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在订立出口合同时,首先面临贸易术语的选择问题。目前我国的许多出口企业一般都习惯于采用FOB术语出口,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运价的无度上涨,很多出口企业为了规避运价上涨的风险,往往乐于报FOB价。据有关资料显示,在近几年的国际贸易合同中,服装业采用FOB出口的份额超过90%,其他产品的比例也在70-80%。其中的原因,一是有些人认为FOB术语赋予卖方的义务比较少,简便易用;二是前些年我国的海洋运输和保险事业不太发达,人们习惯于由国外的进口方办理运输和保险;三是大多数外贸人士对海商法和海运规则惯例不熟悉,从而使得出口企业不愿意承担…  相似文献   

2.
针对远离港口的内陆出口企业,在与境外买方签订出口合同时如果总是按照传统习惯采用FOB术语而不采用FCA术语,就有可能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根据国际贸易术语通则2010版(INCOTERMS2010)关于FOB和FCA的规定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与FOB相比,内陆出口企业采用FCA术语有几个方面的优势,如风险转移早、降低运输及仓储费用、提早结汇和享受仓至仓保险利益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出口业务中多采用FOB贸易术语的表现及原因,我国沿海外贸企业在出口业务中选用FOB贸易术语成交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化解可能遇到的主要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从FOB到FCA     
FOB是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常用的贸易术语,其英文全称是Free On Board,意为装运港船上交货,指的是当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的交货义务即可视为履行完毕。采用FOB术语成交时,卖方仅需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不需负责运输和保险事宜,因而深受许多出口商的欢迎。但是,FOB术语是在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出现之前制定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目前FOB贸易合同已达70%以上,还有上升趋势,很多出口企业青睐于FOB贸易术语。但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一则案例的分析,对卖方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说  相似文献   

6.
一、 FOB术语的缺陷给卖方带来的风险 2002年 5月,我国某进出口公司与日本某商社磋商一笔出口 100吨矿产品金属硅的出口业务.在贸易谈判过程中,日方公司提出采用 FCA贸易术语,货物交给日方公司驻广州办事处的代表(收货人).  相似文献   

7.
采用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由于运费不断上涨,我国超过70%的出口都是采用FOB贸易术语.但用FOB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发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同时该术语规定卖方还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故卖方在选用该术语时一定要争取自己来指定货代、投保陆运险和力争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由一则案例浅析FOB价格术语下出口企业海运费用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OB价格术语是我国出口企业最常用的贸易术语之一。从表面上看,出口企业在该术语下既无须办理货物运输、保险等事宜,又不用承担与之相关的费用,因此能够更好应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匮乏的现实。这无疑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降低商品价格,增加交易机会,从而促进我国企业出口贸易的发展。但是如果对FOB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出口使用FOB术语不断增加,对出口方而言,以FOB出口存在很大风险。如何扭转出口FOB增多的局面,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它关系到我国的船公司、货运代理、物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同时也关系到货主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术语规定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和风险,是国际贸易区别于国内贸易的最具“国际”特色的贸易条件。在《INCOTERMS2000》(《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13种贸易术语中,FOB术语是我国外贸出口业务经常选用的贸易术语之一,因为按这一术语出口,我方不用负责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和保险费用,责任和费用相对较轻,履约较为方便,而且报价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由于选用贸易术语的不当,造成了一些不必的纠纷和损失,令人深省。比如,目前许多外贸企在出口时采用FOB贸易术语,加之防范工作做得不好,境外货代和境外企业相互勾结,经常出现外货代无单放货的情况,使得我国外贸企业受到骗和损失。在进出口业务中,外贸企业慎重地、合地选择好贸易术语十分关键,一定要引起重视。文拟就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出讨论。1.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明确规定选用的版本生效。我国进出口商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当然应尽可能地采用《2000年通则》…  相似文献   

12.
由于近年来使用FOB贸易术语出口,使企业蒙受损失的案例略有上升趋势,本文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出口时使用FOB的弊端,以向广大出口企业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FOB术语与FCA术语差异性的比较,我们可发现FOB术语在许多方面存在弊端。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到FOB术语在对外贸易实践中给出口商造成的风险与不利。因此,笔者认为应大力提倡使用FCA术语。  相似文献   

14.
为了将风险和利益有所平均,在国际贸易中,FOB和CIF是最为惯常使用的术语,在我国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中,更是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采用FOB及CIF贸易术语。以FOB贸易术语成交可以使卖方在租船订舱、投保等环节上节省精力和费用;CIF则是成本保险费家上运费。本文就从保险、船货衔接、货代、提单以及结算方式等方面对FOB贸易术语以及CIF贸易术语下的出口合同进行对比,分析其利益划分与风险,并采取措施规避风险。  相似文献   

15.
浅谈FOB合同之货运风险的规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出口企业频繁使用FOB贸易术语现象的分析及可能造成货运风险因素的说明,提出了避免货运风险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FOB贸易术语意味着买方负责租船订舱运输货物。据统计,目前我国出口合同以FOB价格条件成交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与CIF、CFR相比较,FOB对出口商的风险较大,有可能造成货、款两空的局面。八十年代,我国对外贸易国家管制还在延续,为了保护我国运输业和保险业的发展,提  相似文献   

17.
FOB贸易术语是当今国际贸易中采用的主要的贸易术语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出口以FOB价款成交的比例逐渐增多,某些外企已达到80%以上,虽然以这种方式成交,有时确实可以使卖方比较省事,但是如果盲目使用,其弊端还是很多,我国出口企业使用FOB贸易术语而蒙受损失的案例也在逐渐增多.所以,为了给广大的出口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与借鉴,本文对FOB贸易术语使用过程中的风险与其化解办法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8.
贸易术语选择是国际贸易谈判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从市场结构因素对谈判的影响出发,对出口谈判双方的利益博弈进行了规范分析,并采用仿真实验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宗商品出口谈判中的术语选择策略进行了探索和验证。研究表明,在大宗商品贸易中,买方常常拥有较集中的市场结构,而我国虽然出口量多,但每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不高。这种市场结构的对比的劣势是导致贸易双方更多选择FOB术语成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关》2014,(10):72-73
FOB是当今中国出口贸易术语的主流,因此讨论FOB项下的货权非常有现实意义。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明确规定FOB合同下卖方的责任:“卖方的义务是向买方提交证明已按约定日期或期限,在指定的装运港,按照该港习惯方式,将货物交至买方指定的承运人的交货证明、协助取得货物的运输单据(即提单)。”由此可见,提单是由卖方依FOB合同转让给买方的,并非由承运人直接签发给买方的。在FOB出口情况下,发货人可接受买方指定的班轮公司,最好不要接受境外无船承运人提单。  相似文献   

20.
谈内陆货物出口象征性交货术语应用缺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B、CFK、CIF是我国货物出口贸易使用最为普遍的三个价格术语.相比之下,FCA、CPT、CIP则仅限于极少数外贸业务人员对其一般性的了解.这两组术语都属于象征性交货的性质,具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对于内陆货物出口业务来说,适用于多式联运的FCA、CPT、CIP三个价格术语,所拥有的明显优势,是FOB、CFR、CIF三个海运术语所无法比拟的.然而我国内陆货物出口的实践中却一直难以正确地选用FCA、CPT、CIP等价格术语,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