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服务业提供强大的科技创新资源支撑并与其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应与科技服务业同步推进并联动发展。文章认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服务共享机制;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功能与带动力;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增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合性。  相似文献   

2.
产业展厅     
科技的动力来源于经济社会的需求。在新的形势下推动产学研结合,必须紧紧围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主线,突出重点,着眼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创新需求,集聚和整合技术创新要素,重点突破;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来推进产学研结合的思路,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  相似文献   

3.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4.
文章重点从社会分工、价值链升级和产业融合3个角度对科技服务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合学界的研究成果,探讨不同角度下科技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的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发展科技服务业,是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本文着眼于"十二五"时期江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十三五"时期江苏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重点研究新时期适应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基本思路,并提出推动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首都经济》2007,(1):68-69
“十一五“期间,北京石龙经济开发区遵循“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与北京城市功能相吻合的产业发展思路,同时结合门头沟区委,区政府确立的“生态立区”,“一城带四区”的发展战略,将以环境和产业为重点.加强园区建设。  相似文献   

7.
谢宏斌 《改革与战略》2012,28(12):100-103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具有高创新性、高附加值性和高融合性等功能的新兴产业,有利于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动力量.文章认为,促进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构筑适应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科技与文化融合模式、推进新兴科技和文化融合的产业集群和业态发展,以增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希  李锦飞 《改革与战略》2010,26(1):126-128
文章以《2002年江苏省42部门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运用投入产出方法,研究了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结果表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业;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带动制造业发展的能力相对较强;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互动不足,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互动不足。  相似文献   

9.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当前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长沙工程机械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取得一定进展,但是总体来看还处于初级阶段,生产性服务业还不能满足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大力发展五类生产性服务业,促进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江门科技集成服务示范平台结合江门本地光机电一体化、现代服务业、绿色光源等三大主导产业的建设需求,提供从技术研发、转化到最终产品产业化的全过程的科技服务。江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江门高新区")作为广东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自2010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顺应科技服务业发展趋势,大力建设以本地化服务资源为重点、以外地专业服务资源为补充的科技创新服务网络体系,集聚创新高端资源,重点发展以绿色光源(LED)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光机电一体化为主(汽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愈来愈强烈。随之而来,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出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文化创意产业曾经一度被归纳为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因为文化创意产业与近年来新兴的信息技术,科技等创新产业息息相关。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所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本文主要分析讨论了地域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基于重庆市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对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进行了产业关联程度分析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分析表明,重庆市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的中间需求率都大于1,他们还不能满足重庆市其他生产产业的使用需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是基础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最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最大;金融业的感应度系数最高,供给拉动最大。  相似文献   

13.
谭刚 《特区经济》2006,(3):17-19
先行发展地区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应当依据先行竞争优势合理选择其产业方向。本文以深圳市罗湖区为例,通过分析限制性因素与竞争性优势,提出立足产业结构特征和城区功能特征、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方向和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依靠科技推动江苏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江苏依靠科技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状况,全社会科技投入、科技支撑发展的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比重有大幅度上升,以研发为基础的高端服务业发展势头有所攀升,但产业结构仍存在资源约束、环境压力和技术层次低、集约化程度低、高端配套能力弱等问题,产业竞争力不强,存在关键装备、关键原材料、高端整机、技术标准以及核心技术五大瓶颈约束。江苏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要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产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应重点抓好五个环节:优化人力资本,着力强化创新型人才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强科技创新,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结构调整,着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对发展的贡献份额;发挥特色优势,着力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有效的调控和推进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5.
傅允生 《浙江经济》2010,(14):50-51
浙江必须认识到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是工业化、城市化中后期的主体产业,要保持国内经济发展的领先地位就必须与时俱进,重点发展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尽快形成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印度IT服务外包产业置于价值链的分析框架下,对IT服务部门的外向型发展作全面和深入研判。根据产业价值链的理论视角,本文首先从多个层面刻画印度IT产业以外包为载体的国际价值链发展形态,然后针对产业国内市场需求、作为投入的中间需求与基础设施水平3个方面的表现,从国内产业链发展的视角解读IT服务业长期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提出,印度IT产业依托承接外包形成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对产业国际价值链的分工与组织方式创新形成了积极的推动力,但是来自国内市场、产业关联与基础设施发展等层面的因素导致该产业国内价值链的专业化分工不足,对于产业长期发展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17.
詹小颖 《特区经济》2010,(3):271-27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关系到我国对外经济活动的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的目标应定位为满足国内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产业选择应是比较优势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服务业。  相似文献   

18.
古杏全 《广西经济》2010,(11):63-65
贺州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转型跨越、后发崛起的主攻方向和强市战略,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是构建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依靠创新和科技驱动,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贺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点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315”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构建“生产服务+先进制造+生活服务”前后向融合产业链,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是增强产业竞争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是中共宁波市委提出“六个加快”发展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是今后宁波实施产业创新转变发展方式主抓手和突破口,并将贯穿于“十二五”发展全过程。明确重点,合理规划,以产业竞争力提升统筹传统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产业升级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也是一种相对关系。新兴产业走过一定的时间路程,就会变成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经过新生和炼狱,也会变成新兴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