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2 毫秒
1.
本试图说明由于历史原因,当前进行的按合作制规范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实际上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取得实质上的进展。而农村信用社又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尤其是金融风险问题严峻,农村经济、农民又急需资金支持。所以,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刻不容缓。鉴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不能仅仅按一种模式进行。因此,笔提出了三种改革模式,以供决策层参考。  相似文献   

2.
鄂锋 《海南金融》2002,(2):29-30
我国农村信用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项业务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面临着困难,潜在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本就今后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问题,谈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自1996年与农行脱钩以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从根本上取得重大突破.原因何在?改革的困难又在哪里?尤其是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困难在哪里?笔者带着这些问题对辖内农村信用社改革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4.
对农村合作金融发展中若干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合作金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的种重要金融形式,几十年来在我国农村经济泊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应用的作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农村信用社整体上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大环境,发展步伐缓慢。因此,我们必须正视农村信用社面临的严峻形势,标本兼治,认真解决好农村信用社职能定位和经营方向、行业组织体制模式的选择、机构网点调整及市场退出、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等问题,使农村信用社真正发挥“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归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领导管理,已将近四年,此间,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不断加强,业务经营不断规范,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向合作制改革规范过渡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较大。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去年以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工作已顺利完成,这表现于农村信用社的人、财、物与农业银行已经分开;县联社已与农业银行县支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县以上各级信用合作管理干部已从农业银行划转到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办公室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承接了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工作;农村信用社管理工作平稳过渡,业务得到继续发展。但是农村信用社在改革和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与突出的问题,不能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深化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农村合作金融新体制,真正把…  相似文献   

7.
纵观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历程,无不与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相关,每一次改革都表现为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促使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出现了新的模式。本文通过对陕西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情况的调查分析认为。在当前农村经济转轨时期,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应长期保持以县为单位的法人格局,这将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农村信用社的长期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村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缺少商业银行的农村市场的情况下,为我国的"三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其本身的运作管理还存在很多问题。以往农村信用社主要是由政府供给、控制以及管理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化改革也是必走之路。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我国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成为了重难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连续出台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农村信用社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在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的背景下,如何抓住机遇.尽快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困难,走出一条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农村信用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收入提高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应看到,农村信用社在发展中日益突显出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顺、历史包袱沉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和效益提高,成为制约扶植“三农”发展的瓶颈。也正是基于此,2003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浙江等8个省(市)实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