。作为上市公司调整其资本结构、稳定股价的重要手段,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上购回一定数额发行在外的股票,在西方发达资本市场上已经屡见不鲜。美国股市曾在9.11之后的低靡时期鼓励股份回购,有效地活跃了市场,提升了市场信心。而我国也曾经在1998年推出云天化作为股份回购的试点公司,当时颇受市场追捧。目前,股市处在1000…  相似文献   

16.
张鸿 《经济管理》2001,(6):52-56
基于传统公司法理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公司回购自己股份采取“原则禁止,例外允许”的立法例。本文通过对各国公司法关于股份回购适用范围的比较,探析了股份回购的法律禁止渐趋缓和的国际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几宗股份回购案例的分析,探讨了我国《公司法》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  相似文献   

17.
股利是公司向股东分配资金的最主要机制。然而目前,仍存在大量研究学者并未解决的问题:股利之谜。文章回顾了股利支付及股份回购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相关文献,用市场的不完全性来解释公司为何要支付股利以及为何要进行股份回购,并对公司如何制定股利政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王石河 《经济咨询》2005,(4):32-32,46
一、股份回购制度概述 股份回购(ShareRepurchase)是指公司利用举债方式或盈余所得资金将已发行在外的股票以一定价格购买回来,或作为库藏股(TreastayStock),或进行注销的常见的股利分配政策和资本运作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上,这被认为是一种上市公司正常的调度资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股份回购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许多公司为规避现金股利的高额税负开始尝试采用股份回购进行股利分配。目前股份回购在国外许多国家被广泛应用。股份回购对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许多问题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要充分发挥股份回购的作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拟就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加以探讨,以期对推进国有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进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基于信息披露质量的视角,探讨了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机理和效果。股份回购是向投资市场传递信号的一种方式,通过提高信息披露质量来引导投资者决策,实现被低估股价的价值回归。研究结果显示:股份回购行为对股价波动有抑制作用;较之于场外回购,场内回购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更高,对股价波动的抑制效果更显著;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控股企业的股价波动抑制效果比国有控股企业显著;拥有高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其股份回购行为的股价稳定效果不如低持股比例机构投资者的企业。这项研究为中国股份回购领域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也能为监管机构提供政策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