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程广帅  张赛 《开发研究》2021,(1):122-129
城市集聚经济包括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类型.从就业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力资本效应3方面构建城市专业化集聚经济和多样化集聚经济影响人口流动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实证考察了不同类型的集聚经济对人口流动的影响,发现城市专业化、多样化确实是影响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但多样化的影响大于专业化.从城市规模和区域的异质性视角来看,东部地区和大城市样本中的回归结果与总样本完全一样.但对于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只有专业化变量的影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化、多样化在不同城市和不同区域人口流动影响的差异,能够部分解释我国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的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依据定义的休闲类POI数据,通过核密度分析技术、最近邻指数等衡量研究区休闲类地理实体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关联情况。结果表明:休闲类POI整体呈现集聚的状态,生活休息类POI的集聚效应最强,观光休闲类POI的集聚效应最弱,相对比较分散;各类POI的NNI指数与其数量没有直接的联系,造成其NNI值过小的主要原因是POI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域;依据核密度指数,休闲类POI呈现一种"大中心多分散"的分布格局;生活服务类POI的分布特征最接近整体,观光休闲类POI的空间分布呈现一种"多中心"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通过获取高德地图最新的兴趣点(POI)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长沙市零售商业空间分布;识别出城市零售商业中心与零售业态分布,研究表明:以核密度估计法识别出的商业中心呈现出主商业中心和次商业中心的等级中心圈层体系,结果较符合客观事实;通过最近邻近点距离法得出三类商业机构都为集聚空间分布,集聚程度和数量无明显关系,由高到低分别为便利店、商场商厦、超市;选取长沙市的街道作为单位,以局域Getis-Ord G*指数法获取出的热点主要分布在开福区和芙蓉区,表明长沙市零售商业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多核心的格局。总体上来看,通过高德地图兴趣点所分析出的长沙市零售业商业中心和集聚特征与商业经济分布的相关性,该结果有利于指导商业空间布局规划和零售商业选址。  相似文献   

4.
贺军 《老区建设》2007,(2):28-30
作为与国际接轨时间较早、整体开放程度较高的我国旅游业,当前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现代旅游业竞争已从景点景区竞争发展到线路竞争、城市竞争,直至目前的区域竞争.  相似文献   

5.
周旺 《开发研究》2024,(1):42-54
在利用拓展的D-S模型进行理论推导的基础上,采用2012—2020年中国地级市跨期截面模型对数字经济影响城市集聚阴影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存在城市集聚阴影,而数字经济弱化了地理距离的作用,可以缓解城市集聚阴影。在区域异质性分析中,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城市集聚阴影,而中部和东北地区基本不存在城市集聚阴影,其中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弱化了地理距离的作用,对城市集聚阴影具有缓解作用,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却强化了地理距离的作用,从而加剧了城市集聚阴影的程度;北方地区存在城市集聚阴影,其数字经济弱化了地理距离的作用,对城市集聚阴影具有缓解作用,而南方地区基本不存在城市集聚阴影。因此,政府应该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引导欠发达地区因地制宜地打造新的增长极,从而缓解城市集聚阴影,加快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虞一舟 《科技和产业》2021,21(8):175-179
以江门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兴趣点(POI)数据,借助服务设施的分等定级和服务半径的概念,构建城市居民生活便利度指标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江门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便利指数值不高,城乡差距大;空间分异明显,外围镇村区域服务相对孤立;居民生活便利度与建设用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关联性,但重点区域服务能力的建设稍显滞后.针对江门市城市情况,为后续规划提出以下建议:有效提升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城市的整体水平;合理串联起外围地区,进一步形成城市集聚化发展格局;加快重点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合城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长沙市于1998年初被科技部批准列为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2004年1月被认定为科技部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6年多来,在国家科技部的指导和支持下,长沙市技术创新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全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长沙市开展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自开展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工作以来,长沙市按照科技部的整体部署,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技术创新体系、机制、能力和环境建设等核心任务,积极组织利用科技力量和资源,全市各部门紧密配合,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技术创新在科技经济工作中发挥了明…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选用列联表分析、泰尔指数、对应分析分别对制造业行业与所有制类型之间、区域之间、不同省份与制造业所有制类型之间的不均衡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一是不同所有制类型的制造业行业结构和不同制造业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均存在不均衡;二是2003-2009年中国制造业区域不平衡性主要是由制造业区域内不平衡造成的,但区域间不平衡对制造业区域不平衡的影响在逐步加大;三是制造业所有制类型之间不均衡格局带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且不同省份制造业所有制类型的分布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9.
腹地依托是贸易中心城市崛起的一项重要条件,理清上海与长三角周边城市之间的贸易空间格局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推进过程中的关键性命题.文章运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对长三角16个城市的进出口空间相关性进行了测算.计算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贸易整体发展具有空间集聚效应,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贸易模式导致进口集聚效应大于出口集聚效应;长三角区域内部贸易空间集聚效应呈现多样化,上海和苏州呈现高-高集聚,但低-低集聚依旧是长三角地区当前最主要的贸易集聚类型;上海是目前长三角地区唯一一个时区域整体进出口具有空间辐射效应的城市,且辐射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增强;上海与宁波在带动长三角地区整体进出口发展层面不完全是纯粹的竞争关系;与此相反,随着南通港的全面启动,苏州却可能会对上海造成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0.
艾楚涵 《科技和产业》2022,22(9):271-278
如何设计能突出区域特色、带动边缘地区经济、整合周边资源的旅游路线是许多城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普洱市旅游景点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文本聚类的旅游路线设计方法。利用VSM对文本表示,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格式;利用TF-IDF特征权重挖掘能代表景点特征的词汇;利用LDA对景点主题聚类,获得具有相同特征的景点信息;基于聚类结果,结合景点特色、距离及人文历史等因素,依托旅游核心城市带动边缘城市的理念,设计4条特色旅游路线。结果表明,聚类的平均精确率达77%,可以为具有相同主题特征的景点设计路线。  相似文献   

