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新疆天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两个彩色棉花新品种,目前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新彩棉一号”和“新彩棉二号”。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在天然彩色棉花新品种选育上的空白。 “新彩棉一号”和“新彩棉二号”都属于棕色系列。“新彩棉一号”主要适合在早、中熟棉区种植,它的绒长达到28.3毫米,平均生育期146 天,大面积种植平均亩产皮棉达到 100公斤,小面积种植可以达到130公斤以上,它的品质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枯萎病性能。“新彩棉二号”主要适宜在早熟、特早熟棉区种植,绒长可…  相似文献   

2.
以往传统的仅依靠现货市场运营的单一运作模式是新疆棉产业历年难以走出困境的主要症结所在。如何利用棉花期货助推新疆棉产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优势资源转换,是新疆棉产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阐释了棉花期货助推新疆棉产业发展的作用,分析了2号棉(新疆棉)合约缺失、新疆棉花指定交割仓库缺位等制约新疆棉产业有效利用棉花期货的因素,提出了新疆棉产业利用棉花期货转变发展方式的组织模式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关于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对新疆棉区加快土地流转、推进规模化植棉意义重大。本文对新疆棉区适度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的必要性以及规模化经营的优越性进行了分析,认为适度规模经营与土地流转是新疆棉区实现棉农增收、种植结构优化及棉区农业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与现实选择;规模化植棉对提高棉农劳动生产率、专用农机具的有效利用率及棉花基地建设的现代化水平十分重要。因此,建议政府应给予高度重视和政策引导。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生产的优势与劣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建新 《西部论丛》2004,(11):40-4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棉花生产的布局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形成了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和新疆棉区三足鼎立的棉花生产格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在新疆实施机采棉的迫切性,阐述了机采棉相对于手摘棉的优越性,以及在新疆推广机采棉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文汇 《中亚信息》2015,(3):24-25
作为新疆最大的农业产区的喀什地区,农村人口有300多万,占到新疆农业人口的1/4,农业产业至关重要。3月下旬,记者在喀什采访时了解到,今年喀什地区各县市围绕“稳粮、调棉、优果、增畜、保棚和突出特色”的结构调整思路,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把种植业结构调整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全力做好春季生产的各项工作。适应市场变化压减棉花面积喀什也是新疆的产棉大区,为贯彻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综合生产能力的投入产出理论建立指标体系,运用聚类分析法把新疆南疆棉花主产区的42个县市划分为四类区域,并对各个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排序、归类,即I类区域为棉花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区域,依次类推。分析结果显示,I类区域有3个县市,占7.1%;II类区域有12个县市,占28.6%;III类区域有18个县市,占42.9%;IV类区域有9个县市,占21.4%。该研究旨在加快新疆南疆地区棉花主体功能区建设,即对优先发展棉区、重点发展棉区和限制发展棉区的县市“对症下药”,并进一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棉田种植制度发展,我省淮北棉区移栽棉面积越来越大。但该区在5、6月份常常出现干旱少雨天气,棉花早育早栽,却出现早栽迟发、晚发或僵而不发的现象,不能发挥早育早发的作用。为此,我们近两年就此问题进行了地膜覆盖移栽试验,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对移栽地膜棉的生育特性、土壤环境效应和增产效果进行分析,以期为我省淮北棉区发展移栽地膜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疆是全国最大的商品棉基地,棉花产业作为新疆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还关系到棉花加工和经营企业的发展。2004年在新棉上市之即,新疆企调队分别对新疆自治区重点产棉地州阿克苏、巴州、昌吉、吐鲁番的棉花收购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包括新疆产棉第一大区阿克苏地区、第一大县沙雅县,  相似文献   

