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贫穷落后的病根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是黄河中游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69%;年均输沙量4.56亿吨,侵蚀模数3,000吨/平方公里,其中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侵蚀模数高达16,400吨/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2.
爱护土壤     
我国国土总面积144亿亩,其中可利用土地104亿亩.在可利用土地中,耕地15亿亩,草原30亿亩,水面26亿亩,森林18亿亩,还有不少荒山荒地.我国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总面积的十五分之一,而人口却占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因此,我国的土地相对地更加珍贵.但是,目前在生产活动中却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致使水土流失严重.难怪有的国际友人说:"黄河流走了中国的血液".由于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由解放初的116万平方公里扩大到15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土壤50多亿吨.水土流失使建国来兴修的水利工程淤积了  相似文献   

3.
《农村工作通讯》2011,(12):39-39
本刊讯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3.62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3.97万平方公里。据专家测算,中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直接或间接影响近4亿人口的生存、生产和生活。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从1980年开始进行全省县级水土保持区划,汇总了县级水土保持区划成果,经过综合研究,多次论证,汇总1980和1983年两个年度的数字,完成了《陕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县级水土保持区划选编》,水土保持重点区域照片40张,图件11幅。 此项成果调查表明,陕西省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14.0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8.3%。全省年输沙量9.12亿吨,其中黄河流域为8.3亿吨。占三门峡以上年输沙量的一半。省内长江流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的4%,而悬移质的年输沙量竟是长江年输沙量的12%。  相似文献   

5.
一、一条新路 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到处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晋西北的河曲县就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面积159.5万亩,占总面积的81%,土壤侵蚀模数为16,500吨/平方公里。据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考察队在曲峪大队测定,洪水含泥量达48%,没有复盖的坡地每年跑土1厘米厚,每亩流失表土6.6立米,  相似文献   

6.
一、黄淮海平原的范围自然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 黄淮海平原基本上即华北平原。但由于着眼点不同,所指范围也各有不同。一种说法,黄淮海平原是泛指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各省市的平原及山区,包括土地总面积50.9万平方公里。另一种说法是指长城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及豫西山地以东包括土地面积44.4万平方公里。再一种说法则是着重指黄淮海有盐碱危害的平原地区,包括总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我们认为,从比较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黄淮海平原”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位于黄河、长江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国土总面积42.5万km2,总人口2 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甘肃多山、多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山、沙区占7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最少的地区不足40毫米,省境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2.7万km2,每年分别向黄河和长江输入泥沙5.18亿吨和0.5亿吨.据2006年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全省现有林业用地1.47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21.82%.其中有林地3 487.50万亩,占林地总面积的23.69%.活立木总蓄积2.171亿m3,森林覆盖率13.42%.  相似文献   

8.
一、百色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百色地区地处广西西部,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为实现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具备了极好的自然条件。但是,由于少数民族山区历史上形成的单一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为了扩大粮、蔗种植面积,采取掠夺式的生产方式,进行毁林开荒。目前,全地区垦殖指数约17%,占耕地面积5%的25”以上的坡地仍在种植,给农业生产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一是水土流失严重。据1997年统计,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6438.56平方公里,年土壤流失量530万吨,土地侵蚀模数平均为823吨/平方公里。右江…  相似文献   

9.
南康是江西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 (市 )之一。据1 997年全省遥感调查 ,全市有水土流失面积 1 1 5.2 4万亩 ,占土地总面积的 4 1 .64 % ,占山地面积的 58.2 % ,其中强度以上流失面积高达 62 .85万亩 ,占流失总面积的 54.6% ,居赣南各县之首。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 ,全市每年冲走土壤近 4 0 0万吨 ,致使境内江河河床抬高 ,水利设施淤泥严重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严重制约着该市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阻碍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面对这一严峻状况 ,该市在上级党政组织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市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为山区经…  相似文献   

