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新财富》2011,(8):124-125
2011年7月16日,由《新财富》杂志主办的“第六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美丽的三亚举行,共有来自32家券商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6家买方机构代表参会。论坛就券商研究业务发展的新模式进行深入探讨.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总经理陈晓升、招商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杨哗、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12,(9):126-127
由新财富杂志社主办、证券时报社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于2012年8月16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主题为金融业创新与混业化趋势对卖方分析师的挑战。在当前证券市场经历着有史以来持续低迷时间最长的关键时期,与会券商研究机构负责人及机构投资者代表一致认为,创新,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是中国券商研究转型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新财富》2010,(7):125-127
由《新财富》杂志社主办的“第五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于2010年6月19日在苏州太湖高尔夫酒店隆重举行,时值中国券商研究十周年,共有来自38家券商的近70位研究机构,销售交易部负责人参会。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11,(12):154-157
2011年11月25日,“第九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在深圳华侨城洲际酒店隆重举行。现场揭晓了31个研究领域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经理”等个人奖项.以及“新财富本土最佳研究团队”、“新财富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新财富最佳销售服务团队”、“新财富进步最快研究机构”等团队奖项,以及新设立的“最佳中小市值研究机构”、“最佳海外市场研究机构”奖项。13家券商董事长、总裁,14家基金公司董事长、总经理,34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出席了本次颁奖典礼。  相似文献   

5.
《新财富》2009,(10):116-116
由《新财富》主办的第四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资本市场各界人士的热切期待中于2009年8月29日往深圳福田香格里拉酒店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6.
徐刚 《新财富》2006,(2):40-42
既然可以“银证通”,为什么不能“证银通”,即由券商代理银行存款?券商能否牵头开展“银团贷款”?权证、大宗交易、收费极证券化产品能否在场外市场交易?面临外资投行、国内商业银行竞争的本土券商,只有多方进行业务和产品的创新才能突围。而在此过程中。证券监管机构应当担负起艰巨的责任,努力在其管辖范围内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场外证券产品市场,同时大力推动本土券商涉猎其他资本市场,为券商提供创新的空间。[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新财富》2014,(12):86-96
2003年,《新财富》创造性地将分析师排名引入中国。12年来,券商、分析9币、机构投资者等各方参与者在这一民间化、市场化的评选平台上实现了共赢,也共同见证了中国研究话语权的确立以及券商研究价值、分析师群体价值和中国资本市场透明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新财富》2013,(8):I0007-I0008
在“国际并购中的中国崛起”国际论坛举办当日,第九届新财富金牌董秘、第七届新财富最佳投行颁奖典礼也在同期隆重举行。百余位杰出的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最佳投行获奖机构的负责人及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上市公司、主流券商和公募基金高管等共同见证了颁奖典礼的盛况。新财富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基础上.经过9年的不断探索和积极创新,携手近2500家上市公司和广大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和券商分析师,不断探索构建了一套董秘投资者关系管理的评价体系,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不断完善“新财富金牌董秘”评选。  相似文献   

9.
《新财富》2006,(12):144-144
由《新财富》杂志社主办的“2006新财富最佳分析师”颁奖典礼于日前在深圳举行。监管机构、QFII、基金管理公司、保险投资管理公司、上市公司、券商高层人士及证券分析师、财经媒体代表等出席了本次盛典。2006年度32个行业102位最佳证券分析师及研究团队、最佳证券销售服务经理及机构在此隆重揭晓。  相似文献   

10.
于欣  周舒婕 《新财富》2011,(12):68-70,72-74,76
全球金融机构纷纷“过冬”之际,中国券商研究携十年之功,同样来到了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基金佣金分仓量下滑的背景下,卖方研究还能“卖给谁”?激烈竞争带来的过度服务下,研究机构如何体现差异化?中国券商研究业走到了新模式的抉择时刻。而今,一些先行者已就此破题:在基金地位被产业资本蚕食的市场格局下,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致力于布局保险、私募基金、上市公司等非基金客户,保持了盈利增长;中金公司等率先“出海”,谋求东成西就。  相似文献   

