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畅言 《资本市场》2009,(3):106-107
<正>清科集团研究显示,受海外金融风暴和境内资本市场调整影响,2008年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总体情况低迷,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大幅缩减,分别创下三年同期新低。2008年共有11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18.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3亿美元;上市数量、融资额和平均融资额均创三年来新低。其中上市数量较2007年减少129家,融资额减少79.2%。113家企业中有37家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  相似文献   

2.
《资本市场》2011,(4):75-78
<正>自从《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10号文")出台以来,中国企业通过搭建红筹架构取道海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几乎化为泡影,随着境内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已搭建好红筹架构的企业着手拆除红筹架构转战境内资本市场寻求上市途径。红筹架构建立时所形成的海外结构,往往有两种方式。一是如新浪的信息类产业,属于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成长性的企业在境外上市,且上市企业数量和融资规模不断扩大。究其原因,主要是境外资本市场入市门槛不高,能够融到更多资金,便捷性和创新性、知名度较大,市场层次更多样性和市场本身更灵活性。大量优质企业境外上市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有利有弊。因此,我国应在完善资本市场各项制度、提升市场融资功能、扩大市场容量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从而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境内上市的平台。  相似文献   

4.
<正>清科集团近日发布的《2008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第二季度融资额偏低的中小企业成为上市主力军,海外上市创近三年同期新低,境内市场成VC/PE退出主通道。2008年第二季度共有50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达到近三年同期的峰值,但融资额仅为70.33亿美元,为近三年同期最低值,平均每家企业仅融资1.41亿美元。与2007年同期相比,本  相似文献   

5.
刘晓峰 《经济论坛》2006,(14):80-81
当中国由市场经济进入到资本经济时期以后,企业的融资手段将更多地取决于在资本市场上的直接融资。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资本市场格局,加上国内股市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的低迷状况,使得企业(特别是中小民企)在境内通过上市来进行融资变得非常困难,而海外市场相对成熟。民营企业是否到海外上市,取决于以下条件:企业是否急需资金及取得上市地位;企业是否需要外汇资金;企业是否有意拓展外汇市场;是否有意吸引国外专业人才加盟;公司是否增长快速需要不断从二级市场配股集资;是否希望尽快实施股权计划以吸引人才;是否有意引进…  相似文献   

6.
畅言 《资本市场》2011,(8):94-95
<正>自2009年底创业板开闸以来,中国企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掀起上市热潮,境内外资本市场可谓"全面开花",一方面带动境内市场估值节节走高;另一方面,香港主板和美国两大交易所也随处可见  相似文献   

7.
蔡悦 《经济论坛》2003,(4):11-12
2001年11月,外经贸部和证监会联合发出《关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资有关问题的若干意见》,外企上市的问题终于拨开云雾渐趋明朗。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外商投资企业进入我国境内证券市场的正规渠道正在开通。这对于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发展及增强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都将起到积极作用。一、外企上市的动因分析1.外企上市是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必然趋势。允许外资企业在华上市,无疑是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还是我国证券市场走向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在从海外资本市场获取巨额资本满载而归的同时,也为各大海外资本市场创造了神话,书写了辉煌。在这个美丽的光环笼罩下,不少中国企业以为赴海外上市简单得如同提款机上取钱,殊不知,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上市,更不是所有企业都应该上市。海外上市的美丽诱惑近在眼前,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9.
<正> 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途径从长远来看,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将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之一,民营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来考虑自己的发展方向。经营状况良好、符合股票发行上市条件、又得到当地政府支持的民营企业,应积极争取发行股票直接上市筹资。与此同时,一时难以直接上市的民营企业,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通过控股上市公司间接获得上市资格。 1.直接上市。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容量有限,上市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所以争取上市已成为政府、企业关注的头等  相似文献   

10.
《资本市场》2013,(1):65-67
<正>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2年第三季度全球IPO数量与融资额双双继续呈现下滑态势。从数量上看,本季度全球共有102家企业上市,较2011年同期的128只IPO减少了26只,同比下降20.3%;全球总融资达203.20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为1.99亿美元。在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证监会监管趋紧、新政频出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中国企业上市依旧游走在下行通道中,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和融资额继续  相似文献   

11.
在分拆上市和单独境外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不利影响日益凸显的情况下,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是兼顾企业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现实选择。本文利用实证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央企业先H股后A股、A股+H股同步和先A股后H股三种整体上市路径以及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三种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路径都能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产生或多或少的积极影响;同时,中央企业A股+H股整体上市对包括中国香港在内的中国资本市场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2.
畅言 《资本市场》2011,(4):70-78
我们对未上市的"小红筹"企业回归境内资本市场,以及未上市红筹架构企业的回归模式做出了分析,并为拟回归企业的上市提供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本市场》2012,(9):100-102
<正>从数量上看,今年上半年全球仅有229家企业上市,与2011年上半年339笔IPO相比下滑32.4%;从融资额度上看,全球总融资额440.62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额为1.92亿美元,分别较2011年同期减少51.0%和27.5%。2012年上半年,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共有229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国企业共有128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数的55.9%。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共计145.65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33.1%,平均每家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企业参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在资本市场国际化与国内上市企业利用境外证券市场能力提高背景下,加强对我国企业境内外双重上市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畅言 《资本市场》2009,(1):96-97
清科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受海外金融风暴和境内资本市场调整影响.2008年中国企业境内外上市总体情况低迷.境内外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大幅缩减.分别创下三年同期新低。  相似文献   

16.
李红云 《时代经贸》2007,5(11Z):99-100
自TCL集团率先实施整体上市,特别是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整体上市已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长期热点。本文结合我国企业改革的现实情况,对我国企业整体上市进行了具体分析,认识到整体上市是我国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4月18日,由清科集团发布的《2008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显示:一季度中国内地共有9家企业在境外各市场上市,融资金额为34.41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5.7%.早在3月下旬,恒大地产在香港联交所招股失败,宣布中止了在香港上市的计划.由于受到资本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许多中国企业推迟或取消了海外IPO计划,宁愿等待更好的上市时机.  相似文献   

18.
程庆生 《经济论坛》2008,(6):122-124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0618)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市场上市,开创了境内企业在香港资本市场集资上市的先河.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共有146家中国大陆企业在香港联交所发行了H股,其中又有51家企业在A股市场发行股票成为A、H股双重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资本市场对软件企业的巨大促进作用入手,研究了中国软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并对这些策略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软件企业在买壳上市后通常都面临严峻的资产整合问题,文章最后就软件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甘芳 《当代经济》2005,(9):42-4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各国金融管制逐渐放松,国际资本流动日趋自由化,同时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特别是证券交易所在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联盟,企业跨境上市日趋频繁。在这种大的国际经济背景下,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越来越多的走向海外资本市场。从八十年代中期中资企业在香港的窗口公司在香港卖壳上市掀起的红筹热潮,到九十年代开始的国有企业海外上市,中国企业在香港股市已形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国企海外上市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