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财会(200)20号为了满足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 (以下简称“上市银行”)会计核算的要求 ,规范上市银行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 ,特作如下规定 :一、上市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执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本规定 ,其他业务执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及其补充规定(以下称“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和相关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二、上市银行发放的贷款本金 ,应按实际发生额计量。其中 ,贴现贷款应以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计量 ,贴现票据的到期价值与支付的票据贴现款项之间的差额 ,作为贴现利息 ,…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简称58号文件)中对金融机构开展贴现、转贴现业务增值税税务处理新规,认为票据贴现业务在持有期间逐步确认利息收入计征增值税,更符合增值税的征税逻辑,也缩小了会计与税法之间的差异.同时,针对票据贴现业务税收新规对会计处理的影响,以带息的商业票据为例,对票据贴现和转贴现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关于建筑服务等营改增试点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58号文)对票据贴现和转贴现业务的增值税处理规定,分析该规定实施后票据业务的政策变化及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关于时间衔接、贴现发票衔接和发票开具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借助管理会计工具服务于企业投融资活动,能有效提升投融资管理的科学性和财务决策的可靠性,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贴现现金流法是投融资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贴现现金流法基于选择合理的贴现期、现金流、贴现率,将预期未来现金流折现,广泛应用于企业价值评估、资产价值评估和项目投资决策等实践中,尤其在项目投资决策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贴现现金流法的多方位解读,结合N公司基于贴现现金流法的项目投资决策案例,为贴现现金流法在企业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与提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2006年之前的会计法规体系中对于商业汇票的贴现并未做出合理、科学的界定,导致在会计实务中各个主体的账务处理不尽一致。本文根据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的《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要求,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商业汇票贴现的不同情况,根据具体资料进行了相关账务处理。  相似文献   

6.
内部收益率是分析投资方案经济效益时广泛使用的一项评价指标,在投资额、投产后的年盈利额以及工程寿命给定后,迅速地求解出内部收益率是很重要的.同济大学编著的《工程经济学》和《基建优化》1984年那期“内部收益率的公式解法”介绍了反复试算和线性插值相结合的计算方法,比贴现法和判断法的计算工作量少,但我们感到这两种方法尚有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公司未来收益进行贴现来计算公司价值的方法就是贴现模型估值法。股息贴现模型(DDM)和现金流贴现模型(DCF)是两种常用的贴现模型,两种模型具有不同的原理和形式、不同的假设条件。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两种模型,深入探讨贴现模型的原理、假设条件、使用环境和局限。  相似文献   

8.
王琳  张宪房 《价值工程》2012,31(32):164-166
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贴现法和实物期权定价法在计量企业并购溢价方面的应用,指出由于现金流量贴现法具有"缺乏溢价计量独立性"的不足,所以现金流量贴现法不适用于企业并购的溢价的计量。而由于实物期权定价法成功地修正了现金流量贴现法的不足,考虑到企业并购后存在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价值。虽然该方法的假设前提在现实中难以完全同时实现,但是结合其他分析方法仍可有效的对并购定价中的溢价进行计量。  相似文献   

9.
李洁 《财会通讯》2007,(2):94-95
2003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从事应收债权融资等有关业务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其中规定以应收债权为基础的出售和融资事项的会计处理基本原则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即关注与应收债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是否已确实转移,将其区分为应收债权出售、应收债权质押借款、应收债权贴现等业务类型,并对各类业务的会计处理作出了具体规定。其中对于“应收债权贴现”的会计处理规定为“比照《企业会计制度》关于应收票据贴现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问题解答(四)》(以下简  相似文献   

10.
一、应收票据贴现是否终止确认的判断标准应收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的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息,然后将余额付给票据持有人的一种融资行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的  相似文献   

11.
现代资本预算方法,按是否贴现可分为非贴现法和贴现现金流量法。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DCF)是以一个项目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为中心内容,并明确、系统地将货币时间价值因素考虑在内,而且贴现现金流量分析法大体上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而已成为现代衡量项目投资财务影响的最好工具。贴现现金流量分析中有两个主要变量:净现值(NPV)和内部报酬率(IRR),相对应就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李霞 《财会通讯》2007,(2):95-95
现行会计专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级会计实务》中对于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如下:企业以应收票据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贴现,应比照应收债权贴现的核算原则进行处理。一是视同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核算。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将应收账款等应收债权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贴现,如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在贴现的应收债权到期,债务人未按期偿还,申请贴现的企业负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款的责任时,申请贴现的企业应当按照以应收债权为质押取得借款的核算原则进行会计处理。二是视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贴现现金流量法的两个关键要素——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出发,探讨如何合理的将贴现现金流量法应用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14.
白胜  朱茜  于星 《财会月刊》2021,(7):62-66
《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第501号——贴现现金流法》第一条指出,应当明确其使用假设,第四条又具体要求从战略层面明确其应用的可行性,但从哪些方面及如何明确的相关研究暂付阙如。以“用户—公司—竞争”(3C)战略三角模型为基础,结合外视思考法,形成“3C+外视思考法”框架,以此得出应当明确的三类战略层面假设:用户痛点类,公司资源、程序和价值观类,持续竞争优势类。在此基础上,细化出包括商业模式适配性在内的9种具体假设。这一新思路及其形成的假设内容对于促进贴现现金流法的研究和有效应用,进而推动管理知识与管理会计领域的深度融合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罗玲 《财会月刊》2013,(8):54-55
在会计实务中,利用借款费用资本化操纵利润是上市公司的惯用伎俩,也是我国证监会重点关注的领域。企业将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贴现,并将贴现所得资金用于购建《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所指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此时应收票据贴现的利息可否资本化,涉及大量复杂的会计判断,也正是本文所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长期投资决策,常应用贴现的和非贴现的两种分析方法.非贴现方法,又称静态评价方法.包括投资回收期法,投资收益率法.计算费用法(仅限于费用型项目).这几种评价方法的共同特点,是把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视为价值相同,即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目前或用于规模较小的方案的粗略评价.或作为动态方  相似文献   

17.
《财会月刊》(上)2010年11期刊发了李瑞兰同志《会计准则框架下应收票据之会计核算》一文(以下简称《李文》)。《李文》认为,现行会计准则对应收票据转让和贴现缺乏明确规定,且准则中关于金融资产减值的一些规定对应收票据不太合适,为此,《李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并举例加以说  相似文献   

18.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相似文献   

19.
应收票据贴现是企业融资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对于贴现尤其是附追索权贴现的账务处理依然存在不同观点。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应收票据贴现应以是否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来确定账务处理方式,以票据到期值为贴现时支付的对价。在附追索权贴现情况下,以应收票据的计量方法来确定短期借款是否按照实际利率法以摊余成本计量,保持金融资产以及因金融资产转移产生的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一致。  相似文献   

20.
合理的目标企业定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并购的成功与否.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定价方法主要有贴现现金流量法、成本法和市场法三大类.文章通过对2005年以来河南省企业并购的案例研究分析发现,贴现现金流量法和成本法运用较多,而贴现现金流量法比成本法更能准确衡量企业价值.河南企业并购定价受企业自身规模与地位、并购意图和政府参与度的影响.提高企业行业地位、适当降低政府干预、确定科学适当的定价方法有助于河南省企业并购的合理定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