10.
土地资源管理需要新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理水平欠缺,土地资源堪优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肩负着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使命。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的欠缺及以前或现在的一些管理指导思想的失误,导致我国还存在着诸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地质量退化加剧等诸多限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土地利用中只重经济效益导致土质严重下降、耕作条件变坏。(1)荒漠化、盐渍化土地数量巨大。1999年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就已超过26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8%。盐碱土地面积近4亿亩,其中盐碱耕地677万公顷。盐渍化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土壤板结,…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位于黄河、长江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国土总面积42.5万km^2,总人口2606.25万人,辖14个市(州)87个县(市、区)。甘肃多山、多沙、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发,山、沙区占7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最少的地区不足40毫米,省境内水土流失面积达12.7万km^2,每年分别向黄河和长江输入泥沙5.18亿吨和0.5亿吨。据2006年第六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全省现有林业用地1.47亿亩,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推进土地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莒县北部、东部十个山区乡镇,总面积 901平方公里,总人口 35.8万,分别占全县的 1/2和 1/3。受诸多因素影响,十乡镇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一是耕地质量差,基本无灌溉条件,土地产出率较低;二是水土流失严重,每年水土流失量高达 510万吨,坡耕地多,约占全县的 60%,由于长期顺坡耕种,土壤养分大量流失;三是生态环境有恶化趋势,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受此影响,十乡镇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1998年,十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县平均水平低 125元。十乡镇落后的状况,已成为制约全县国…  相似文献   

13.
一、贫困山区的情况 山西省的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其中人均收入在120元以下的贫困地区有31个县,总面积4.9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1.7%,人口435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6.9%。这一地区自然条件总的来说是地势高寒,地形复杂,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从气候分区看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黄河沿岸和汾河沿岸的18个县为半干旱气候区,年平均雨量在420—550毫米之间,位于吕梁山和太行山中低  相似文献   

14.
1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基本情况山西省是全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建国初期,全省森林面积只有551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2.4%,水土流失与风沙危害极为严重。为了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届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漠,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农村改革以来,先后承担实施了三北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防沙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时期,随着经济增长、社会转型的加速进行,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我国是全球土地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的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受之影响的人口达4亿,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约165亿元到250亿元。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因道路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甘肃是一个多山、多沙、多灾、水土流失严重、森林植被稀疏、生态条件差的省份。在全省国土面积中山(沙)区面积达90%以上,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 左右,最低不足40mm。全省荒漠化面积31.2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68.5%;水土流失总面积达38.9万 km~2,每年分别向黄河和长江输入泥沙5.18亿 t 和0.5亿 t,占黄河、长江流域年输沙总量的1/3和1/10。因此,甘肃林业生态建设不仅对本省社会经济可持续  相似文献   

17.
<正> 黄河横贯我国九省区的350多个市、县、区,流域面积752,443平方公里。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黄河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据环保部门统计,黄河流域有大小污染源1.2万多个,七十年代后期排入黄河的废水18.5亿吨,到八十年代的增至21.7亿吨,进入九十年代猛增到32.6亿吨。目前著名的黄河大鲤鱼和一些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8.
院山西省是个多山少林省份,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山区、丘陵面积占80%,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2.34%。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存安全。  相似文献   

19.
宁夏地处黄河中上游,三面环沙,是个少林缺绿、干旱少雨的地方,风沙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十分严重。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八大林业重点工程,带动了区域林业的发展,使全区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呈良好态势。昔日风沙肆虐、  相似文献   

20.
修水县水土流失的特点:一是流失面积大,据1996年遥感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199.97万亩,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二是流失强度大,强度以上流失面积为83.32万亩,占流失面积的42%。三是新的水土流失呈扩大趋势。“七五”以来,全县虽累计治理了42万亩,总的流失面积仍在扩大,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加强了贫困程度,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目前全县90%以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的地区,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415元,加剧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水土流失造成耕地减少,土壤沙化,肥力下降,粮食产量低,严重制约着可持续发展,2000年全县粮食单产仅268公斤,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发生,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河床淤高,库容萎缩,暴雨一来,瞬间汇积成流,洪水泛滥;雨水一过,旱象连续,田地干裂,据测算,年均土壤侵害总量为840万吨,修河河床因泥沙淤积,近几十年已升高了0.9米,全县有64座水库,4500口山塘因淤积损失主加容192万立方米,1998年的洪水,使全县不少地方呈现一片汪洋,一片崩岗,直接经济损失达8.4亿元,令人痛心疾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