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股壕地区下石盒子组储层为主力产气层,通过对该储层孔吼特征进行研究表明:盒3段好于盒2段,盒2段储集性能相对盒1较好。该区孔喉分布曲线以Ⅱ型为主,其渗透率贡献主要来自粒间孔-缩颈喉道,为较好储层。Ⅱ类压汞曲线形态为平缓倾斜直线段,一般平缓平台发育较弱,且平台较高,说明该类储层主要为粒间孔(次生溶孔)+粒内孔喉发育,孔喉分选略好,主要为中孔-中喉型储层,为较好储层,是该区有利储层的主要孔吼结构类型。  相似文献   

2.
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数据等资料对滨里海盆地S油田侏罗纪中统的阿林阶(Ю-Ⅰ)、巴柔阶(Ю-Ⅱ)、巴统阶(Ю-Ⅲ)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侏罗系中统储层以灰色、暗灰色中细砂岩、粉砂岩为主,砂岩主要为岩屑砂岩,碎屑成分以岩屑为主,其次为石英、长石,岩屑颗粒以凝灰岩为主,其次是霏细岩和千枚岩,砂岩成熟度中等—高,储层砂岩成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Ю-Ⅱ、Ю-Ⅲ、Ю-Ⅰ。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以原生粒间孔、剩余粒间孔为主,粒内溶孔少见。孔喉组合以粗孔-粗喉为主,Ю-Ⅰ、Ю-Ⅱ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大于Ю-Ⅲ储层,Ю-Ⅰ、Ю-Ⅱ储层的孔喉连通性比Ю-Ⅲ好。Ю-Ⅱ、Ю-Ⅲ属于特高孔、高渗储层,Ю-Ⅰ为特高孔、中渗储层,储层整体物性好,其中Ю-Ⅱ储层的物性相对于Ю-Ⅰ、Ю-Ⅲ较好。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下古生界奥陶系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试气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的泥页岩和灰岩层段均有较好的油气显示。因此,对乌拉力克组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的研究对该层位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乌拉力克组泥页岩和灰岩的储集空间类型和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储层控制因素进行研究,并建立乌拉力克组油气成藏模式图。研究结果表明,乌拉力克组的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发育裂缝、孔隙、溶洞等。泥页岩孔隙度范围为1.2%~2.8%,平均1.82%,渗透率范围为(0.01~0.1)×10-3μm2,平均0.07×10-3μm2;灰岩孔隙度范围为1%~3%之间,平均1.8%;渗透率范围为(0.01~0.03)×10-3μm2,平均0.01×10-3μm2。乌拉力克组物性特征以低孔隙度和低渗透率为主;储层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构造作用、成岩作用、岩相古地理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盒8段发育有一定规模的低阻气层。受地质条件、测井仪器精度等原因所限,无法有效识别低阻气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岩心、分析化验、试气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入手,通过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的对比,对低阻气层的形成的地质成因进行分析。较常规高阻气层,低阻气层中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约为0.008~0.17μm,粘土矿物总量为16%~19%且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5%~47%和32%~76%,造成了储层的高不动水饱和度。储层中发育的厚度8~15 cm砂岩与厚度为4~6 cm泥岩薄互层使电阻率测量值偏小。以上成因导致了低阻气层的发育。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沁水盆地北部阳泉区块15~#煤储层的孔隙分布规律及其对吸附特征的影响,对干燥煤样分别进行扫描电镜实验、压汞实验以及等温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阳泉区块15~#煤储层显微组分以各类镜质体为主,次为片状和粒状惰质体和壳质体及矿物质颗粒。孔隙较发育,次为裂隙,孔隙多呈条带状分布连通性好,且以过渡孔为主,孔容比达50.66%,这增大了煤的表面积。这些因素都为煤层气赋存提供了空间,使煤储层吸附甲烷能力增强。大孔、中孔发育也较好,既有利于煤层气的赋存又利于其在煤储层中的渗流。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老草湾地区长6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储层渗流条件较差。储层敏感性研究是实现储层保护,减小储层伤害的必要手段。论文在研究储层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敏感性矿物特征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长6储层进行了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老草湾地区长6储层具有等偏弱速敏、强水敏、中等偏强水敏、中等偏弱水敏、弱盐敏、中等偏强酸敏、中等偏弱碱敏等特征。储层的敏感性特征受黏土矿物成分、岩石矿物学特征、孔隙结构和物性影响,其中黏土矿物的含量和组成是主要影响因素,实际开发过程中应予以高度重视。实验结果可为研究区长6低渗透油藏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论文根据区块内评价井焦页X-3井分析化验资料,从地层沉积、地化特征、储层物性、含气性等方面对本区块上部气层进行储层及含气性综合分析,优选有利层系。焦页X-3井上部气层50块样品岩心分析结果表明:评价井上部气层埋深3 559.5~3 610.6 m,厚度51.1 m,全区整体厚度为40 ~70 m,岩性主要发育硅质粉砂质泥页岩,有机碳含量0.54%~2.37%,平均为1.48%,有机质类型为II_1和II_2型,镜质体反射率2.69%~4.38%;孔隙度1.5%~6.6%,平均为3.70%;上部气层岩矿组分来看,石英含量平均为34.85%,碳酸盐含量平均为12.24%,脆性矿物含量较高,粘土矿物以伊利石和伊蒙混层为主,未见高岭石。现场实测总含气量1.45~2.74 m~3/t,平均为2.25 m~3/t。研究认为江东区块上部气层具备较好的页岩储层条件,含气性较好,其中上部气层的⑦、⑧小层是最优的开发层段。  相似文献   

8.
