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发展中的湖南文化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步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化与经济结合而形成的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成为我国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分析湖南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文化强省的对策。一、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九五”期间湖南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达12.3%,超过同期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平均增长速度,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1.加大投入…  相似文献   

2.
重庆渝东南地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群众基础扎实。随着三峡库区发展建设的逐步深入,渝东南地理优势和旅游资源优势逐渐凸显,在重庆市城乡统筹发展战略部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基于丰富的传统民族文化资源,探索渝东南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对策,走出以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志禄 《时代经贸》2011,(22):64-64,6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发展要求,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强市的必然要求,更是优化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发展壮大文化产业,需要积极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因为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化产业作为新世纪的朝阳产业,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近年来,朝阳市紧紧围绕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资源,加速推进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的开发与建设,积极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全力构建布局合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重点突出、总体实力不断增强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增长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我国文化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相对发达国家较晚,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黑龙江作为文化大省,提出了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定一个是展目标,实施五大战略,发展十项产业,构建三大格局。本文从黑龙江省文化资源现状入手,分析了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皇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和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是时代发展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的高度统一。文化产业是文化和经济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朝阳产业,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陕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富集、后发优势明显,资源禀赋得天独厚,产业发展基础无与伦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陕西全面建设西部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必然过程,是推动文化强省工程建设的重要杠杆和战略举措。因此,确定文化产业的战略定位,分析陕西文化产业的成长特点,构建陕西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就显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7.
潘林 《大陆桥视野》2012,(14):127-128
随着和平与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提升本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简单介绍了新疆民族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必然性,并据此提出新疆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一、艰难的嬗变:从“文化宣传事业”到“文化产业”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论断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所谓文化产业,就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的生产、提供文化服务的产业。其产品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娱乐等精神需要。“文化产业”一词在西方首次出现是在20世纪30年代,用以概括大规模、大批量、工业化的文化精神生产的特点,而在我国,“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我们应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选择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产业应确立新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坚持人本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重点发展、创新发展、多样发展。在战略选择上,应以民族文化为根本,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大力解放与发展文化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王盛 《经济研究导刊》2013,(14):101-102
近年来,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贡献GDP的支柱力量,而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人才匮乏逐渐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以发挥其后发优势,培养更多文化产业信息化人才以逐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体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口红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我国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我国必须充分认识到体育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扶持并推动体育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旅游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湖南的旅游产业集群已经初现端倪。但是湖南旅游产业集群的空间结构还存在着资源分散、雷同开发等问题。湖省旅游产业集群现在大致处于集群成长阶段,集群应该朝着政府主导型、市场导向型、景区中心型等方向演进,分别以长沙、张家界、衡阳为中心建立三个特色旅游产业集群,同时建立起旅游产业运行机制、协调管理机制、旅游产品创新机制等完善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农村文化消费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北省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投入比重较低,消费结构单一,农民的文化生活单调。引导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培育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农民文化消费投入,提高农民的素质,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生活进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5.
农村文明需要文化,而文化繁荣是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品牌。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其产业品牌的打造和使用现状不容乐观。打造农村文化产业品牌,要注意把握策略。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各地区发展状态不均衡。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绚丽多彩,但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的经营性开发的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GDP比重偏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演艺业、工艺美术业及会展业发展初具规模,并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方式,但产业化的发展却出现了扭曲或忽略民族文化精神价值的经营运作形态,短期的经济利益会使得文化产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总体上,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处于随意发展状态,缺乏鲜明民族特色的发展重点引导,也没有形成突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由此,我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政府应运用文化生态观引导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思路,确定特色推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培育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成长与发展,寻求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开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张艳  张勇 《经济地理》2007,27(3):509-512
乡村文化是人类与乡村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它具有自然性、生产性和脆弱性等特性。乡村文化对游客的旅游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并可满足人们的乡村旅游需求,是产生乡村旅游的动因。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村文化,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强化浓郁的乡村文化意象,可采用文化观光型模式、文化体验型模式或文化综合型模式开发出乡村文化旅游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18.
重庆都市旅游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包装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秦学颀 《经济地理》2002,22(1):115-119
在重庆市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结构和定位结构中,都市旅游被定位为重庆旅游的中心。而都市旅游的灵魂是文化。要发展重庆的都市旅游业,必须充分认识和挖掘重庆的文化价值,培育有较高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重庆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人文山水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三个方面。在发展重庆都市旅游时应对文化遗产进行现代化包装,开发“巴渝文化”、“抗战陪都文化”、“都市风貌”这三大品牌,突出景区主题,注重旅游的观赏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发展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19.
李童 《经济研究导刊》2012,(28):189-191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被赋予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使命,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资金的融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力保证,现阶段资本的缺乏成为陕西文化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在分析陕西文化产业投融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文化产业投融资的成功经验,提出深入挖掘投融资潜力,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功能完善、分工明确、运营规范的投融资体系,形成有陕西特色的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酒店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主题酒店是未来中国酒店的发展趋势。佳木斯是黑龙江赫哲族的发源地,其中蕴藏的赫哲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赫哲族文化风情酒店,无论在文化传承领域,还是在经济建设层面都有着重大意义。在建筑装饰、饮食和文化表演方面,简要介绍佳木斯建立赫哲族风情酒店的总体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