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乐观张扬、谨慎低调、悲观保守,这就是中、日、韩三国企业家对2005年经济呈现出的三种截然不同的心态  相似文献   

2.
《经营者》2011,(3):68-68
在中国汽车界,45岁的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企业家,他低调到公众没有记忆。他的舞台不在新闻发布会和镁光灯下,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汽车事业,致力于相关的学术研究,不张扬,不树敌,低调潜行,兼具儒商和豫商之遗风。  相似文献   

3.
秦邦建 《经营者》2006,(17):60-65
近年来,天狮总裁李金元尽管十分低调,但因其在慈善公益、解决就业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而备受社会关注。与那些个性张扬的新富者们相比,李金元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豪爽不失机灵,坦荡不失章法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4.
桑叶 《中国企业家》2003,(3):148-148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其实每天都在和“商人”打交道,只是我们平时对他们的称谓是充满中国色彩的:“企业家”。这本《品味资本》就是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结果之一——一些商人——我们的“企业家”朋友,一起在《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商人读书”栏目里做关于某本书的对话,到可以结集了,便付梓出版,变成了一本关于书的书。 因此,《品味资本》,其实就是一本记录商人读书的书,它的主要动议者、实践者,是王巍,也是我所认识的这些商人里,惟一主动宣称自己是“商人”的那位。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上,商人多,买卖人、生意人多,但不应该说他们是企业家。企业家在市场经济社会出现。也就是说,在工商时代才能出现企业家。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出事,在公众眼中,罪有应得;在企业界眼里,则值得借鉴甚至值得同情。在律师眼里呢?为出事企业家辩护的律师是一群极为低调谨慎的“隐身人”。如果不是事过境迁,要找到他们并让他们开口进述他们眼中的出事企业家,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社会和法制的变迁,是件极其困难的事。经历几年的持续追踪,《中国企业家》终于在  相似文献   

7.
《中外管理》2003,(12):90-95
2003年,美国两位管理学者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与西方传统完全相反的卓越领导模式。当西方“第五级经理人”开始追寻东方性格特质时,历经20年发展的中国企业家是否也到了自我革命的阶段?中国企业家完成角色转变与中国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什么关系?又需要什么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企业家队伍,在当今中国可以说存在三大阶层和三大群落。第一是国有企业。早期的企业家大部分产生于这个母体中,现在中国的特大型企业,能排到世界500强里面的基本还是国企。第二是外资企业。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外资企业培育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已经成为中国企业阶层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成为西方管理理念的实践者与传播者。第三是民营企业。1978年以后,这个群体在迅速壮大,在区域上形成了三大兵团。第一是华南兵团。他们是特区政策下涌现出来的企业家。以广东商人为主,以李东生、王石为代表;第二个是“海归派”。以张朝阳、丁磊、马云…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日趋一体化,跨文化管理亦日益成为中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探究导致东西方企业管理差异的文化原因,有利于人们深入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特征,从而良好地迎接世界性的跨文化管理的挑战。   大致说来,东西方企业管理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东方宣扬集体主义,西方崇尚个性张扬 ;东方讲究人际关系,西方推崇科学思想;东方重伦理,西方尚法制;东方管理意在引导,西方管理旨在防范;东方企业鼓励以厂为家,西方企业则主张工厂只是工作的场所;等等。东西方企业管理中的种种差异,导致其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是,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各自的历史传统,应当说是其管理差异形成的主要文化根源。   企业管理的差异,一定程度上源于文化基础的不同,而“东西方文化基础的最根本的差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季羡林语)。总的来说,东方思维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综合,而西方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分析,用哲学语言来说就是东方是合二为一,西方是一分为二。   在对世界的认识上,东方思维方式从综合出发,认为万物归一。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也就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元气,它是一个混沌...  相似文献   

10.
我的咨询工作一直都是在为企业家服务,大概因为此,多年来我总是在迫寻关于企业家问题的思想与智慧。有几个关于企业家的观点给我印象极深: 其一,西方经营大师艾柯卡说:只要有50个企业家,就可以从危难中拯救美国! 其二,东方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一个企业的兴衰,70%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企业家在东方儒家柔性文化与西方科学管理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往往容易造成身份的迷失。事实上,无论从国家战略层面还是企业的长远考虑,中国企业家在新经济时代必须有自身明确的身份定位。基于此,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难以形成自身独特竞争优势的原因,以期找出中国企业家应有的角色担当。  相似文献   