铀资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也是核能发展的重要保障,被称为"军工基石、核电粮仓"。砂岩型铀矿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主要开采的矿床类型,也是我国铀资源的主要类型。二连盆地砂岩型铀矿与煤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论文通过二连盆地准达赖地区煤田勘查钻孔资料的筛选,进行二次开发,对自然伽玛异常钻孔进行钻探查证,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分析了煤田钻孔与验证钻孔吻合度、煤田钻孔放射性与验证钻孔铀品位相关性等问题,为该区后续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为其他煤田勘查区开展砂岩型铀矿调查工作部署提供了参考和范例。  相似文献   

9.
油气藏的含油气饱和度分布受储层性质、构造位置及压力系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与岩石的微观结构有关。井点较少、资料有限的海上油气田,给定平均值或采用井点插值建立的饱和度模型很难真实反映流体分布情况。J函数直接拟合法可以综合应用从同一油藏中取得的多块岩心的毛管压力数据,进而消除油藏中各点的渗透率、孔隙度等非均质性对毛管压力曲线的影响。基于孔隙度模型,利用J函数计算的饱和度趋势体进行约束,进行多次随机模拟,优选出的饱和度模型能够直观准确地反映地下流体含水饱和度的三维分布,为油田进一步调整勘探开发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论文采用流动带指数划分的方法,选取孔隙度、渗透率、储层质量系数RQI和流动带指数FZI等参数对延9_1~1和延9_1~2小层进行定量划分流动单元。结果表明,延9_1~1小层流动单元分为Ⅰ类、Ⅱ类、Ⅲ类;延9_1~2小层流动单元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延9_1流动单元在北东-西南向呈条带状展布,延9_1~1小层以Ⅱ类流动单元为主,延9_1~2小层以Ⅰ类流动单元为主,而油气主要聚集在Ⅲ类和Ⅳ类流动单元中。精确划分储层流动单元,能够为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鄂尔多斯盆地演武油田S1区为例,在对油藏静态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动态资料,并以实验数据为支撑,按照点—线—面的研究方法,全面系统的总结了侏罗系延8油藏主控因素。重点分析古地貌、构造特征、沉积微相及砂厚、储层微观特征、储层物性等与油层分布以及产能的关系,为同类油藏开展主控因素分析提供可借鉴的技术方法。前侏罗系古地貌是控制侏罗系油藏最重要的因素,直接决定了油藏的分布位置及规模大小。河道沉积的厚层复合砂体以及良好的储层物性是形成规模油藏的基础。分析表明,油藏构造特征对研究区延8储层含油性控制作用明显,局部成岩作用较强导致储层孔喉变小,含油性变差,进而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本次研究可为后期滚动扩边、增储增产以及调整开发方案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12.