11.
运用分形理论,对拉萨市旅游目的地子系统(旅游景区系统、旅游城镇系统、旅游交通系统)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景区系统分布过于集中,中心性强;城镇系统结构紧凑,集中性强;交通系统呈离心状;三大子系统耦合较好,但景区和城镇的集中性与交通的离心性仍存在显著矛盾。据此提出加快旅游城镇和特色乡镇建设,提升旅游服务功能;优先开发周边旅游景区,推动区域旅游均衡发展;加强旅游景区连接公路建设,提高路网密度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优化城市生活类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配套情况,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提高居民幸福感,同时对城市规划具有重要借鉴作用。基于长沙市生活服务设施兴趣点(POI)数据,利用标准差椭圆、相关性分析、改进的CRITIC方法,探索生活类设施空间配套情况,结果表明:①各类生活服务设施空间分布方向一致,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②各类生活类设施在空间上两两相关性存在差异,医疗、教育、购物、餐饮与居民小区相关性较高,生活休闲类设施相关性较低;③高等级生活配套区域呈现单中心布局,次级核心区沿交通干线零星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王洪芬 《科技和产业》2024,24(2):237-243
利用山东省31 302条酒店PIO数据,借助ArcGIS10.7软件揭示山东省酒店空间布局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山东省酒店呈现集聚分布,且呈现“济南、青岛两中心大集聚、其他地市中心城区高度集聚”和由市中心向外围扩散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市之间分布差异较大,各区县分布不均衡;影响山东省酒店分布的关键因素为人口数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A级旅游景区的数量,人均GDP对酒店分布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河北省A级景区为切入点,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得出河北省A级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基于空间分布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针对这些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提出如何优化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使河北省区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得到充分释放。  相似文献   

15.
杨晓琪 《科技和产业》2021,21(6):299-304
旅游景区关注度是景区旅游影响力的反映.以台儿庄古城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和运用Python爬取的携程游记文本数据,采用内容分析法及选取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测度景区网络关注的时间、内容及空间特征.结果发现:景区关注度"前兆效应"特征不明显但季节性特征显著,夏季是景区旅游旺季;游客对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旅游吸引物印象最深,门票以及配套设施也是游客的兴趣点;网络关注度呈现"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态势,存在省际区域差异和空间聚集性.  相似文献   

16.
论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机制——以九寨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信友 《特区经济》2008,(11):158-159
从区域经济学理论出发,结合旅游业的特殊性,以九寨沟为例,指出区位指向性、集聚机制、扩散机制和政府作用是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原因。区域指向性是产业布局的基础,集聚机制使旅游要素向"点"集聚,扩散机制使旅游要素向区域分散,政府行为是对市场配置资源的有利补充,几者的有机作用形成了区域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态。  相似文献   

17.
从新疆主要景区(点)的出游取向、到游率、美誉度、竞争态等角度分析,新疆旅游布局重点与游客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新疆在近期内旅游开发的重点仍需放在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吐鲁番古迹文化名胜区、喀纳斯风景名胜区、帕米尔高原风景线、楼兰古迹探险区和罗布泊风景区.  相似文献   

18.
石磊  蔡道成 《科技和产业》2023,23(4):170-178
网络关注度对游客的出行前兆具有预测性,能够帮助指导旅游管理部门提前预警并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与规划,助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以海南省龙头旅游城市三亚为研究对象,基于百度指数,通过提取三亚市3家5A级滨海型旅游景区2012—2021年百度指数日样本,并运用季节集中度指数、地域集中度指数、赫芬达尔指数、首位度指数等指标从时间分布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两个角度对三亚市5A景区网络关注特征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发现:三亚5A景区近5年来的网络关注度整体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三亚市5A级景区的网络关注度受季节变化较为明显,冬季、初春、暑假、国庆小长假、春节小长假是旅游的高峰期,其中2月是一年中网络关注度的峰值;节假日期间反映出网络关注度对游客出游动态具有“前置”效应,并可能存在游客“错峰”出行的现象;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其中以海南省内、海南省周围地区以及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三亚市5A景区关注度较高;空间直线距离、相对湿度差、平均温度差、气候舒适度对三亚市风景区网络关注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从泉州市居民地图斑提取居民点分布图,构建居民点空间分布的泰森多边形,统计泉州市8个县市居民点分布的泰森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结合人口密度图分析泉州市居民点的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研究高程、坡度、道路3个因素对泉州市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石狮市居民点呈随机分布模式,其它7个县市居民点均呈集群分布模式,总体上属于集群分布;居民点趋于分布在高程低,坡度平缓,距离道路较近,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