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的未来是政治、经济、文化和个人充分发展的未来,而这一切的发展则离不开占人口一半的妇女的广泛参与。妇女人权的实现必须保证妇女获得自立、自强与自主的能力,以及赋予她们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权利。国际人权公约中的人权应当基于国际人权公约国际法的特性受到国内宪法的保障,宪法作为国内公法,具有最高权威性和最高法律效力。将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宪法对妇女人权的保障进行比较,既可以对中国保障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人权从立法上和实践上不断予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微言     
《经济改革》2014,(12):7-7
查办令计划再一次表明中央反腐的决心,对于中国政治走向开放和透明,是一件好事。——全国政协副主席令计划涉嫌违纪被调查。把养老的"一国两制"送入"历史博物馆",让社会的公平公正早日乘上"高铁".——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从养老制度开始实行社会平等,与从小孩子开始实行教育平等,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  相似文献   

3.
董丽敏 《开放时代》2013,(2):93-105
新时期中国的“妇女研究”以“社会变革与变革社会”的政治性参与作为建构自身合法性的起点,但无论是“传统的”以妇联为主体的妇女研究的转型,还是“民间的”以学院为主体的妇女研究的崛起,都面临了自身政治性流失的危机:“传统的”妇女研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由阶级革命转向经济建设,探寻了以市场经济法则来争取“男女平等”的空间,结果却是从社会主义时期的“实质平等”蜕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形式平等”;“民间的”妇女研究企图以“有性的人”的概念发明既回应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热潮,同时又对其进行反省,但其逻辑架构的内在悖论,抽空了中国妇女运动实践/知识生产体系原本蕴含的政治能量。总体而言,新时期中国的妇女研究未能完成从一种有限的文化政治到可以变革现实的能量的转化;  相似文献   

4.
关注     
《商周刊》2011,(22):10-10
事件:10月20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贾布里勒宣布,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已经身亡。新华网时评:卡扎菲身亡并不意味着利比亚局势万事大吉。卡扎菲残余势力仍将制造麻烦,东西地区、大小部落和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矛盾可能进一步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5.
赵喜斌 《商周刊》2011,(6):28-28
从1953年始,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不断调整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计划经济下"一五"执行得最好时钟拨回到1953年,在这一年,第一个举国发展目标"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诞生了。自此之后,一个又一个"五年计划"不断调整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直至今年,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博物馆至今珍藏着一件名扬中外的镇馆之宝"马踏飞燕"。 这件被考古学界堪称为"马神"的珍宝,2002年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将原大仿制的24K镀金"马踏飞燕",作为国礼赠与来华访问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精神:一条伟大道路的探索之源石仲泉西柏坡精神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可以从多方面界定。我们可以从执政党的建设的角度,即从"两个务必"的角度去认识,也可以从政治道路的角度即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高度来认识。从政治道路角度讲,西柏坡精神能...  相似文献   

8.
张豫 《经济纵横》2006,(7):21-23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曾用三个方面来论述军队和企业的相同点:一、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达到目标决不罢休。二、执行能力强,这个恰恰是很多企业做的不好的,部队的执行能力强是因为用的是行政命令体系,这一点与企业不同,但企业同样需要强大的执行能力。三、思想政治工作,或者说是企业文化,中国的军队里是很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的,而在企业里,企业文化是基础。  相似文献   

9.
宋虹 《时代经贸》2007,(6Z):37-37,39
文化产业正在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形态,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创新与实现,在创造性的改革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形态和文化结构的同时,正在创造性的建构中国的新文化、新经济和新政治格局,创造性的构建中国文化的新体制。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经营和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进行有关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再出发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矛盾和变幻莫测的国际形势,人们在呼唤将中国的改革推向深入,人们呼唤"从摸着石头过河"到"新的顶层设计",人们呼唤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似乎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1.
章毅 《经济研究导刊》2010,(36):251-253
海峡两岸实现"三通"的大背景下,妥善化解伴随两岸经贸交流日渐繁荣而来的各类民商事纠纷已经成为两岸司法实务界同人面临的共同任务。而确定管辖权是审判程序启动以及裁判获得对岸承认与执行的前提,但是由于政治以及法律价值、立法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两岸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正日益成为阻碍两岸司法交流及司法协助顺利推进的突出问题。鉴于此,制度设计必须既立足于"一个中国"的根本原则,又要合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区际管辖权冲突的成功经验,两岸携手共同规划富有特色的区际民事管辖权冲突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12.
张璐  肖健 《经济研究导刊》2011,(3):245+248-245,248
自美军战斗部队于8月31日全部撤出伊拉克后,伊拉克的安全、政治形势并未如美国之愿平稳过渡,伊拉克依然是一个充满忧患的烂摊子。回顾美国标榜民主,号称帮助伊拉克人民推翻萨达姆强权政治,提倡在中东社会开"宽容"和"尊重妇女"之风,不难看出美国人观念中的"使命"感是其要求或强迫其他国家接受美国的政治发展模式这种做法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一门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近现代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更要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达到让大学生把握近代历史的发展方向、提升明辨是非能力、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中国共产党将迎来90华诞,省、市、县、乡党委也将集中进行换届,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央高度重视,全党全社会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侵犯妇女合法权益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从法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侵犯妇女合法权益问题的经济性成因,微观方面在于"经济人"的本性,宏观方面在于法律制度失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新兴的全球性经济和地缘政治大国,中国对于一些大国而言,不论是在全球体系上,还是在次全球体系(区域)上都是一个政策性的困难抉择。对于如何构建与这些在中国外交总架构中居于"关键"地位的全球性大国的关系,中国新一代政治领导人提出了无论是在国际关系理论上,还是在近现代国际关系实践上都具有创新内容的"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这一构想在很大程度上是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论断的逻辑性结果,也是在中国经济和地缘政治实力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作出的蕴含着中国古代哲学"和而不同"和战略智慧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理性选择。这一构想有助于中国坚定和平发展的崛起新路径,同时也为其他新兴大国共同参与全球体系重塑和世界新秩序的构建打开了便捷之门。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有可能使美国在中国经济外交与外交攻势的双重作用下,接受中国的"和平崛起"的理念,弱化视中国为安全与战略"威胁"的观念,从而有利于世界力量的和平转移与全球体系的和平转型。在此层面上,新型大国关系的构想无疑有助于打破人类几千年历史上大国崛起与战争形影相随的宿命,对推动全球力量的和平转移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将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加入WTO对我国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当今国际经济在不断加速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经济要融入世界经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诚信”成了热门话题,在经济生活中也显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革和我们的任务赵印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适应和促进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党和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全面调整了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变革,使得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所有制结构一改过去"单一"...  相似文献   

19.
诸葛亮用马谡辩平白诸葛亮用马谡,失街亭、丢箕谷,那结果是很糟糕的了。所以,一向被认为是聪明人办的一件糊涂事。然而史书上说,"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且亲自"临祭";京剧《失空斩》唱到末后,也是"挥泪"斩马谡。诸葛亮的"流涕".表面看,很有点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20.
赵慧研 《大陆桥视野》2016,(14):315-315
中国的近代时期既有外敌入侵的屈辱遭遇,也有资产阶级萌芽对整个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与影响,在这种影响之下,中国妇女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变化,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也呈现出中国近代独有的特色,故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尝试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