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往对古代灾害管理的研究大多针对某一减灾工作进行探讨,或者将这些减灾项目罗列出来,并未能揭示出古代减灾工作的具体办法和运作方式。本文从地方政府面对灾害所要解决的粮食问题、居住问题和灾后重建问题入手,将北宋地方减灾管理分为灾时赈救管理、灾后救济与重建管理以及赈灾辅助管理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能对北宋地方政府的灾害管理措施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应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是对政府职能的最好检验,本文以泸州市7.23特大洪灾中的政府应对为例,分析了当前地方政府应对重大灾害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并从泸州市政府应对重大灾害的具体做法出发,提出政府服务职能转变创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曾庆良 《杭州研究》2010,(1):108-115
在政务公开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媒体作为紧贴民众的信息传播介质,日益成为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不可替代的重要途径。地方政府应当如何科学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通过正确运用媒体策略营造优良媒介环境,塑造良好政府形象,推进有效公共管理,已经成为新时期地方政府自身建设中的必修课题。本文试从分析政府与媒体关系入手,探讨当前政府与媒体关系的新特点,着眼杭州实际,提出积极构建和谐政媒关系,有效推进政府工作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实践现状的简要回顾与分析,指出我国欠发迭地区金融机构与国外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的差距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地发展对策:银行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沟通机制,制定体现中国国情的绿色信贷管理指南与指导目录,银行内部构建绿色信贷激励约束机制;政府现阶段应制定政策鼓励企业进行自愿性披露企业经营信息,要将环保指标纳入地方官员的绩效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5.
符加林  王炳志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24-27
声誉本质是一种隐性契约,它传递了行为主体的行为偏好的信息,这种信息对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选择有导向作用,产生声誉效应.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政府不能确定地方政府行为的真实动机,地方政府就有违规圈占耕地等机会主义倾向.基于声誉效应理论,文章认为中央政府声誉影响着地方政府行为选择,中央政府声誉越高,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越少,从而土地监控的效果就会越好.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存在着政府资源配置扭曲的现象。通过建立一个地方政府官员政治晋升博弈的模型,强调现有晋升机制存在的不足以及地方政府官员资源配置行为的内在动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任务的外部性以及信息成本的问题,地方政府在晋升中对不同工作任务的努力带有政治利益的考量。该模型为理解我国地方政府资源配置的倾向提供了一个系统的视角和框架,有助于帮助对我国政府官员绩效评估进行再认识。  相似文献   

7.
文章认为,由于财政分权改革导致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使得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源不能满足现时的地方发展的需求,导致巨额财政赤字。而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以及官员晋升激励模式,使得这一问题更加严重,同时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狭窄,导致地方各级政府融资偏离财政监督,宏观调控艰难;地方政府融投资平台开始泛滥,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失控;地方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政府融投资信息不透明,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也难以宏观调控。基于此分析,文章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改革财政分配关系、建立管理机制、完善融资体系和信息披露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有了新的变化,建立更为精细、便于公众互动的政府数据开放机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国内政府数据开放程度的研究,为解决前期信息化建设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的问题与不足,提出应当从协调管理、开放原则、数据安全、数据开放、数据维护等五个方面着手进行政府数据开放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陈静  黄萍  贾鸿燕 《改革与战略》2009,25(11):126-128
四川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而地震灾害对四川的旅游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地方政府的行为对灾后四川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探讨了灾害前四川旅游业发展现状以及灾害对四川旅游业的影响,进行了灾后四川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主导行为的必要性分析,提出了如何规范灾后四川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 2015-2016 年的省级数据为样本,研究了财政信息和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债务 限额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透明度仅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有显著影响,而对置换 债务限额、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没有显著影响,而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则会影响置换债务 限额、一般债务限额和专项债务限额。此外,地方政府负债率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直接影响 不显著,但通过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有显著间接影响。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对地方 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直接影响显著,但其通过财政透明度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间接影响不显著。 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对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限额的直接和间接影响都显著,但两者作用方向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高校构建信息沟通机制重要性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在危机事件中信息沟通方面存在的纵向信息不对称、横向信息不交互、面向学生的危机信息不透明和高校管理组织运转不灵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的一系列举措.整合相关部门成立校领导负责的高校内部沟通的常设机构;建立灵敏的、以最基层辅导员为触觉的危机响应系统;建立学校各个部门配合的危机协调系统;建立高校、学生以及学生社团等组织形成应急联动系统.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社会冲突的治理结构是由政府单一主体把控,从中央到地方强调"谁主管,谁负责"的模式,市场与社会力量尚未有效参与到社会冲突治理当中来。这是一种缺乏结构洞、密度极大、群集度极端聚焦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结构,会使处于中心位置的公共部门出现对社会资源的"虹吸现象"。为了有效应对高度复杂的现代社会风险,我们应从注重政府监管转变为注重政府引导,将大部分社会冲突的治理放权给社会组织,从而形成一个饱含结构洞、密度分散、结构扁平的社会冲突治理网络。通过社会组织架设的信息沟通桥梁,促进冲突双方的信息对称性和彼此关注程度,从而引导各群体在社会冲突策略选择中由"对抗策略"或"漠视策略"向"问题解决策略"或"让步策略"转变。  相似文献   