曲流点坝是河流相最重要的储集砂体,而点坝砂体内部夹层是剩余油的主要控制因数。针对大庆油田特高含水后期、产量递减快、点坝砂体剩余油分布复杂等问题,通过砂岩厚度变化、渗透率变化、孔隙度变化、砂体层位变化等方法精细描述废弃河道和点坝砂体平面分布特征,以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为指导,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经验统计公式等为依据,定量求取点坝砂体内部界面的倾角、侧积体规模、曲率、波长、振幅、跨度等参数,系统定量的建立起曲流河点坝砂体建筑结构模型,并确定了剩余油的分布位置,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废弃河道边缘,垂向主要分布在点坝的上部,对后期点坝砂体内部剩余油定量描述和挖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平衡面板数据,通过测度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面板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暂时无法验证激励水平与盈余质量的相关性,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的激励水平较低。但是,在非制造业样本却发现微弱正相关性。其次,企业预期增长与盈余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管理者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将更有动机对盈余进行操作,从而造成盈余质量低下。最后,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质量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越高,说明独董的监督力越强,更能有效防止财务舞弊,从而提高盈余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决策有用会计信息主要质量构成,它们不仅与财务报告使用者及其所要做出的具体决策相关,而且还与计量属性的选择相关联。与历史成本信息相比,公允价值信息一般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可靠性相对较差。因此,为相关性和可靠性的权衡制定明确的标准或者对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反思和重构就成为推动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以邯邢地区东部紫泉闪长岩体为研究对象,选取具有特殊环带结构的角闪石和斜长石矿物,通过岩相学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对其进行了成因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样品中的角闪石多为镁角闪石,部分为镁钙闪石,斜长石核部为中长石、拉长石,边部为钠长石、更长石。角闪石环带可以分为两个世代,角闪石温压计计算结果显示,第一世代的角闪石形成在高温895.83 ℃(平均)、高压240.57 MPa(平均)条件下,结晶深度约为9.09 km。第二世代的角闪石形成在相对低温750.43 ℃(平均)、低压79.34 MPa(平均)条件下,结晶深度约为3.00 km。研究表明,紫泉闪长岩具有高氧逸度、岩浆混合的特征,演化经历了两个阶段演化过程:深部的岩浆房过程与岩浆侵位浅部定位后的结晶过程。与中部铁强成矿的成矿岩体比较,紫泉闪长岩在侵位前后氧逸度值和含水量没有明显变化,不能很好地促使含矿流体与硅酸盐岩浆的分离,这可能是导致紫泉岩体不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对冲基金具有优化的高收益-低风险结构,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良好的内在机制设计;二是外部市场环境的促进。二者相互结合,使对冲基金的有效投资边界向外得到极大扩展。实证研究表明,对冲基金收益率的外部提供者主要是全球资本市场和外汇市场,且与股票市场收益率(S&P500、DAX)、汇率水平(欧元、日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与债券收益率(MSC I)的相关性为负。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近三年的沪深能源类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样本,将财务指标分为三类,运用皮尔逊相关性系数分析了上市公司财务指标与其股价的关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对股价的解释力呈减弱的趋势;每股收益和总资产报酬率是影响股价的主要因素;公司偿债能力与股价呈负相关,对股价变动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公司盈利能力是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页岩气有机碳(TOC)含量是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如何准确评价TOC含量是后期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井位部署的关键。论文以焦石坝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分析页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建立不同有机碳含量模型,并采用交错网格差分模拟法对其进行波动方程正演;其次结合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精细构造解释,确定含气层的纵向展布。最后利用叠后阻抗反演对研究区含气储层进行TOC含量的横向平面预测,通过检验,与钻井资料吻合精度高达90%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的圈定页岩储层TOC含量的分布情况及评价研究,为后期页岩气勘探开发及井位部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能否实现备受投资者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对此,文章以2000~2010年的高科技企业为样本,研究了企业IPO信息披露中,哪些信息对募集项目预期业绩的实现有预测作用,为投资者决策和改进监管机制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招股说明书上披露的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大小与IPO预期业绩实现程度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这说明上市企业会披露过高的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预示着IPO募集项目预期业绩实现程度低,是不利信号,而IPO项目预期业绩实现程度与上市前拥有的发明专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是有利信号。IPO项目预期业绩实现程度与上市前的历史财务业绩信息不具有相关性,这表明作为上市定价重要依据的财务业绩信息对实现预期业绩的预测力较弱。对此,投资者应更关注IPO招股说明书的预期业绩高低和专利信息,以判断IPO预期业绩的可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要介绍介电常数测井的基本原理。根据理论计算认为用测定高频电磁场相位差的方法确定地层介电常数比用测定振幅比的方法更有利于避免低电阻的影响,并根据室内实验资料选定了最佳的仪器工作频率为60MHz。实验资料还表明岩石的相对介电常数εr 与含水饱和度呈线性关系。对相位介电测井仪器只作简单的介绍。最后介绍室内模型试验的结果并列举三个井场测井的资料,说明利用相位介电测井划分含水层位以及在干孔中测定土壤的相对湿度效果是良好的。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可望直接提供地层的含水饱和度及潜水面以上的土壤湿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