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龚临安 《银行家》2004,(4):45-47
商业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全球性研究课题。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银行业的状况来说,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尤显必要。国际上大多数比较先进的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一般为30%~50%,而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其总资产中的占比一度曾高达90%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化和金融市场的水断发展,以及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展与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资产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非信贷资产占比不断上升。据统计,目前商业银行非信贷生息资产在全部资产中的比重约占三分之一左右,成为仅次于信贷资产的第二大主要资产。但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3.
肖遂宁 《新金融》1995,(3):41-43
美国的商业银行高度重视信贷资产管理,尽管在利率开放的环境中,银行的风险不只是信贷风险,但由于信贷资产仍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60—70%。因此,不论是社区小银行,还是跨国大银行,其业务管理的重心仍是信贷资产管理。其特点是: 一、资产多元化 美国银行收入的2/3来源于贷款收入,但几乎所有的银行仍然把存贷比控制在60—70%之间。金融管理当局也十分重视这一指标。从统计资料看,美国一万多家银行中,资本收益率高于20%的2000家银行。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农行系统对2004年末非信贷资产进行了一次清理认定工作,其结果令人瞠目结舌,一个总资产仅为80769.7万元、非信贷资产12323.7万元的县级支行,非信贷不良资产高达3729.4万元,占比为30.26%,从非信贷不良资产占用情况来看,该县在全市农行系统中非信贷资产质量是较好的。非信贷不良资产占比为何如此之高?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带着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信贷类资产(贷款利息收入占利润的9成以上),造成了银行管理人员“只要管好信贷类资产就是管好了银行”这一观念误区。随着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日益提高,银行内外部管理机构逐渐认识到银行资产不仅仅是信贷类资产,还包括非信贷类资产,如何对银行非信贷资产实施有效管理,提到了银行内控管理的议事日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目前,银监会对非信贷资产的规范提法是:按照资产的性质,将银行全部表内资产划分为信贷资产和非信贷资产。即资产负债表中,除了信贷资产以外,其余资产全部归入非信贷资产范畴,一律统称为“非信贷资产”。因此,非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非信贷资产管理及风险监控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所谓非信贷资产,根据银监会的规范提法,是指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除信贷资产以外的其余全部表内资产,这些资产一律统称为“非信贷资产”。因此,非信贷资产是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信贷资产的管理和风险防范也已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去年以来,以银监会对四大国有银行非信贷资产管理的专项检查为标志,各银行纷纷加强对非信贷资产的管理,特别是为了加快股份制改革和上市步伐,相继加大对损失类非信贷资产的拨备核销力度,加快非信贷不良资产的清理处置步伐,提升非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8.
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成因及对策杨大光不良信贷资产,是指那些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从目前我国银行,尤其是几家国有专业银行看,不良信贷资产占银行信贷资产的比例过大,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严重下降,巨额的不良信贷资产,不仅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沉重...  相似文献   

9.
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优化信贷资产结构的重要措施,快速、准确评估其信贷风险是商业银行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过长期实地调研,本文建立了适用于我国的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评估体系,其中,所建非财务指标体系,从行业环境、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经营者经验与素质、信用品质四方面进行评估;财务指标体系包括现金流流动负债比、净资产总资产比、息税前利润流动负债比、总资产周转速度、流动比率、现金流贷款比六个指标。以Logit统计回归模型为基础建立的评估模型,在分别评估非财务指标信息和财务指标信息后,加权相加两方面结果得到综合评估结果。实证检验证明,该评估体系的评估正确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一、金融机构信贷资产结构及其特点。(一)信贷资产结构状况。绵阳市信贷资产中,工行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农发行最小。今年一季度,全市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平缓增长,总量比年初增幅0.74%,其中:农行、中行、农村信用社、工行四家金融机构呈平缓增势;而建行、商业银行、农发行三家金融机构则呈现负增长态势。  相似文献   

