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较分析现代企业两个重要功能,即加工与制造、设计与想象之间的区别,研究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设计和中国想象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企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中国政府与企业应努力把目前的中国加工和制造水平提升到中国设计和想象水平,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获得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中军 《浙商》2010,(7):I0030-I0031
“在中国拍电影运气不错,随着中国市场的自然成长,你只要能跟上它的步伐,赚钱的机会就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兰波 《商》2013,(19):135-135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当前国际背景下,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际话语权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其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应努力形成文化软实力的中国话语,并准确把握文化软实力的我国发展境遇,进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中国道路。  相似文献   

4.
马汉海权理论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并在此基础上走向海洋,在海上重要咽喉处建立海外基地,进而保护国家在崛起过程中所依赖的海上贸易通道。2013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进出口贸易额也在不断攀升。然而,中国在对外贸易额不断上升期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与周边国家的海权争端和海上航道的安全性问题。出于对中国经济利益及安全利益的考虑,中国应借鉴马汉海权理论来解决其在海上贸易及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众说纷纭,从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的一项全球调查出发,归纳出了两大类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认识,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众说纷纭,从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的一项全球调查出发,归纳出了两大类国际社会对中国国际形象的认识,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默闻 《中国广告》2010,(1):111-112
这个消息最早是麦肯光明的莫康孙老师在一次谈话中滑出的。我应该是知道得比较早的人。但是很奇怪我一点也不快乐,也没有那种尖叫的快感。中国人弄一条广告片在别人的家门口播播就那样值得我们自己欢呼和闹腾,我觉得不开心,我觉得有点晚,我觉得有点伤感。  相似文献   

9.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影发展势头良好,票房、银幕、影院数量及观影人数持续增长,国产影片质量有所提高,占据国内市场主阵地,中国电影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文章从近年来中国电影的发展入手,分析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精神。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白酒,越来越凸显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国粹”地位。一部中国文学史,离开“诗与酒”,它会显得苍白与失血,而当今中国人的生活,如果离开了中国白酒,生活的快乐指数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1.
黄亚生 《商界》2011,(11):94-97
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并不独特。无论是中国的成功经验还是发展困境,都不是中国特有的,都可以从世界其他国家的身上找到影子。  相似文献   

12.
《市场周刊》2013,(9):19-22
“中国再次进入了‘三中全会时间’”。此时此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圆满落幕。世界的目光、13亿人的关注,纷纷聚焦于这次“值得期待的关键性会议”。无数的人们禁不住畅想:在改革之路上进行了35年的中国,将如何开启新的进发?创造了发展奇迹的中国人,叉将再续怎样的光荣与梦想?  相似文献   

13.
巴曙松 《商界》2009,(10):102-102
近一段时间,中国股市的大幅度向下波动.体现了市场对中国经济二次探底强烈的担忧。  相似文献   

14.
肖知兴 《商界》2010,(9):40-45
中国企业、中国文化的创新突围之路,可以用9个字归纳——“不唯上、不唯人、只唯我”。  相似文献   

15.
王育琨 《商界》2006,(11):28-34
我的《比房价更残酷的……》一文,在《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第9期发表后,被各大网站转载,一时引发了网上热烈的讨论。我清楚不是我笔下出了什么锦绣文章,而是我提出的那些习以为常的“愚蠢和矛盾”,一下子触动了那一种深爱祖国、关注中国人民福利、忧虑中国未来竞争力的民族情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叶小果 《网际商务》2014,(11):92-92
你们这样不行啊,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得太少了。不接地气,跟不上潮流。一群中国人被一个外国人这样批评时,被批评者谦虚地说,我们会努力多了解一些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若无其事地说:OK。我会帮助你们的,毕竟我是个中国通。  相似文献   

17.
镜明 《中国广告》2011,(11):48-49
若问我日本元素是什么?我觉得不是樱花、不是富±山,也不是艺伎。但大部分人能够信手拈来、张口就说的可能就是这些。越是熟悉的事物往往越是难以界定。“中国元素”也是如此,不是单纯的某个具体的东西就能够表达的。但中国人自己眼中觉得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本身就含有“中国元素”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英语教学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意识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等都有重大意义。我国英语教育存在的误区,即只重视英语国家文化的介绍,而忽视中国英语和本土文化的地位。这样不利于实现真正的平等的跨文化交流,不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给我国对外交往造成诸多障碍。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及东亚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事件。该自贸区的建设及最终建成将产生多重效应,如实现双边经贸关系机制化、推动东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增进中国和东盟的战略与安全互信等。此外,它也有一些潜在负效应,妥善应对将有利于中国—东盟自贸区的运作及整个东亚区域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国汽车市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2012中国龙,车企怎能不讨好。"为重返中国、重回主流,克莱斯勒在2012北京车展上推出两款专为中国设计、具有中国元素的概念车"龙图腾"和"如意300"。在同质化车型滥觞的今天,克莱斯勒推出了"自潮流不趋同"的全新300C,吹起一股"自我?自信"的逆潮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