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近年来不断升温。2005年,随着大型中央企业和银行股登陆海外.中国优质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表现愈加引人瞩目。与此同时,关于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的利弊之争也成为业内的热议话题。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海外上市现象背后,潜在的问题和风险不客忽视。为指导企业海外上市,规避上市风险,特登《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趋势及风险分析》一。[编按]  相似文献   

2.
郭晓玲 《现代商业》2012,(3):136-137
随着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内地民营企业选择到海外资本市场上市以满足不断扩大的融资需求。民营企业应努力防范海外上市的风险,真正实现海外上市战略为企业跨越式发展服务。文章从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现状出发,分析了其海外上市的各种风险来源,并给出民营企业防范海外上市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沈祎 《国际市场》2006,(9):26-28
2005年,至少有87家中国公司通过各种方式在境外五大股票市场挂牌上市,融资总额超过240亿美元。这样的规模,在中国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历史上是少见的。有专家评论说,2005年和2006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井喷”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叶湘榕 《商业研究》2004,(13):69-71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已走过十年历程。十年的海外上市路并不平坦,中国企业屡受挫折而又屡次掀起海外上市的高潮。从市场表现、融资效果、融资区域分布、上市企业结构特点、上市方式等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现状,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融资理念存在误区、企业素质未明显提高、上市企业整体业绩不佳,不被国外投资普遍认同、融资能力不强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特别是近两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长速度较快。那么,国内同样存在着资本市场,为何大批企业纷纷远赴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筹资呢?  相似文献   

6.
胡志斌  何铭宇 《新财富》2004,(11):13-13
中国企业在选择海外上市地时,美国和香港总是首选,新加坡、加拿大等也是广受关注的目标,但许多企业惟独忽视了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申奥”、“申博”成功的中国目前已成为日本投资者瞩目的目标,东京证券交易所专门修改了上市审查基准,降低入市门槛,吸引中国企业。更低廉的上市成本、更短的上市审查时间,令日本证券市场将成为中国企业新的海外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曾经是一个热门的话题,但是随着一些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丑闻的暴露,境外证券市场似乎用一种更审慎的目光看待内地企业。不过,由于近期在纳斯达克市场上几只中国网络股的优异表现以及OFII制度推行带来的想象空间又使得赴海外上市成为热点。在这种背景下,英国首相布莱尔七月底的来华访问将许多中国企业的目光牵引到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伦敦证  相似文献   

8.
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德控股”登陆纽交所,为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IPO画上了一个令人关注的句号。2005年的中国企业海外IPO数量为70家,较2004年减少了约14%.但筹资金额约为212.3亿美元,较2004年增长了约90%。建行成功在香港IPO募集资金超过92亿美元(行使超额配售权后数额),成为香港证券市场有史以来单一IPO集资额的最高纪录,也是5年来全球最大的IPO项目。由于建设银行成功上市.使得2005年中国企业海外平均IPO数额大幅上升。自2003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IPO的融资额已连续三年远远超出境内IPO的融资额。2005年深沪两交易所发行15只新股共募资57亿元,约6.84亿美元,是1997年以来首发募资额最低的一年,比2004年减少了约35.86亿美元.而同期海外IPO的中国企业筹集资金比2004年增长了100.79亿美元。而且2005年海外新上市的公司数量是国内的4倍多.筹资额约是国内的31倍。2006年仍有相当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因此总结和研究2005年中国企业赴海外上市最多的香港、新加坡与美国三个资本市场的不同特色.并结合2005年三地新上市中国企业的统计数据对三个资本市场进行了比较。对拟赴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2002年下半年以来,武汉、西安、浙江、福建等地的民营企业纷纷表现出对海外上市的热情,引发新一轮民营企业海外上市的热潮。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金融资本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向中国、中国的企业走向海外融资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利用国际资本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民营企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本市场,如何改善目前海外上市中存在的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邓体顺 《新财富》2006,(11):18-20
在企业盈利连续四年增长之后,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2006年上半年的业绩再一次令人振奋,中期利润同比增长19%,增幅分别超出了市场在年初和7月末预计的10.5%和15.7%(图1)。尽管如此,投资者仍对企业利润的中期前景感到担忧,具体而言,投资者主要是对美国经济增长可能放缓和进一步的宏观调控可能影响中国企业利润感到担忧。中国企业这种眩目的增长趋势能够持久吗?  相似文献   

12.
企业海内外上市环境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莉  张明倩 《商业研究》2006,(14):135-138
近年来,在金融国际化、国内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以及国内证券市场疲弱不振的背景下,大量企业海外上市已成为引人注目的热潮。企业为何不惜高额成本海外上市?必须就此问题对企业海内外上市环境做深入的比较分析,才能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的制度性缺陷,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刘猛 《新财富》2005,(4):94-95
2004年是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叉一个高峰年,境外上市筹资额约为国内的2.6倍。据统计,2004年有84家中国公司在美国、香港、新加坡等证券市场上市,总筹资金额高达111.5亿美元,而中国内地证券市场2004年首发筹资额仅为44.71亿美元,创下自1997年以来酋发融资额的最低点。大量优秀企业海外上市,使得国内证券市场边缘化和空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出台,将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企业海外上市的冲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众多境内优秀企业到海外资本市场融资上市,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共有81家企业实现海外上市,共筹资204.9亿美元,2006年分别增加到86家和44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专家学者大部分基于上市条件、融资、结果确定性等角度分析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但鲜有学者从无形资产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无形资产在互联网企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对无形资产估值差异和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海外上市潮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潮回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增强,海外上市将逐步成为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一条重要途经。本文对企业如何选择好上市时机、上市方式、上市地点以及中介机构作了深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专家学者大部分基于上市条件、融资、结果确定性等角度分析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但鲜有学者从无形资产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无形资产在互联网企业中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对无形资产估值差异和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海外上市潮的现象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互联网企业海外上市潮回流。  相似文献   

18.
大摩之剑     
薛长青 《新财富》2006,(10):12-12
对赌协议并不新鲜,在投行人士看来,它只是技术性工具之一。但对中国急于海外上市的企业来说,多是第一回遭逢。本期我们研究的大摩和永乐的对赌案例,它呈现出的结果让人深思。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企业登陆海外股市。不可否认,不少中国公司都通过海外上市受益匪浅,但也不乏值得吸取教训的个案。鉴于跨国公司主动申请退市的案例越来越多,业内人士提醒说,中国企业谋求海外上市千万不可盲目,到海外交易所上市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固然诱人,但更需综合考虑上市当地的潜在投资群体以及监管环境等因素,免得走弯路。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筹措运营资金的同时提高公司的知名度,渐成许多公司的共识。然而由于国内外资本市场在财务、会计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以及海外投资者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了企业股价被低估的风险,从而使企业的上市计划无法达成初始的融资目的。提出中国企业需要在上市前做好深入研究,尽量选择监管制度健全、市场机制较成熟的海外市场,减少非自身因素导致的风险。同时要加强与投资者的沟通,使投资者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财务业绩有正确的了解,从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对于机构的恶意做空,也要内外兼修来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