11.
试谈建立信贷风险防范机制金设琳当前农业银行正向商业银行转化,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目前农业银行资产经营的主体就是信贷资产,占了总资产的80%以上,农业银行利润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反思农业银行当前的信贷资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肖梅 《西安金融》2001,(9):29-31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由于种种原因积累了大量的不良信贷资产,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银行系统的不良信贷已逐步显现出来。据统计,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仅计算不良债权,按普遍接受的看法,不良贷款占全部信贷的20%。由于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持续、快速上升,导致商业银行经济效益和资本充足率的明显下降,影响了银行资产的良性循环。在当前我国处置不良信贷资产的市场化程度不高、法律和信用环境欠佳、信息来源不对称的情况下,仅仅依靠现有的的传统手段处置不良资产,其难度非常大;而我国银行的呆帐准备金制度建立又较晚,比较太低,远远不能满足呆坏帐核销的需要,其结构必然是牺牲银行的利润和安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 资产配置影响的实证模型,利用45家商业银行2003-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 果表明: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的增长没有产生激励效应,商业银行并未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 加速信贷扩张;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 加深,信贷资产和证券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占比都增大;利率市场化对信贷资产内部配置结构也 产生了显著影响,促进零售信贷资产占比提升,而对公司信贷资产占比和前十大客户信贷资产 占比的影响为负,这验证了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过程中,商业银行将信贷资源向个人客户和中 小企业客户倾斜,利率市场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效应。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绿色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信贷已成为商业银行满足绿色融资需求、开拓新利润增长点的重要业务手段。本文运用2007-2017年我国33家商业银行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绿色信贷对银行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绿色信贷占总贷款比重的增加有助于提升银行资产收益率;第二,从营业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银行净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但对非利息收入没有明显贡献;第三,从净利息收入结构来看,绿色信贷提升了利息收入占总资产的比重,而对利息支出占比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规模较小和流动性较高的银行而言,绿色信贷对财务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上述研究结论对于推动我国绿色信贷发展具有以下启示:第一,商业银行应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第二,商业银行应依托绿色信贷构建综合化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提升收入多元化水平;第三,商业银行应开发利用多样化绿色债务融资工具,降低绿色信贷业务资金成本;第四,政府部门应制定差异化绿色信贷激励政策,激发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5.
虽然各家银行都把增加非信贷资产的比重、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视为衡量结构调整的成效。但目前的实情是,非信贷资产的收益率如此之低,增加非信贷资产的比重就意味着降低总资产的收益率水平。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这无疑是又一个求乜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信贷结构调整的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6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在新疆召开支持西部开发座谈会,根据西部大开发的有关部署和总行会议精神,在全面分析我行经营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信贷结构调整为手段,全面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的奋斗目标。通过一年来的实践,我行信贷结构得到了显著改善。到今年6月底,在333.86亿元的贷款余额中,A级(含未评级优良客户)以上客户贷款占比达到63.1%,比上年同期上升7.3个百分点;用于优势行业的贷款占比达到39%,比上年同期上升9.4个百分点;项目贷款、住房贷款和消费性贷款占比达到31.77%,比上年同期上升7.57个百分点;相对发达地区和较发达地区的贷款占比达到90.2%,比上年同期上升3.9个百分点。在信贷结构调整的推动下,我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经营效益出现重要转机。到6月底,我行本外币三项不良贷款比上年同期下降2.43个百分点,比年初下降2.51个百分点;上半年收息率同比提高6.3个百分点,比年初上升4.12个百分点。易除上年剥离不良贷款增收因素,封闭利润比上年同期减亏0.93亿元。  相似文献   

17.
金融脱媒趋势下,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信贷的比重将逐步增大。中小企业信贷具有多种特点,将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组合产生多种影响。关于这种影响,有信贷业务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两种理论解释。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小企业信贷将使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行业分布更加分散。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仅指存款规模的增长,而是在资产质量优质、经济效益显著、内部管理完善和业务创新基础上的综合成长,其中尤以资产质量为重,资产质量中又以信贷资产质量为主。如何将有限的资产投向那些真正能带来效益的客户,从根本上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一个重要课题。大力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是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的关键,是保障银行健康发展的基石。信贷文化是全体员工对建立在合理完善的信贷管理体系基础上的信贷经营理念的认同和遵守,它集中表现为每一个银行员工都懂得怎样分析现金流量,怎样判断企业的盈利能力,怎样了解…  相似文献   

19.
农业银行信贷资产存量质量不高,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到农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上市的进程,而且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对农行某市支行2004年末存量信贷资产调查分析,其资产的现状是:存量资产总规模74140万元,不良贷款52914万元,占比高达71.4%。其中通过依法诉讼、企业改制、资产处置后完全没有还款来源保障的挂帐贷款不低于43000万元,占贷款总额的60%以上,占不良贷款的80%以上。该行不良贷款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现代金融》2014,(1):20-2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它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转型、内部管理、经营机制。本文围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以及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和商业银行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