13.
郑娟  邢孟军 《宁波经济》2013,(4):36-38,43
各地频发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尤其是事件结束后政府公信力重建问题。建立政府公信力,当前已成为世界性命题。政府公信力的缺失会导致政府缺乏社会公众的信任,各种政府行为包括经济社会管理行为也不易被公众理解和支持。建设和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要注重宣传政策,让民众达成共识;发展民主,扩大民众参与;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形成良性互动;重视信息公开,提升媒体公关能力;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繁杂的时代,如何在危机沟通中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危机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当前政府危机管理中信息沟通的困境并相应地提出一些对策,以更加有效的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5.
从政治民主化角度而言,电子政府的出现是对民主理念的倡导与张扬,使得网络媒体成为沟通政府与社会的桥梁,缩短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和公民的相对距离,通过网络信息的传播将增强公民和社会的信息占用量,削弱传统政府的信息垄断地位,使政治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成为可能.密切了管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反馈,从而强化了双方的互动联系,为民主的真正实现提供了现实的沃土.  相似文献   

16.
对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控制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从我国当前的地方政府债券监督机制来看,主要的监督技术手段包括信息披露机制、信用评级制度、审计问责机制等。在分析了地方债监督现存问题的基础上,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探讨各种技术监督手段对监督效果的影响,发现审计问责机制的有效性最强,信息披露机制和信用评级次之。依照监督手段的有效性对地方债券发行监督机制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前,作为改革期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集中反映的群体性事件的频发,直接折射出我国地方政府在基层管理中的缺陷,如何有效消除地方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实现信息公开的障碍,发挥行政信息公开对消除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作用 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8.
黄良杰 《特区经济》2011,(2):214-216
本文以地方政府治理及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地方政府融资的成因及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了相应的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认为:由于财政分权改革导致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相匹配,使得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源不能满足现时地方发展的需求;而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央对地方政府考核以及官员晋升激励模式,使得各级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投资效应,导致巨额财政赤字。此外,地方政府融资渠道狭窄,缺乏专门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依托,导致地方各级政府融资偏离财政监督,宏观调控艰难;地方政府融投资平台开始泛滥,监管体系不健全,导致目前地方政府债务失控;地方政府信息披露机制尚未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估体系也未建立,地方政府融投资信息不透明,使得地方政府的融资风险也难以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9.
黄建蓉 《魅力中国》2014,(12):33-34
在灾害的防御,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等环节中,政府作为的有效性影响深刻,尤其是在农业灾害中。政府相关措施的有效性不仅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也是实现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拟就地方政府应对农业灾害的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问题是任何科层制国家都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文章运用信息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对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进行了重新的解释,分析了其产生的代理问题,并提出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合作与激励机制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