11.
《新财富》2014,(12):55-64
2014年4月26日,第九届新财富券商研究所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共有38家券商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机构投资者代表参会,本届论坛主题为“机构投资者发展趋势及其服务市场展望”。在充分听取参会代表的建议后,本届评选规则再次进行了合理微调,主要是:新增“军工”行业,“造纸印刷”更名为“轻工造纸”,“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更名为“环保与公用事业”,同日寸,适当增加全国祉保理事会、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票权重,提高私募基金获得投票权的门槛。  相似文献   

12.
《新财富》2008,(12):74-75
国内券商的盈利模式同质化,使该行业成为一个“靠天吃饭”的行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牛熊变化中不断上演。近年来另辟蹊径的国金证券,为国内中小型券商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样本,即以研究咨询为驱动,服务高端客户,从而驱动传统业务的“倒金字塔型”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汪姜维 《新财富》2005,(2):12-12
近来,我们从各方了解到《新财富》连续两年评选出的“最佳分析师”受到众多券高研究机构和QFII中国研究部的青睐许多券商纷纷加大研究投入、高薪聘请最佳分析师。运一排名已逐新成为业界进行分析师聘用和晋升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4.
券商归位     
沈城 《新财富》2004,(12):80-84
券商作为证券市场中的卖方,其本来面目是发掘投资价值、不断地为市场创造和提供各类证券产品,并合理定价和尽力销售。因而投行、经纪和资产管理应是券商最为本源的业务,自营业务只应当作为券商进行存货管理和调节收入波动的辅助手段。如果将券商盈利来源按风险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依次是经纪、资产管理、投行和自营。在前面三个低风险业务没有长足进展的情况下大力发展高风险的自营业务,使得风险产生之后连冲抵的工具都找不到。因此,将大部分券商的自营和资产管理牌照收回,是从制度层面上避免券商陷入周而复始恶性循环的釜底抽薪之举。  相似文献   

15.
论中小券商的业务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 ,不断壮大 ,作为既是证券中介机构又是投资与市场主体的券商发展迅猛 ,竞争日益激烈 ,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大半份额被大券商分割 ,业内兼并已成趋势。中小券商如何在证券市场求得生存与发展 ,这不仅关系到中小券商自身发展的问题 ,而且也关系到整个证券市场发展的重大课题。一、中小券商面临的困境(一 )券商的基本情况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国共拥有主营证券业务的证券商 96家 ,具有兼营证券业务资格的信托投资公司 2 45家 ,财务公司 6 9家 ,融资租赁公司 76家。具备证券经营业务的公司和机构共计 45 0多家 ,…  相似文献   

16.
张玲玲 《浙商》2014,(3):34-35
“争高端,比不过大型券商;但在某些业务方面,我也想做老大。”这是很多中小券商的心士。  相似文献   

17.
于欣 《新财富》2008,(6):72-75
自2003年开始已历经五届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券研究机构及广大机构投资者的认可,已经成为业内公认的最具权威性的证券分析师排名。该排名挖掘出了受到广大机构投资者认可的“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他们的研究代表着中国本土研究的最高水平。通过《大策略》、“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年度论坛”、“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论坛”和“新财富投资报告会”等平台,“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充分展示了其坚持价值投资理念下的前瞻性研究成果。统计显示,其研究成果显著,推荐的股票攻防兼备。  相似文献   

18.
古扬 《新财富》2013,(5):23-25
2012年被称为券商创新元年,监管层不断松绑及鼓励创新。经纪业务竞争日趋激烈,一步步从“蓝海”驶入“红海”,真至“深红”区域。网络化经营或许将为全行业重新洗牌提供契机。  相似文献   

19.
《新财富》2004,(8):76-80
证券研究机构是培养分析师的摇篮,是分析师价值充分发挥的载体。随着QFII的实施,国际研究机构带来的同业竞争更加激烈、投资者对基本面分析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实力雄厚的大券商研究机构如何坚守住阵地、保持优势,中小券商研究机构又如何在内外交困中抢夺市场,创造机遇?《新财富》通过对国内大、中、小型券商研究机构进行问卷调查,推出此份中国证券研究机构整体性研究报告,希望对读者把握证券研究行业格局、研究机构了解竞争对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高善文 《新财富》2012,(1):16-18
第九届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已于2011年11月底圆满落幕.秉承对中国券商研究行业持续深度关注的传统,《新财富》杂志2011年12月号以《券商研究抉择时刻》为题对来到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