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以下简称《处罚办法》)自2015年3月15日起施行,1996年3月15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发布的《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同时废止. 《处罚办法》对备受关注的“七日无条件退货”“消费者个人信息”“知情权”“预付卡消费”等问题作出了怎样的规定?经营者怎样才能避免在日常经营中踩到“政策红线”?近日,在人民网在线访谈节目中,国家工商总局消保局副局长李军、处长潘海峰针对这些话题与网友进行了交流,本刊特整理精华部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正> 对于"欺诈"的界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曾颁布实施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该办法第三条、第四条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作了界定。其中第三条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标示销售商品的;(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  相似文献   

3.
查处经营者欺诈行为 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发布施行黎晓宽,肖学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和市场经济秩序,作了相应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相似文献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的深人和经济关系的调整,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和新变化,其中有些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及时予以调整和解决。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1996年、1997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先后发布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  相似文献   

5.
去年7月1日起施行的《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是我市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有力武器。该条例对《消法》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庆的实际,进行了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欺诈的具体行为作了细化。《消法》第四十九条仅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至于具体行为该法未做规定,给执法带来了认定和处罚上的难度。参照《欺诈行为处罚办法》并结合执法实践,《条例》第十七条列举了十五种行为,为查处欺诈行为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二是对举证责任作了有利于消费…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7号《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走私贩私行为处罚的暂行规定》,已经一九九三年十二月三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局长刘敏学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十一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走私贩私行为处罚的暂行规...  相似文献   

7.
价格欺诈六大损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格欺诈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为百姓深恶痛绝。但是由于价格欺诈行为具有很强的欺骗性,消费者往往落入陷阱而不知。迄今为止也没有因为价格欺诈而受到处罚的典型案例。近日,有关专家向记者详细列举了“价格陷阱”的种种内幕,揭开了价格欺  相似文献   

8.
一、采取有力措施,为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创造良好条件(一)广泛、深入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通过各种新闻媒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广泛、深入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并注重加强对经营者的法制教育,要求经营者重点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切实履行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二)抓执法业务学习、培训。国家工商局《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受理消费者申诉暂行办法》颁布后,我们立即组织执法人员认真学习,并把这两个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列…  相似文献   

9.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韩新民副局长在“制止欺诈行为,落实加倍赔偿”座谈会上的讲话(一九九六年十月九日)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意见都很好,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负责人,我对大家在这方面做的大量工作,以及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衷心的感谢。去年11月24日,中国消...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你局《关于对未参加年检的非法人经营单位的处罚如何适用〈企业年度检验办法〉的请示》收悉。经研究,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你局意见,即凡在年检截止日期前未参加企业年检的非法人经营单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参照《企业年度检验办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6号)第十九条规定处理。二○○○年六月十三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对未参加年检的非法人经营单位的处罚如何适用《企业年度检验办法》有关问题的答复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9号酒类广告管理办法《酒类广告管理办法》已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局长王众孚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十七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酒类广告的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良好风尚,...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局公字(1996)第176号《(关于<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的通知》,上海市合同管理部门于1996年8月5日至12月31日开展了打击合同欺诈的专项执法行动。一、精心组织,狠抓落实为了把专项执法行动切实抓好,我处制订了《上海市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实施方案》,专门组织召开了各区、县工商局合同管理科负责人会议,明确重点是打击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建筑合同和农资合同中的欺诈行为以及利用合同侵占国有资产的违法行为。这次专项行动,我们采取自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办法,要求各区、县工…  相似文献   

13.
今年3月15日公布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处理消费者申诉实施办法》(局令第75号,以下简称《办法》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台的又一个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配套的行政规章,也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力度,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的新举措。出台这个《办法》的目的,就是要动员起全国3万多个工商行政管理所的力量,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简便、快捷、有力度的优势,积极处理消费者权益纠纷,坚决查处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一、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的改革,商品房销售越来越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但由于商品房的市场运作和市场监管尚未成熟,使商品房销售过程中的欺诈行为严重地侵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加强商品房销售中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就必须研究商品房欺诈行为的认定与赔偿问题,就此谈一点个人的想法。一、利用商品房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构成要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对欺诈消费者行为及其赔偿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根据司法审判实践工作的需要也对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构成作了司法解释。归纳起来,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构成应当包括四个要件:一是“经营者对消费者…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行政处罚法》和《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精神,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局务会议讨论决定,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已颁布的《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办法》等33件规章中超越《行政处罚法》规定处罚权限的内容集中进行了修改。现将修改内容予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局长王众孚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三日经济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办法第六条改为“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对经济合同示范文本制度的实施加强监督、检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处以违法所得额三倍以…  相似文献   

16.
价格欺诈行为探究●何青木易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并使其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它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活动中较为普遍、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不少经营者通过价格欺诈等不正当价格手段,获取非法利润和暴利。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02年12月18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将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了无照经营行为的表现形式,明确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中的职责,以及对无照经营行为的处罚种类。这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的重要法律武器。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办法》,依法履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职责,特作如下通知:一、认真学习,充分认…  相似文献   

1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印发《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方案》的通知工商公字[1996]第1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现将《打击合同欺诈专项执法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并及时将实施情况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平交易...  相似文献   

19.
目前网络购物价格欺诈行为泛滥,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14年3月15日,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实施,该法对网络购物价格欺诈行为进行了法律规制。在阐述网络购物价格欺诈行为概念、构成要件及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消法》对网络购物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制,并就进一步完善《消法》网络购物价格欺诈行为规制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欺诈消费者应承担双重责任》一文的观点很重要,经营者欺诈行为的实施与消费者是否发生了因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而实施购买商品的民事行为无关。不管消费者在事实上是否发生了消费行为,只要经营者有主观故意和实施了欺诈行为,就不影响对经营者欺诈消费者违法行为的定性和承担行政责任的确定,这对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具体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