12.
吴定则 《英才》2009,(8):126-127
商人帮过别人,也被别人帮过,他们看待报恩的眼光与众不同。企业家如何报答自己的恩人,企业家又是如何成为别人的恩人,并利用员工的报恩心理推动企业发展?处理报恩问题的不同行为,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真正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3.
当面对西方谈判者时,中国企业管理者需要的重要技巧之一就是能对付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偏见——西方商人一直对中国人有偏见,20多年的偏见不会一下子就消失,尽管他们正在反省并检讨自己,但为了防止被"狡猾"的中国人欺骗,他们宁可错过交易机会。面对西方商人骨子里存在的偏见,该如何与他们进行谈判?  相似文献   

14.
时下,企业家一词比较时髦。一些人稍微赚了点小钱,便自称或被人称为企业家,这些人也乐于自称或被人称作企业家。正因为如此,有些商业会议常常被冠以企业家会议的名称。但是,中航油前总裁陈久霖却认为目前在我国能够称得上企业家的人太少,并在撰文中阐述了他的观点。我把当今商人简单地划分为生意人、经理人和企业家三个类别。这种划分有其现实意义。首先,厘清他们之间的差异,有助于人们给予企业家正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政策催生了我国大批的商人和企业家,他们成为我们经济的晴雨表,也日益开始在我们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读者评刊     
《中外管理》2013,(2):14
他们在坚守着,他们是企业家《张近东和张瑞敏——请善待我们的企业家精神》2013年1期改革开放30年来,一群孤独的中国企业家拨响了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唯利是图的商人烙印正在慢慢消退,他们用创新、远见和责任推动社会发展。出身杂草却不断地创造精彩,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当别人绝望的时候砥砺前行。他们有人性上的不完美,但是他们身上凝聚的企业家精神是这个时代的无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会议中,我认识了一位年轻有为的企业家李先生。早听说李先生创业的传奇了,于是我便问起他的创业秘诀是什么。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那是五年前,李先生还在一家台资企业做事。他们的老板不但是个在多国拥有众多公司的大企业家,同时还是个教授,是学者型商人,既有很好的经济头脑,又有很高的学术成就。李先生就是冲着这一点,进了他的公司。由于李先生勤奋,肯动脑,老板很快就提拔他做了部门经理,专管家具的销售。他也一直做得没什么差错。  相似文献   

18.
做企业家和做英雄一样,应该保持低调。最低调的企业家,应该是沃尔玛的老板莎姆·沃尔顿。当他成为亿万富翁后,仍然到他们家街角的理发店理发,出门坐低等舱,住下等宾馆,到家庭餐厅就餐。他没有“标准照”,开的是创业时的旧式小货车。沃尔顿一家也从来不买豪华游艇,他的儿子罗伯逊·沃尔顿子承父业后,也一直保持低调。有一天,当下属告诉他,沃尔玛已经被《财富》杂志评为500强后,他只是点了点头,然后低头干他的活儿。而换成别人,欢庆、欢呼和欢天喜地总是免不了的吧?换成我们,喜悦、喜庆和喜出望外是当然的吧?实际上,我们就有些人乐得把哪怕是…  相似文献   

19.
主持心语古诗中说:“商人重利轻别离”,把商人说成是对亲情冷漠的人。这种看法至今依旧存在,有的人认为商海中的商人以及企业家只知道钱,不懂得感情。以我的经验看,这是一种认识误区。他们当然是一些对金钱格外敏感而且也善于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十五年以来,各种经商企业、从商人员,如雨后春笋,他们对繁荣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自然界任何事物一样,在新崛起的“商人阶层”中,既有奉公守法经商者,也有靠尔虞我诈骗财掠物的不法分子。这一小撮“小丑”不仅损坏了商人的社会形象,而且使经济界人士吃够了苦头,终日提心吊胆,然而,当我们揭开小丑们那层薄如蝉翼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