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超  李青 《时代金融》2012,(26):7-8
2012年7月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亚洲和亚行的评估启示》研究报告,该报告讨论了欧洲危机对亚洲和亚行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危机评估所带来的启示,并提出了针对国家和机构两个层面的危机应对措施和建议。该报告对于金融危机应对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人行丽江中支组织人员对报告进行了编译,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最近,亚洲开发银行发布了《2008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亚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对该报告进行了解读并就读者关心的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记者: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收购,AIG被政府接管,美国陷入了被格林斯潘所称的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请您谈谈这场危机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际融资》2013,(4):65-65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在新一期((亚洲经济一体化监测》中公布的最新亚洲一体化指数显示,过去十年来,在不断发展的贸易和旅游业的带动下,最近该地区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元危机的影响,亚洲国家的一体化程度在不断加深。  相似文献   

4.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至全球以后,有关金融危机的探讨和研究再次走进各方的视野,本文分析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以及带来的启示,有关当局总结经验教训,深化金融改革,为以后应对金融领域的各种危机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从货币地位角度看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比亚洲金融危机等历次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有着类似的宏观经济和制度背景,但次贷危机在形式、影响和危机国应对政策方面均体现出与传统金融危机不同的特征。该文比较了美国次贷危机与亚洲金融危机的差异,认为危机发源国货币地位的不同是这些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是近年来两次主要的世界性金融危机,目前学界对这两次金融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和原因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研究的成果也相对成熟.但对两次危机发生后危机应对的国际协调的对比研究则很鲜见,基于此本文将从危机应对国际协调的视角对两次危机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7.
(2005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称,高油价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亚洲发展中国家需要做出艰难抉择以应对油价持续高企。该报告称,与2005年初相比,世界原油价格上涨近75%。该报告是对亚行年度重要出版物《亚洲发展展望》的更新,主要预测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作为一个原油净进口地区,亚洲对高油价非常敏感。从目前情况看,油价高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从而给该地区经济增长动力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印度政府实施刺激的财政政策,帮助印度经济止跌回升,但也带来了巨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等一系列宏观问题。当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国际股票市场和黄金市场持续震荡整理、标准普尔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可能。在此背景下,人民银行无锡市中心支行在编译外文的基础上,研究印度应对金融危机实施刺激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可为我国应对经济危机、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要积极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福建经济的影响黄世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尤其第四季度起,亚洲金融危机对福建的外资、外贸、外经、旅游和金融等方面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危机尚未结束,出口导向型的福建经济仍面临严峻考验。一、亚洲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的影响(一)利用...  相似文献   

10.
亚洲国家的金融市场结构和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否足以抵御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重演,作为亚洲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次贷危机对亚洲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创新有何警醒或启示,人们需要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因此,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上金融议题倍受关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加深,并推动全球经济衰退。本文分析了该危机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造成的影响,随后对基于排放交易体系和碳市场对未来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行了展望,最后,提出了我国的思考,主要是:正确认识金融危机的短期性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性;正确认识金融危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与机遇;迅速抓住机遇,有步骤推进我国低碳经济转型;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低碳经济促进型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2.
, 《国际融资》2013,(8):68-68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新发布的报告称,由于主要工业经济体的需求持续低迷,加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亚洲发展中国家前景堪忧。今日最新发布的《亚洲发展展望补充》将亚行45个发展中成员体2013年度和2014年度的增长预期分别调低至6.3%和6.4%。今年4月份,亚行对该地区2013年和2014年的增长预测分别为6.6%和6.7%。  相似文献   

13.
《国际融资》2012,(8):65
亚行在新的一期《亚洲经济一体化监测》(Asian Economic Integration Monitor)中称,更大程度的一体化能够带来益处,但也蕴含着巨大风险,这意味着亚洲各国政府必须携手合作,落实政策和结构,确保该地区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收获一体化带来的益处。"发展中亚洲国家的强劲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区域内日益增强的经济和金融联系,但更大程度的一体化也会使危机蔓延并带来其他风险,  相似文献   

14.
崔艺耀 《海南金融》2009,(11):64-69
深入分析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及其根源所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完善风险防范和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启示。本文试从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所造成的影响入手,阐述了金融危机对正处于深化金融改革进程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借鉴意义,并基于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以及加快自身发展,力争在未来的国际金融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可借鉴的启示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健 《国际融资》2000,(1):17-17
2000年5月,亚行发布了《2001亚洲环境展望》。该报告的宗旨是向亚太地区发展中成员国的决策者们建议具体的环境目标,提出成形的指导原则及实施机制,这一报告反映了亚行最近将消除贫困作为其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16.
《国际融资》2005,(5):63-64
前不久,亚行发布了《2005年亚洲发展展望》研究报告,这是亚洲开发银行预测亚洲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的标志性年度出版物。该报告有3个值得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以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努力和思考,伴随着国家和各地方对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  相似文献   

18.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严峻的国际性金融危机。面对此次危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本文对这些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揭示了凯恩斯主义应对此次危机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而指出此次凯恩斯主义的实践对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严峻的国际性金融危机。面对此次危机,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依据凯恩斯主义的经济理论出台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政策措施.本文对这些政策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揭示了凯恩斯主义应对此次危机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而指出此次凯恩斯主义的实践对我国经济发展政策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一、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 1997年,始于泰国的亚洲金融危机最终波及到整个东亚地区,给东亚各国的货币金融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打击.面对危机,东亚地区缺乏相应的应对机制,难以应付危机的传染效应,只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紧急求助.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危机国提出了一系列紧缩货币和财政政策的苛刻要求,延误了解救时机,最终加剧了危机,导致各国经济经历了几年的衰退.东亚金融危机的打击使东亚各国清醒的认识到,抵御金融风险不能仅仅寄希望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必须在区域内部加强合作,共同合作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