10.
徐春华  李辉 《科技和产业》2010,10(4):9-11,27
传统的小农户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发展,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与利用期货市场是分不开的。本文探讨涉棉企业通过订单农业,打破小农户的生产方式,将小农户与涉棉企业的利益联系起来,并通过涉棉企业利用期货市场交易的优势来发展新疆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1.
一、湘棉不育系1号的选育及特性 1. 湘棉不育系1号的选育湘棉不育系1号(原名海洞核A5)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采用海岛棉米努非与洞庭一号杂交,后代不育株与洞庭一号连续回交5代,再与中棉所12的优良株系杂交回交,后代不育株再与石远521的优良株系杂交回交,用多个陆地棉做父本,采用优良性状分子聚合育成.该不育系2005年7月通过专家现场鉴定,2006年5月通过湖南省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陕西棉业的发展在中国近代棉业史上有着特别的意义。随着抗战爆发后传统棉业格局的变化,陕西棉区不得不面临新的使命与困境,棉花生产在制度变化和技术改进的前提下,艰难地维持着与粮食作物间的相对平衡。传统棉花供需环节的断裂和后方各省对原棉的迫切需求,迫使陕棉转运川渝,虽然以政府和各大纱厂为主要运力,但陕棉的外销数量和比重都较战前降低。这一方面反映了战时棉花外销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也为迁陕的当地机器纱厂提供了原料准备。战时纱布急剧短缺的环境下,陕西机器与手工棉纺织业出现了共同繁荣的局面。战时陕西棉业的发展,是全国经济格局变动下后方产业要素自身重组的结果,也反映出后方省际贸易和传统生产方式的复兴在保障战时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支季节性的劳务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进于千里陇海线上。 每年8月下旬,来自甘肃、河南、宁夏、四川等省份的近百万采棉大军,奔赴新疆广袤的棉田。这种由各级政府劳务部门进行组织、协调的采棉专列,上演了声势浩大的短期季节性劳务输出。采棉农民不仅增加了收入,一些人还因此改变了命运。如有的人留在新疆承包土地种棉花,有的则成为职业劳务经纪人。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支季节性的劳务大军,浩浩荡荡地行进于千里陇海线上。 每年8月下旬,来自甘肃、河南、宁夏、四川等省份的近百万采棉大军,奔赴新疆广袤的棉田。这种由各级政府劳务部门进行组织、协调的采棉专列,上演了声势浩大的短期季节性劳务输出。采棉农民不仅增加了收入,一些人还因此改变了命运。如有的人留在新疆承包土地种棉花,有的则成为职业劳务经纪人。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2014,(7):68-71
独乐寺,又称大佛寺,位于天津市蓟县西大街,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两座主体建筑山门和观音阁,都重建于辽圣宗统和二年(公元984年),被公认为是辽代建筑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历史考古、建筑价值.  相似文献   

16.
辽是以非农业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国家,在辽王朝的发展历史中,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经济基础,都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虽然伴随辽与中原王朝之间的军事冲突,大量农业人口作为战俘不断迁入草原地区,逐步改变了以非农业生产部门为主的经济结构,但真正从事种植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辽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过程如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所经历的一样,是由简而繁、逐步汉化、积淀形成文学体系、规律的历程,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辽代文学发展与起皇族耶律氏的关系至为深远,两者间具有着统属乃至因果关系,可以说,辽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以耶律氏为主线而逐步完善以至于成型的文学史,辽代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孕育及成型,其间耶律氏居功甚众.  相似文献   

18.
辽代文学发展轨迹的过程如同其他少数民族文学所经历的一样,是由简而繁,逐步汉化形成文学体系、规律与淀积的历程,具有阶段性和时代性,辽代文学发展与起皇族耶律氏的关系至为深远,两者间具有着统属乃至因果关系,可以说,辽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以耶律氏为主线而逐步完善以至于成型的文学史,辽代文学百余年的发展孕育及成型,其间耶律氏居功甚众.  相似文献   

19.
到了新疆,吐鲁番是必去之处。据说吐鲁番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绿洲文化、自然风光等等在新疆很有特点,也是一道独特风景,还有那首提为《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吐鲁番的葡萄的确是久负盛名享誉中外,吐鲁番的吃,更是一绝!坐落在北京市宣武区牛街北口6号的“吐鲁番餐厅”是北京最早引进的新疆风味餐厅,在当时的北京能够表现出新疆饮食文化特色的,除了新疆驻北京办事处,就只有“吐鲁番餐厅”了。独特的新疆风味于1985年开业的吐鲁番餐厅,是北京市与新疆吐鲁番市合资经营的国有餐饮企业之一,并很快发展成为北京餐饮市场中的…  相似文献   

20.
孟文柱 《黑河学刊》2006,(6):59-59,62
卡伦山位于黑河市区东南8公里处,卡伦山一词源于满语,意即哨所。在此发掘出距今1000多年的辽代古基群,出土了大量文物,卡伦山古墓的发掘,对研究黑龙江流域古代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研究北方民族的墓葬制度、形式及习俗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对研究辽代历史和古时北方风土人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