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一、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是对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以其劳动能力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核算和报告。目前,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特定历史阶段,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持有者应该共同分享企业的剩余价值索取权。为适应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核算内容的要求,就应对传统财务会计的会计恒等式做出一些修正,即将原有的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扩展为:物力资产+人力资源=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劳动者权益。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人力资源产权的体现,还将以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的身分参与企业最终剩余价值的分配。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形式主要有职工股、效益工资、劳动股、人力资源权益股。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旦论及人力资本则必呼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似乎人力资本天生是股权性资本.本文以此为切八点,探讨人力资本权益属性的安排.依人力资本专用性高低差异,其权益属性可分为股权性资本与债权性资本.相应地,企业对不同权益属性人力资本的支出(如股份支付、薪酬支出等)可以选择收益分配化、成本费用化以及资产化.  相似文献   

3.
按照舒尔茨的定义,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指:体现在劳动者身上,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或其知识技能、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国内外众多学者对人力资本应该同物力资本一样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达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他们分别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性(即人力资本与其载体的不可分离性)、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具备资本的共性、生产要素的市场供求状况(即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供求格局发生了逆转)、企业风险的承担(即人力资本的专用性使得人力资本承担起企业风险)、人力资本信号传递作用的加强使其拥有了参与企业契约谈判的资格等不同角度论证了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的人力资本的外延(即谁参与分配)、剩余收益分配的分配对象(即分配什么)、人力资本怎样参与分享剩余和分担亏损(即分配标准和方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得人力资源成为最为稀缺的资源.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成已为经济学和财务管理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权益属性与会计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期以来,理论界对人力资本存在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一旦论及人力资本则必呼人力资本参与剩余收益分配,似乎人力资本天生是股权性资本。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人力资本权益属性的安排。依人力资本专用性高低差异,其权益属性可分为股权性资本与债权性资本。相应地,企业对不同权益属性人力资本的支出(如股份支付、薪酬支出等)可以选择收益分配化、成本费用化以及资产化。  相似文献   

6.
姚尧  张丽 《集团经济研究》2007,(28):270-27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获得人力资本权益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一、与负债相比,人力资本所具有的特征 1.人力资本不需要偿还.负债是企业现时所承担的对其他经济实体或个人的义务或责任.这种义务通常是企业取得所需资产或劳务等交易的结果,或是由法律或政府机构的规定而形成的.负债到期后,是必须偿还的.而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将自己的知识、技能和体力等投入企业所形成的,这部分资本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共同创造企业的利润.  相似文献   

8.
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企业的竞争体现为优势竞争,为了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人力资本的投入越来越多。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人力保健、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这种资本就其实体形态来说,是活的人体所拥有的体力、健康、经验、知识和技能及其他精神存量的总称。人力资本投资就是通过对人力资源一定的投入(货币、资本或实物),使人力资源质量及数量指标均有所改善,并且这种改善最终反映在劳动产出的增加上的一种投资行为。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是作出某一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时,由于未来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不能准确判断,可能…  相似文献   

9.
本文按照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人权益的保障内容不同,把人力资源权益划分为所有者权益和劳动者权益,其中所有者权益又包括资本所有权益和收益分配权益;同时还按照人力资源投资人对企业风险的承担形式不同,把人力资源权益划分为实权益和虚权益。提出了与传统物力资源权益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划分方式,描述了处不同地位和起不同作用的人力资源权益之职能结构。不仅揭示了投资人的权益期望,在整体逻辑上形成权益与资产的会计平衡,而且反映企业的风险预期,在具体项目间形成风险与权益的财务制衡,从而建立起了人力资源权益之会计配置模式及财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0.
邓英  金燕 《会计之友》2012,(10):22-24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本在企业收益创造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我国现行经济社会条件下人力资本应遵循科学的制度来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从而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激励机制。文章分析了我国现存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革新的必要性,并对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制度进行了设计,以期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始于 80年代 ,先是翻译介绍国外研究成果 ,在此基础上 ,结合我国具体国情进行研究。在这些研究成果中 ,具有中国特色的是劳动者权益会计论。针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不足 ,有同志提出了彻底改良模式———劳动者权益会计 ① 。通过对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继承 ,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改进 ,试图明确人力资源的权益 ,确定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它包括两部分的内容 :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的创新核算模式和与传统管理会计融合增加的管理内容。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 ,包…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一个理论构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收益分配权,不仅是出于社会公平性的考虑,更是解决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激励问题的关键。本文提出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原则,又从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对比分析这一角度探讨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实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基本模型,试图建立起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分享剩余问题的三大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要素所有者因将要素使用权让渡给企业而享有补偿权,因对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所有权而享有收益权”这一内在逻辑,并参照物质资本的一些特征,对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最终提出了人力资本分享剩余问题的“三大悖论”:人力资本确认悖论,人力资本激励悖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模式悖论。  相似文献   

14.
人力资本分享剩余问题的三大悖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要素所有者因将要素使用权让渡给企业而享有补偿权,因对投入企业的要素拥有所有权而享有收益权”这一内在逻辑,并参照物质资本的一些特征,对人力资本参与剩余分配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并最终提出了人力资本分享剩余问题的“三大悖论”:人力资本确认悖论,人力资本激励悖论,人力资本分享剩余模式悖论。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与人力资源相比较而言,是两个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人力资源,通常是指企业员工整体的劳动素质、生产技能和知识水平等,培养手段是不断招募优秀员工并对现有员工进行职业技能的教育和培训.而人力资本指的是劳动者投入到企业中的知识、技术、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的总称.  相似文献   

16.
确立人力资本对企业的收益分配权,不仅是出于社会公平性的考虑,更是解决对人力资本所有者激励问题的关键。本文从我国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人力资本作为一种拥有巨大价值的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的关键驱动因素.企业家作为企业价值实现的主要贡献者,应当以特殊人力资本参与收益分配.但是现行的会计制度对企业家的特殊贡献没有给予计量,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作为一种主要的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已被证明,因此,理应拥有对企业收益的分配权.创建合理、高效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模式,对人力资本创新性的激发,以及人力资本的经营与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会计等式是物力资本价值论的产物,是站在企业物力资本所有者权益的角度建立的。只承认物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而不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会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人开始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以便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角度参与企业税后利润的分配。笔者认为,从建立新型企业制度的角度出发,确认企业人力资源所有者与物力资源所有者一样,对企业的资产享有同等所有者权益。在修正和补充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增加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建立全要素会计,而不是单独…  相似文献   

20.
当今的时代是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要想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吸引、留住人才,使他们充分发挥作用,因此一个科学的、富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模式已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以一拖集团为例,分析了洛阳市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构建综合薪酬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