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新宇 《魅力中国》2014,(14):306-306
广播电视“村村通”是各级政府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缩小信息鸿沟、解决广大农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发展壮况,提出了加速彭阳县广播电视“村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迄今已经历了四次经济变革,相应的有四种经济形态,每种经济形态各有其特征和寿命周期。全球目前正处于信息经济形态,其冠名是由其特征和一系列主要指标数值得出的。信息经济已进入成熟期,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传递和扩散。完成经济变革的确认,根本上要看经济是否长期待续增长,是否根本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可通过两类指标来计量。第五种经济形态——生物经济是以生物技术为特征的,对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是空前的,我们务必采取相应的对策,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  相似文献   

3.
高诗洪 《魅力中国》2014,(15):292-292
近年来,我国新闻传媒行业得以快速的发展,新闻报道已成为当前社会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据一项社会调查研究表明,采众在荻取外界信息时,其最主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新闻媒体来获得,特别是群众所接受的经济技术信息主要都是来自于新闻报道,而且新闻媒体对经济技术信息的传播也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良好的收入。  相似文献   

4.
唐性福 《魅力中国》2010,(18):89-89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介,可以帮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农节目,为农村干部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电视宣传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王玉林 《发展》2010,(8):86-86
广播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国家文化事业和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今社会最为普及、最为快捷的信息载体和现代化的大众传媒,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个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应非常重视新闻职业人格的培养,尤其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媒产业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与产业解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经济的发展,使信息的收集、发布、传递和使用的成本大大降低,缩短了人们与信息的距离,这给传统经济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也为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同时网络业的巨大冲击,使所有产业都面临变革,一些产业和企业发生解体,引发了产业的升级和企业的重组。谁适应了这种趋势,谁将是新信息经济时代的赢家;谁不能理解和适应这种趋势,谁将被淘汰。信息与实物信息与实物有很大不同。实物卖出后,卖者不再拥有它;信息卖出后,卖者仍然拥有,并可多次卖出。实物生产需花费一定成本,信息可以无限制地几乎零成本进行复制…  相似文献   

7.
岁末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向全国人民传递丁令人振奋的信息: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将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人民群众将从发展中获得更多实惠,社会主义社会也将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8.
汤柳 《魅力中国》2010,(23):3-3
在新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国际资本将以雄厚的经济实力、灵活的经营方式和丰富的跨国经验,对我国广播电视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广播电视是党的喉舌和宣传文化阵地,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打造航母巨舰,把事业做强做大是我国广播电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何光琰 《发展》2009,(5):65-65
县级广播电视台要想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重点要在如何解决贴近问题上做文章,使广播电视拉近记者与群众,节目与群众之间的距离。以节目沟通与群众的情感,这是提高县级广播电视节目吸引力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种种信息表明,认真解决一些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将成为2006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毫无疑问,在种种信息中,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认真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最重要的信息。这一信息犹如春风扑面,让人感受到中央领导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1.
诞节前,中国将经济规模上调了17%,其反响远远超过统计意义。中国已正式成为全球第六大经济体,并迅速逼近排名第五的法国和排名第四的英国,这传递着一个明确的信息:这一人口最多的大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已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课题,而是具有直接影响的现实。  相似文献   

12.
衡峰 《魅力中国》2013,(20):302-302
摘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和办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交王化是数字技术革命的要求,也是实现办公无纸化的要求,是促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根本体现。实现网络无纸化办公,而广播影视信息主媒体建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和办公数字化、网络化更是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我们描绘的2005年经济工作的图景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可以简要概括为“一个统领、两个着力”。“一个统领”,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领2005年的经济工作。“两个着力”,就是着力抓好宏观调控,着力抓好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回了一趟农村老家。由于这里交通闭塞,农民信息不灵,经济状况依旧很差。乡亲们虽然很想脱贫致富,但缺少项目和资金,非常期盼上面的干部能给他们指指路。可是,县乡干部一年也难得来一趟。乡亲们说:“广播电视里经常播放领导下基层,不过都是到经济好的地方去,我们这块穷乡僻壤,实在是凤凰不登无宝地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刘彤 《魅力中国》2013,(14):398-39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党中央根据科学发展观,对”以工业带动农业、城镇带动乡村”的战略任务,对农村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发挥好自身的作用。作为广电部门的我们,要充分发挥好广播电视的宣传作用。利用正确的舆论向导,正确引导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学发家致富,促进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广播电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陈丽梅 《中国经贸》2012,(14):99-99
外事服务于经济的优越性的客观存在是经济外事受到各地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地方政府外事工作有节约公关成本、成功机率高、信息灵通、容易接近有决策权力人物等优势。外事服务于经济建设还具有政策导向、参谋协调、铺路架桥、信息传递、宣传引导等独特功能。如何创造良好的对外经贸合作环境.更好地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关系,使经济建设迈上新台阶,是新时期各级地方外事工作的主题。本文以温州外事工作为例,介绍地方“经济外事”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刘志成 《老区建设》2008,(21):57-58
为有效集聚全镇种养、营销和加工等行业“经济能人”,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农村党员、村组干部队伍。辐射带动一批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共同致富,江西省龙南县武当镇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有机结合,大力实施以建组织、重活动,办基地、强辐射,抓培养、重实效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能人”工程,  相似文献   

18.
《青海经济研究》2009,(3):88-88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是深受农牧民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为切实做好这项关系到我省农牧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惠民工程,解决农牧区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我省“十一五”期间共规划建设2857个已通电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村村通”工程。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同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2007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调定为“又好又快”。这些都从深层次昭示着党和政府发展理念的根本转变。不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是“又好又快”,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福祉放在首位,并通过经济社会发展来提高人民福祉。人民群众福祉的不断提高是衡量发展的根本标准。衡量人民群众福祉的核心就是人民生活质量。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当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目前闭幕。会议确定了2011年经济工作的六大目标和经济政策基本原则,在传递了平稳增长、不刻意推动过快增长的新增长理念的同时,把当前国内外经济最大的风险或者说最大的不稳定因素通胀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