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对象是具有极其复杂的情感世界的人。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职工潜在能量的发挥上。要完成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充分激发人的情感,使人们对自己从事的工作产生兴趣,产生一种爱岗、敬业的精神,使其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研究人的情感和分析人的情感、注重情感激励,是非常重要的。一、情感激励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情感激励需要交流和沟通,通过交流和沟通,增进友谊、消除隔阂,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兴趣,充分发挥职工的潜力,增强对事业的凝聚力。一般地说,…  相似文献   

2.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本文对国有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内涵及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就国有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人性化管理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经济形态的日益转变,人才成为新的稀缺资源,而人力资源成为生产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管理工作中如何通过人的动机激励来有效的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绩效,为企业增加更多的利润,是企业在管理中非常注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时代经贸》2012,(10):65-67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古语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企业管理中多点人情味,有助于赢得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只有真正俘获了员工心灵的企业,才能在竞争中无往而不胜。  相似文献   

5.
刘燕 《国外经济管理》2007,(1):13-18,48
管理是人的活动,现实的人性是人的各种本质属性相互规定的表现。文中在对人性概念和特点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人性假设的社会历史变迁,探讨评价了关于人性假设的不同角度与实质问题。在阐述分析企业所秉持的管理激励理念的社会人性基础的同时,论述说明管理激励理论与实践的演变过程,指出管理激励理论与实践的演变实质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张扬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下激励管理的新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军  金艳 《技术经济》2001,20(1):16-17
一 .在知识经济形态下 ,激励管理的新特点1、人力资本的概念变得异常突出。知识经济的造就必须从价值的源头做起 ,而创造价值最终是要靠人的智慧和双手来实现的 ,人是决定性的因素。故在此基础上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充分显示出了管理基本出发点的根本转变 ,同时也是人的根本价值被企业充分认识的必然结果。2、物质激励方式在新时代下的新发展。目前 ,对于物质激励方面 ,最热门的当数职工股份期权制的逐步推广 ,这种新的薪酬发放方式适应了当代经济股份制改革大潮的变化 ,体现了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的一致性。同时也为知识经济注入了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人是企业的决定因素,激励人的内在潜力,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企业管理中要科学地运用激励手段必须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重配合的原则;要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还要注意激励的公平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说到激励.很多人就会想到“薪水”和“奖金”,这些固然重要,但是作为管理者。还必须掌握其他的激励方法,尤其是那些无“薪”激励.更能体现管理者的管理艺术。无“薪”激励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建雄 《时代经贸》2006,4(11):21-23,25
现代市场经济的实践表明,一个经济制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知识和技术人员、企业家等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检验一个经济机制或规则是否运行良好的一个基本标准是看它是否能够提供内在激励使人们努力工作井做出高质量的工作,激励决策者做出有利于他主管的经济组织的好决策,激励企业尽可能有效地生产。 众所周知,激励与收入分配密不可分,在知识、技术、企业家等要素的所有权属于私人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和激励理论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鼓励各个要素的所有者自觉地投入生产发展过程,不仅要刺激劳动要素所有者的劳动投入,还要刺激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所有者的各种要素的投入,从而真正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本文选择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分配问题并进行激励机制设计,由此构成“要素报酬分配-激励-效率-分配模式设计”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要使要素报酬分配具有激励效应,必须实现要素市场化和实现要素资本或股权化。实现要素市场化是指知识、技术成果和企业家分别进入各自的市场出售,由此实现各自的价值。要素资本或股权化是指私人所有的要素投入企业后应该在股权结构中得到体现,从而在股权结构中包含技术股、企业家股权等;二是提出了分配制度的激励效应,对不同类型的要素所有者的报酬分配进行了分配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0.
管理的精髓是如何对待组织中的人.现代管理理念不再是以事为核心,而是以人为核心.如何激励人,如何掌握人的心理,运用管理艺术将激励进行到底.本文从管理心理学的视角强调管理工作中进行激励应该遵循的公平原则、效用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谈管理中的激励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玉莲 《经济师》2003,(5):14-15
文章通过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分析来探讨管理的有效性 ,阐明了现代管理以人为中心、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的管理思想 ,强调了管理的重要手段———激励以及激励的要点。  相似文献   

12.
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对员工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员工提供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注重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加强企业的人性化管理,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关系到企业和职工的根本权益,关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18,(5)
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励企业中的全体成员,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文章通过对为何要在企业管理中运用激励理论,分析现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以此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管理的本质是处理人际关系,其核心是激励下属。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或状态,起加强激发和推动作用,并且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目标。专家提出,任何想长久发展的企业必须建立自己的有效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企业将其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手段。人的需求是其积极性产生的心理基础,作为领导者要了解人们心理活动的规律和过程,使采取的激励形式更有针对性,更具有成效。激励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物质激励、竞争激励、参与激励、责任激励等,而本文着重就物质激励、责任激励、自主权激励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最活跃、最能动的第一要素。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完善企业员工的激励机制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首先阐述企业管理中有关激励及激励机制的概念,进而深入论述当前中国企业对员工的激励机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中国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6.
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入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调控与激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贯彻落实和谐铁路建设规划,适应高铁时代对铁路管理的新要求,最大限度地激发管理核心因素——“人”的潜能,我们自2007年开始,在全段推行了岗位正向激励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力资本价值的日渐升温,如何搞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和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日益成为企业集约化经营、“挖潜增效”的亮点。本文作者提出了成功激励这一概念,并论述了成功激励的两个必要条件,激励方案的使用应建立在与激励客体的充分沟通及对其工作状态和需要的动态监控的基础上,必须满足激励因素空间上的并存性和激励方案组合使用在时间上的继起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员工人格类型与激励因素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君 《经济论坛》2006,(12):104-106
1.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人格类型的企业员工和各种激励因素的关系。通过本研究,可以归纳出现代企业管理中员工的有效激励因素,以及不同人格类型的员工所对应的最佳激励因素。本研究在理论上为激励因素的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在管理实践中为企业绩效管理和员工激励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现代很多企业为了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管理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而正激励和负激励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中非常关键的内容,这两种激励方式相辅相成,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管理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一般来讲,很多管理人员往往更加注重正激励的管理制度而忽视对负激励制度的管理,本文就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系统的阐述,使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将正激励与负激励有机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为企业管理共同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